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201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数百家直播平台蜂拥而起,但今年以来,网络直播平台倒闭亏损的消息却层出不穷。
资本热潮退去 直播平台进入洗牌阶段
今年年初,估值5亿元的光圈直播倒下,在业内引发了不小的波澜。事实上,截至目前,除光圈直播外,还有微播、网聚直播、趣直播等诸多直播平台悄无声息地下线或停止服务,就连直播行业的细分龙头映客也将转让自己一半的股权。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单仁认为,随着资本热潮退去,直播平台已进入洗牌阶段。
单仁说:“它们本来是由资本支撑起来的,资本在第一轮投资的时候,不知道哪些平台生存几率更大,所以会一哄而上。现在一定是能拿到第二轮、第三轮资本,或者是本身基础很好的直播平台会获得支持。从去年9月份开始,真正活得好的平台也就十几家,其他的已经慢慢从大家视野中消失了。”
内容同质化加速直播行业洗牌
据业内人士分析,内容同质化是直播行业加速洗牌的重要诱因。搜狐千帆直播联合创始人周辉认为:“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直播平台的同质化,包括平台提供内容的同质化以及主播提供内容的同质化。几乎90%的平台都是打赏模式,依然是这样的现状。”
此外,一直以来,直播平台鱼龙混杂,违法违规内容传播蔓延。去年下半年,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直播平台进行严厉打击。就在上个月,国家网信办依法关停了18款传播低俗信息的直播类应用,这是国家网信办公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后,首次关停直播平台。
直播平台走差异化道路应对挑战
有分析认为,未来直播平台将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为了应对挑战,各大平台也充分利用自身优质资源,探索差异化的发展道路。龙珠直播首席运营官朱力介绍:“我们跟苏宁文创集团一起,拿到了很多体育版权的内容。引入体育资源后,我们形成了一个独特性内容构筑的壁垒。”
“直播+电商”成直播行业转型新趋势
除了差异化发展外,直播产业链上的各方还纷纷尝试引入“直播+电商”的模式,使网络直播实现商业变现。美人互娱首席运营官陈嘉瑜表示,随着合作商家的增多,近几个月来,“直播+电商”模式带来的利润稳步增长。“比如在淘宝直播,在京东直播,就能有许多粉丝直接购买商品,所以变现特别快。我们的收入和合作的品牌商家越来越多,最近几个月都是稳步上升,每个月都有30%左右的增长。”
央广网北京5月20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2016年,被称为“中国网络直播元年”。数百家直播平台蜂拥而起,但今年以来,网络直播平台倒闭亏损的消息却层出不穷。
资本热潮退去 直播平台进入洗牌阶段
今年年初,估值5亿元的光圈直播倒下,在业内引发了不小的波澜。事实上,截至目前,除光圈直播外,还有微播、网聚直播、趣直播等诸多直播平台悄无声息地下线或停止服务,就连直播行业的细分龙头映客也将转让自己一半的股权。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单仁认为,随着资本热潮退去,直播平台已进入洗牌阶段。
单仁说:“它们本来是由资本支撑起来的,资本在第一轮投资的时候,不知道哪些平台生存几率更大,所以会一哄而上。现在一定是能拿到第二轮、第三轮资本,或者是本身基础很好的直播平台会获得支持。从去年9月份开始,真正活得好的平台也就十几家,其他的已经慢慢从大家视野中消失了。”
内容同质化加速直播行业洗牌
据业内人士分析,内容同质化是直播行业加速洗牌的重要诱因。搜狐千帆直播联合创始人周辉认为:“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直播平台的同质化,包括平台提供内容的同质化以及主播提供内容的同质化。几乎90%的平台都是打赏模式,依然是这样的现状。”
此外,一直以来,直播平台鱼龙混杂,违法违规内容传播蔓延。去年下半年,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对违规直播平台进行严厉打击。就在上个月,国家网信办依法关停了18款传播低俗信息的直播类应用,这是国家网信办公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后,首次关停直播平台。
直播平台走差异化道路应对挑战
有分析认为,未来直播平台将形成寡头垄断的格局。为了应对挑战,各大平台也充分利用自身优质资源,探索差异化的发展道路。龙珠直播首席运营官朱力介绍:“我们跟苏宁文创集团一起,拿到了很多体育版权的内容。引入体育资源后,我们形成了一个独特性内容构筑的壁垒。”
“直播+电商”成直播行业转型新趋势
除了差异化发展外,直播产业链上的各方还纷纷尝试引入“直播+电商”的模式,使网络直播实现商业变现。美人互娱首席运营官陈嘉瑜表示,随着合作商家的增多,近几个月来,“直播+电商”模式带来的利润稳步增长。“比如在淘宝直播,在京东直播,就能有许多粉丝直接购买商品,所以变现特别快。我们的收入和合作的品牌商家越来越多,最近几个月都是稳步上升,每个月都有30%左右的增长。”
来源: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
直播行业寒冬或来临
近200家中小直播平台倒闭
网信办2016年11月4日发布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都表示,国家对直播的平台资质、主播实名、内容审核等方面都有了详尽规定。业内人士认为,在即将到来的2017年,300多家直播平台如无意外,将倒下200家以上。
财经作家吴晓波也在他的音频节目中表示:“未来的半年,是中国数百家直播平台最重要的时刻,今年冬天,对于那些做直播的公司来说,将会变得非常寒冷”。
最严新规之下 中小平台大批阵亡
针对直播中的种种乱象,类似直播造人,女主播吸毒事件层出不穷,国家有关部门此前曾下发一系列监管文件:
9月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重申直播平台必须持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以下简称《视听许可证》),未取得许可证的机构和个人不能从事直播业务。
11月4日,网信办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简称《新规》),对直播平台和主播提出了“双资质”、“先审后发”、“即时阻断”等要求,12月1日已正式开始施行。
从这些接连发布的规定,不难看出,相关部门监管明显收严。其中直播资质(《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简称网文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显得尤为重要。
眼下直播新规威力尽显,这批小平台的关停也不禁令人感叹:小平台已开始倒掉,没有“牌照”的大平台们还会远吗?
有“视听证” 就有直播决赛入场券
截至目前,获得双证的只有YY、虎牙直播、映客直播等少数几家,而其他直播平台尚未在网站底部公示视听许可证。
按照规定,一家直播平台必须要同时拥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网络文化运营许可证》,以及ICP证这三张才算合规。也就是说,拿不到视听许可证这块免死金牌,就意味着这些无证平台已处在“死缓”期。因为一旦新规严格执行,就将遭遇断崖式跌落,直接出局。虽暂时受此影响还未有明显大波动,当然或许是死亡之前的宁静,但终归 “视听许可证”的存在始终会是资质不全的平台一块悬着的“心病”。
另根据广电总局的《审批事项服务指南》,对照直播平台主体运营机构的公司,视听证申请难度相当大:
1)新申请单位要求“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
仅这一条就散发着独特的国字号高冷气息,也就意味着没有“红而专”血统,一般单位甚至有名的大平台都别想来凑热闹了。
2)注册资本应在1000万元以上;
虽然1000万的数目对于背靠巨头或每月动辄数千万带宽支出的互联网企业,基本没有太大问题。但也请参看第一条。
显然,这两项规定足以将大多数平台拒之门外,可行的办法只能通过收购具备该许可证的公司达到持证目的,重获生路。只是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视听许可证成为抢手的香饽饽,这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
从以往互联网治理经验来看,直播平台“持证上岗”是加强管理的必然趋势。显而易见,“视听证”已成行业最大门槛,影响直播最终牌局。
要么赢 要么沦为炮灰
随着这些中小平台的倒掉消息流出,直播“牌照”的影响不容小觑。直播已走到了行业优胜劣汰时期。拿牌的可能荣耀称霸,短期内那些拿不到许可证的直播平台却必将难逃一死。加速中的“洗牌”将呈现以下格局:
情况一:无证大平台 收购获证
对于资证不全的大平台来说,要么死,要么转型。最优的选择当然是在严查之前申请到合法牌照。假若实在申请不到,基于已经累积的用户流量与平台知名度,弃之可惜。对于一些直播平台来说,保持现有业务类型的状况下,并购拥有双证的平台似乎是生存的唯一出路。因此受牌照影响,所以未来几个月不排除出现一波大的并购潮。
情况二:双证齐全大平台 或成行业霸主
拥有“持证”优势的大型直播平台,没有资质硬件要求的政策包袱,同时占有用户占用时长优势,便可全力集中于平台内容生态的建设,头部资源以及流量也将随之流入,进入直播业务的高速增长期。而在手握牌照优势的大平台则有可能率先抢占行业寡头高位。
情况三:双证齐全小平台 坐等巨头收割
资证齐全便能铁定高枕无忧,似乎也不尽然。资金雄厚的大型平台自然是占尽先机,而小一点的极有可能会被大巨头们收购,因为在流量获取以及内容审核等方面的成本增加,小平台们即便持证侥幸生存下来,下一步运营也将举步维艰。
总之,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整个直播会加速“洗牌”。各平台之间差距会明显拉开,少数几个寡头也将成为直播大战最后的决赛选手,并存形成第一阵营,行业格局秩序也将尘埃落定。大浪淘沙之后,成为倒下的绝大多数还是为数不多的“金子”般的少数?随着监管的逐步完善,接下来的直播市场自会揭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