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整体的表现偏弱,但是新股改革之后,银行股的中签率一直徘徊在低位,如赚钱效应最差的张家港行,网上的中签率仅为0.073%,涨停板个数最少的上海银行的中签率为0.23%,江苏银行的中签率目前最高,也不过0.47%。
“低中签率,追根溯源主要是2016年1月5日,深交所和上交所发布了首发新股网上网下发行实施细则问答。这次新规则的最大亮点在于将‘预缴款’变‘后缴款’即取消现行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相当于不用‘垫资’,因此股民是逢新必打,自然造成中签率偏低。”广发证券的一位分析师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此外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时,随着新股的扩容,银行板块市盈率出现明显上升。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目前有8家银行的市盈率超过10倍,均是去年以来新上市的次新股。其中张家港银行的市盈率最高,达到28倍,其次是吴江银行和江阴银行,分别是24倍和22倍。
华创证券的研报表示:中小农商行的密集上市,目前普遍2倍以上PB估值水平偏高,投资价值仍待观察。
形成对比的是在港上市银行股的估值优势显现,截至2月7日收盘,9家两地上市银行股的H股估值较A股全面折价,其中折价率最高的为中信银行,折价率52.33%;此外光大银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工商银行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折价。
嗅觉灵敏的资金显然也关注到这一点,纷纷南下抢筹。港交所披露的信息显示,1月份港股通(沪)的十大成交活跃股中有3只银行股在列,分别是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
“中资银行股目前的估值较为安全,个别股甚至破净,出现较大幅度调整的可能性不大。在此背景下,股息率则达到了5%以上,资金南下抄底理所当然。”上投摩根(香港)投资总监张淑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编辑: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