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大西北就疯狂撩动着人心!
这里有山河演绎到极致的风光,也有丝路绵延了千年的韵味,尤其是
河西走廊
——这个风光与人文皆封神的地方,
任谁都无法拒绝。
祁连山 图源/艺友 圣殿骑士
从古老中国出发的丝绸之路,
以河西走廊作锁钥之地,一路伸展到遥远地中海诸国。
不
同民族
于此融合,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四
方文明
在此交汇,碰撞出耀眼夺目的火花。
两千多年来,往来不绝的人们在这里
书写了无数的传奇。
那一座座古城、一龛龛造像、一件件文物,就带着时间的记忆,向来人诉说着往日故事。
天梯山石窟第13号窟 图源/艺友
寻
迹丝路光华,我们必定要去一趟河西走廊,但不能只去河西走廊
。
这一次,我们将视线扩展至北边的宁夏——
丝
绸之路东段北道
的要冲之地。
丝路文化与黄河文明在这里交织,绘出了历史长卷。其中
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是
西夏文化
。
密布着岩画的贺兰山 图源/艺旅文化
公元1038年,李元昊在兴庆
(今宁夏银川)
称帝,
建立西夏
。随后跃马河西,扩张西夏版图,
成为
“东界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
地方万余里”的国度
。
然而,在不到
两百年的时间里,西夏从崛起到骤然消失,走完了
带着神奇斑斓但带着悲怆的历史脉络。再加上
被正史隐去,这个
充满传奇却长期被人忽视的王朝,使
我们充满了好奇。
西夏陵 图源/艺友
今天,当我们沿着丝路而行,
从银川,到武威、张掖
,寻访那些镌刻着鲜明时代烙印的遗存,都会让我们认识一个
更为丰满的西夏
。
丝绸之路,有着厚重的历史,也有鲜活的文化,
是如此得吸引人。
盛夏时节(7.27-8.4)
,让我们
避开暑假人流
,与
王磊老师
一起共赴
宁夏和河西走廊
,领略苍茫壮美的地理风光
,感受丝路千年不息的
文化脉动!
石窟寺艺术科普讲师,
丝绸之路及沿线石窟寺、寺观壁画雕塑研究者,常年在北京、上海等地为大众解读石窟寺和佛教艺术发展历程。
多年来实地参访和整理沿线大小石窟寺和寺观壁画相关资料, 以历史脉络和艺术风格的融合视角向受众讲解石窟寺的文化因子。
备受欢迎的
人气讲师王磊老师
全程带队讲解,
擅长从历史脉络和艺术风格融合的视角
,细致且详尽地深度解读,
由浅入深地带你全面认识神秘西夏,深度了解河西走廊的历史
,这一趟从宁夏到河西的穿越之旅,
必将丰富精彩且兼具趣味,带给你一场不一样的历史与文化体验
。
■
线路优化升级,独家设计,一场横跨千年的多重历史与文化盛宴
独家设计的新路线,
以丝绸之路为核心,以西夏文化和河西历史为主题
,从宁夏到甘肃,
穿越河西走廊,探寻沿途主要的文化遗存
,包含王陵、石窟、古塔、古寺、古城、壁画、古遗址、关隘等多种文化类型,
更加全面地认识西夏历史与文化,深入了解这条千年石窟艺术与文化长廊
。
■
真实的“大地史书”,历史与文化、艺术与自然融合的惊喜之旅
巧避暑期人潮
,沿着丝绸之路,从宁夏到穿越河西走廊,
探寻沿途的主要西夏文物遗存以及河西历史遗存
,更加全面和深度的了解神秘西夏文化,同时感受河西的深厚历史底蕴,
沿途不仅可以看到多种类型的地理风光,亦可感受到多民族人文特色
,穿越古今,全新的视角,
一览河西的波澜壮阔与西夏的神秘
。
行程前,
赠送行程相关资料包和线上课
(直播回放),
行程中安排行程相关专题讲座
,行程后,随行讲师将会进行行程总结,出行群里持续学习,互相促进。
1.行前建议提前收看央视纪录片《河西走廊》《神秘的西夏》
2.如遇临时交通管制、景区开放情况或天气影响,或将对行车路线和行程顺序或内容作一定调整
3.行程内需要徒步行走,请穿着舒适的运动鞋或休闲鞋
适合人群
:
历史文化爱好者/国保刷保者/西夏文化爱好者/石窟寺艺术爱好者/丝路文化爱好者/东西方文化交流研究者
组 团 价
:11200元/人(2人及以上报名可享)
早 鸟 价
:
11000元/人
(立减500元/人,6月26日晚24:00前报名可享)
*大小同价,参团年龄建议10-70岁之间
*8人成行,20人封团(如有单房差或向上浮动1人,如未成团将全额退款)
*报名人数达到上限将停止招募,名额有限,请尽快报名!
*报名需二次确认。请不要购买高铁/机票大交通,待客服通知成行后再安排购买
费用包含
1. 交通:行程内全程空调旅游巴士
2. 住宿:8晚高标准酒店住宿(默认2人/间,如需单房请联系客服小艺补单房差)
3. 餐食:8顿自助早餐+12顿丰盛特色正餐+全程矿泉水(DAY2+DAY5+DAY7晚餐自由探索当地美食)
4. 导服:专业讲师随行讲课+文化领队贴心服务+专职司机
5. 门票:行程内涉及景点门票费用+马蹄寺4个特窟
6. 讲座:1场行程相关专题讲座
7. 设备:无线蓝牙讲解器
8. 保险:高额旅行出行保险
1. 各地往返游学地的大交通费用;
2. 因个人原因产生的其他消费;
3. DAY2+DAY5+DAY7晚餐;
4. 单房差费用。
*单房差说明:
默认标间(1间房2个人),如需单独一间房,联系客服补单房差即可。
宁夏,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是
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必经之地
,
使者、商旅和僧人
等大都会由此进入中原王朝,因而成为多民族融合与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
就是在这里,曾经有一个极其传奇却又几近被遗忘的王朝——
西夏
。它发明文字、开陵造塔,也经营一方,助丝路向荣,让我们一起走近它的辉煌。
有“东方金字塔”之称的
西夏陵
,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承接着党项西夏的拓跋氏历史。9座帝王陵墓,200余座王侯勋戚的陪葬墓分布在贺兰山下,规模宏伟,布局严整。
西夏陵受到佛教建筑的影响,形式上仿巩义宋陵,又带有强烈的西夏特色,是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族文化有机结合,别具一格。
而以西夏陵为背景建成的
西夏博物馆
,
荟萃了西夏历史文化遗存中的精品,全面集中地展现了西夏历史文化及西夏陵传承保护历程。
雄浑的贺兰山上,数千幅
岩画
犹如一部
连接古今的石上史诗,展现了
从史前时期到西夏及元、明时期
先民们的活动,见证了文明发展的过程。
贺兰山岩画-
最为著名的“太阳神”岩画与西夏文题刻与岩画群像(局部)。图
源/艺友 圣殿骑士
滔滔黄河以凌厉之势冲破
青铜峡
,造就了富饶的银川平原,在河套地区形成绿洲,惠泽千秋。我们此行就将在青铜峡谷口实地感受自然造化的神奇魅力。
图源/艺旅文化
青铜峡的
一百零八塔
,随山势凿石分阶而建,共分十二阶梯式平台,由下而上逐层增高,依山势自上而下,按1、3、3、5、5、7、9……的奇数排列成十二行,形成总体平面呈三角形的巨大塔群,总计一百零八座,故得名。
塔内出土有砖雕佛像、西夏绢质彩画、泥塔模、彩塑西夏文残经页等文物,推断始建于西夏时期。
拜寺口双塔
则是西夏佛教盛行的又一见证。开国皇帝李元昊在贺兰山拜寺口修建佛祖院,寺庙规模宏大,随寺庙而建立双塔。
双塔均为十三层八角密檐式空心砖塔,塔身华丽,东塔稍显清秀俊逸、玉树临风,西塔则显粗壮魁伟、气势雄浑。双塔历经地震仍傲然挺立,体现了西夏高超的建筑技术。
承天寺塔
,是宁夏现存的一百多座古塔中最高的一座砖塔,也是宁夏唯一有文献记载始建年代的古塔
。塔
始建于西夏天祜垂圣元年
(1050)
,是夏毅宗谅祚之母没藏氏为求佛保佑其子龙运长久而建,
是
西夏著名的佛教圣地
。
塔平面为八角形,高十一层,在八角锥形刹座上承桃状绿琉璃刹顶。
现存承天寺塔
于清朝震毁后重建
,除塔顶、塔刹于重修时融入地方风格外,其余大体保持了西夏塔的风格。
始建于西夏晚期的
宏佛塔
,为砖筑三层八角形楼阁式与覆钵式兼构的复合体建筑,
最大的特点是塔身和塔刹高度大致相等,这是宁夏众多佛塔中独特的结
构。
宏佛塔最上层为
天宫,内藏
大批西夏文物
:彩绘绢质佛画线条流畅、笔法娴熟,具有藏传佛教绘画特点;彩绘泥塑像,均丰满健壮,塑造得极为传神,达到了很高得艺术境界。
深度再现了西夏历史与辉煌的
宁夏博物馆
,亦是不可不去。
馆内每一件展品都是国之重器:
石刻胡旋舞墓门、鎏金铜牛、力士志文支座被鉴定为国宝级文物;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为我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历史上的西夏版图辽阔,不仅拥有河套平原,也占据了河西走廊,因而在甘肃河西地区留下了许多重要的西夏文物古迹。比如
张掖大佛寺
作为西夏皇家寺庙,就是西夏文化的重要载体。
张掖大佛寺是国内现存最完整的西夏建筑之一
,
这里保存有全国最大的西夏佛教殿堂——大佛殿、最大的室内木胎泥塑卧佛和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乐北藏》,
是集建筑、雕塑、壁画、雕刻、经籍和文物为一体的佛教艺术博物馆。
而武威,作为西夏王朝的陪都,出土了诸多西夏时期的遗存。所以探秘西夏,
武威市西
夏博物馆
也是非去不可。
这里馆藏西夏文物众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中就有被誉为“稀世珍宝”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
(西夏碑)
,这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西夏文和汉文对照字数最多的西夏碑刻。
河西走廊,这条绵延1200公里的狭长走廊,不仅风光无限,将数不尽的绮丽景色收纳入怀,而且联通四域,成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路。
千百年来,“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一出出风云激荡的
大戏
在这条走廊不断上
演,带来文明交融的阵阵回响。
源起于恒河
沿
岸的佛教,
沿着河西走廊进入中国,与本土文化开始交流与融合。自十六国开始,这里便留下了诸多佛寺、石窟,也将河西走廊造就成为了一条名副其实的
“石窟走廊”
。
在北凉国主的支持下,昙无谶、昙曜师徒,开凿出天梯山石窟。五凉时期,张掖文殊山石窟、马蹄寺石窟、 金塔寺石窟……也相继开凿。这些河西早期的石窟,被宿白先生命名为
“凉州模式”
。
天梯山石窟
,始建于东晋时期的北凉,是中国开凿最早的石窟之一,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
被专家学者称为“石窟鼻祖”
。
马碲寺石窟群
建于北凉,是
佛教进入中原的重要“驿站”
。其中
最为大气磅礴的就是“三十三天石窟”,造型别致,规模之大为全国之最,也是中国唯一一处栈道修筑于山体之内的石窟。
金塔寺石窟
,是马蹄寺石窟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保存有大量的北凉、北魏、西魏、西夏历代的雕像和壁画
。
这其中的一组
高肉雕彩塑飞天
格外引人注目,20余尊飞天
多向平面外延伸形成“V”字形,
极具立体感,是
飞天雕塑艺术中的珍品。
文殊山石窟
始建于北凉时期,是
“凉州
模式”晚期的重要代表
,
以其精巧宏伟的寺院、殿宇、楼阁庙堂及其造像与壁画闻名于世。
在这里,我们将看出文殊山石窟早期洞窟与西域、敦煌石窟之间的交流。
武威大云寺
,
原名宏藏寺,为前凉升平七年
(363)
张天锡所建造,
唐载初元年
(689)
改名为大云寺,西夏时改为皇家护国寺。
寺内的唐代古钟为中国六大名古钟之一,以
“大云晓钟”
之名位列凉州八景。首批
国保“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也是出土
于此。因而,
大云寺不仅
是
武威最早的佛教寺院之一,也是见证古丝绸之路佛教东传、中西往来的重要文物遗存。
图源/艺旅文化
武威市的
鸠摩罗什寺
始建于东晋后凉时期,是佛经大翻译家鸠摩罗什进入内地时曾驻锡十七年的地方。
罗什法师圆寂后,他的弟子遵其遗嘱,将他的“舌”舍利供奉于寺内,并在供奉“舌”舍利处造寺塔一座,也就是今天的罗什寺塔。
这座
迄今世界上唯一以鸠摩罗什大师之名命名的寺院
,是
我国佛教文化和五凉文化的珍贵遗存
。
当然,在这条东西方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上,佛教遗存并不是唯一的见证
,城址、古墓、关隘等也都是沧桑岁月的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