专栏名称: 周国平
介绍信息 一、首发周国平的新作品或者其部分内容; 二、摘编周国平以前作品中的文字; 三、转载媒体或其他自媒体平台上对周国平的评论; 四、周国平与网友们互动,对评论和留言予以回应; 五、报道周国平的社会活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洞见  ·  最近千万不要随便网购 ·  21 小时前  
青年文摘  ·  生活,是可爱的 ·  6 天前  
青年文摘  ·  这样的翩翩君子,谁会不喜欢?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周国平

孝道最不应该作为家庭伦理的基础

周国平  · 公众号  · 美文  · 2024-10-16 20:00

正文

 周老师的视频号更新啦

主题:怎样认识你自己

欢迎您关注留言哟~


今天如何做父母?





问:在您的头衔中,您说您最喜欢的是父亲,不做哲学家也要做父亲。现在您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您对子女教育很有自己的一套,能和我们说一说吗?


周国平:今天我成为一个所谓的哲学家,一个所谓的作家,我觉得纯属偶然,我很可能从事了别的职业,或者从事现在这个职业很可能并不成功。我觉得我是运气好,我们那个年代刚改革开放,冒出了一些人,容易跳得出、站得住,现在可就不太容易了。不过,我觉得这个不重要。我的确喜欢做父亲,做父亲的感受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我并不是多么善于教育子女,我觉得许多东西是本能。这个时代急功近利再加上应试教育,孩子的压力很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主要注意两点。一点是孩子小的时候,要舍得花时间陪他玩,不要说我做父亲的责任就是养家糊口,我去赚多多的钱,给他打下很好的物质基础,让他将来有钱花,可以上好学校、出国等等。这就是用功利的东西来取代爱了。
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父母的爱,感受到亲情的幸福。现在很多是把孩子交给老人或者保姆带,我觉得这对你来说很可惜,失去了培育小生命过程中的那些宝贵的体验,对孩子来说更是很大的缺憾,他没有得到活生生的家庭乐趣,而这对他身心的健康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点是在应试体制面前保护孩子,你不要逼孩子做这个体制的牺牲品。其实我说了,这都是本能,你真爱孩子就一定会这样。按理说,每个父母都有这个本能的,可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父母本能都迷失了。




问:您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和现实会发生冲突,您怎么设计自己女儿的未来呢?


周国平:理想必定会和现实发生冲突,如果只是接受现实,要理想做什么?当然,有时候不得不对现实做某种妥协,但是,有了理想的指引,你会掌握好妥协的分寸,方向是明确的,只是方式会平和一些,步子会慢一些。对我的女儿的未来,我有一点很坚定,就是只做抽象的定向,不做具体的定位。也就是说,对于她将来上什么大学,从事什么职业,出不出国,有多大的成就,我完全不做设计。这些东西如果你去设计的话,第一很可能是空的、无用的,决定一个人的这种具体的未来的因素太多了,不是你支配得了的,何必瞎操心。我自己年轻的时候也从来不设计这种东西,没有想过将来要成为一个作家,要有一点成就或名气。第二如果我做具体的设计,甚至这样去要求她,实际上是对她的限制,很可能是一种错误的导向,如果她真正的能力不在这个方面,那我就害了她。但是我可以做抽象的定向,就是要让她生长得好,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向这个方向努力。这是我可以做的,也应该做的。我相信这比具体的定位重要,真正优秀了,将来她做什么都不会太差吧。




问:现在中国的家长都很焦虑,您能给他们什么劝告?


周国平:我曾经说,中国家长的焦虑是压在孩子心灵上最沉重的负担。据我分析,焦虑的症结是企图把孩子的一辈子都规划好、安排好。你怎么可能做到呢?孩子的未来,一半掌握在上帝手上,就是他会遭遇什么,对此你完全无法预测,只能祈愿老天保佑。另外一半掌握在他自己手上,就是他如何应对外在的遭遇,这取决于他的心态、素质和能力。在这个方面,父母是可以做一点事情的,就是给他以正确的教育。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教育呢?就是要让他具备自己争取幸福的能力,以及必要时自己承受苦难的勇气。有了这两条,就什么都不怕了。




问:我身边有很多同学或亲戚,他们迎来了小生命的诞生,往往就产生了对物质的更强烈的渴望,理由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和前程,您觉得这样做对吗?


周国平:你说的这个情况很普遍,作为父母都是爱孩子的,而这个爱的最具体表现就是要给孩子一个好的物质条件,在这方面不遗余力,甚至非常克己。我在一定程度上也会这样,但是我想这里面有一个度的把握的问题,并且要明白更重要的是什么。你在能力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为孩子创造一个比较好的物质环境,这无可非议,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还是要给他创造一个好的精神环境,我觉得很多父母的问题是在这里,对于精神环境没有任何考虑。我说的精神环境,一个是要真正给他爱,这个爱不仅仅是用物质来体现,一定要让他享受到亲情的快乐,孩子小的时候要舍得花时间陪他,和他玩,倾听他说话。你不能把他扔给保姆或老人,你就不管了,以为你去挣钱就是对他尽了责任。父母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经常和他交流,这对于孩子的智力成长是非常重要的,我对这个体会很深。如果你光顾着给孩子赚钱去了,没有时间和他在一起,把智力培养完全交给幼儿园和学校,在现在这种应试的方式下,结果就堪忧了。我说的精神环境,还有一点就是做人的引导,父母自己做人要好,树立榜样,同时注意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否则的话,你给他准备再多的钱也是白搭。



问:作为一个父亲,您希望自己的女儿成为什么样的人?


周国平:我希望她平平安安,做一个好人,这就够了。

问:我有一个四岁的儿子,我很喜欢做母亲的感觉,然而作为一个个人,我也需要自己成长的空间。怎样才能在养育好孩子的同时,不耽误自己成长呢?

周国平:我觉得从根本上来说是不冲突的。可能在一段时间里,尤其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你不得不把许多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这会和你在事业上的发展发生一定的冲突。但是,从一个人精神的丰富和生活的总体质量来说,你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并不是仅仅给了孩子,你自己同时也会有宝贵的收获。如果要算总账,并不是说你把这些时间给了孩子,你自己就损失掉了,不是这样的。你真正爱你的孩子,你在这些时间里会有许多欢乐,许多新的人生体验,这些也是你的成长的组成部分,所以决不是纯粹的付出。我自己的体会是,收获大于付出,而且这种收获是无法用别的方式替代的。不过,有了孩子,自己仍然要成长,你有这个警觉是对的。孩子大一些以后,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会减少,你就可以更好地兼顾事业和家庭了。



问:有些父母年岁渐长的时候,对于子女的依赖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多。还有一种情况可能就是事无巨细都要去征求子女的同意。您对中国父母的这种现象是一个什么样的态度?


周国平:我觉得在中国的家庭关系中,缺少一个独立人格的概念。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不把孩子看作独立的人格,事无巨细都要包办。孩子长大了,父母就容易不把自己看作独立的人格,事无巨细都要依赖。孩子小的时候,管孩子是父母的权利,孩子长大了,管父母似乎就成了孩子的义务。抚幼养老当然是天经地义,但这里说的是父母和孩子之间缺乏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根源在于缺少独立人格的概念。



问:传统文化提倡孝道,但现在很多心理工作者反对孝道。作为弱势群体,老人和孩子受虐待的确实很多。您如何看待孝道?


周国平:儒家伦理的根本是孝道,维护父与子、祖宗与子孙之间的宗法秩序,由孝及忠,维护君与臣、皇帝与子民之间的宗法秩序。孝和忠都包含人身依附关系,否定个体人格,强调绝对服从,因此受到新思想的批判。当然,我们可以对孝道进行改造,发扬其中重视亲情的成分。不过,总的来说,孝道不宜作为家庭伦理的基础。家庭伦理的基础应该是:一、亲人之间的爱,其中包括对父母养育之辛劳的感恩;二、对每个家庭成员作为独立人格的尊重;三、对弱者例如老人和孩子的同情。有了这三者,怎么还会出现老人和孩子受虐待的情形呢?

插图:本文插图原作为个人收藏,想购买相关画作及了解其他更多画作信息,欢迎加入"蓝袜子艺术赏析群"。在"赏析群"里,喜欢艺术的朋友们一起欣赏画作,分享日常,如果您喜欢艺术,添加下方蓝袜子微信,一起过有艺术的生活。


添加蓝袜子微信
扫码添加蓝袜子
一起过有艺术的生活~



周国平老师讲演录音频课程

“成为你自己”首先是要忠实于自己,对自己的生存负责,真诚地寻求人生的意义。“对于我们的人生,我们必须自己向自己负起责任;因此,我们也要充当这个人生的真正舵手,不让我们的生存等同于一个盲目的偶然。





试听片段





扫描即可购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