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文艺sao客
新京报文娱艺术公号,艺术圈新鲜事、冷知识、尖峰话题一手掌握,艺术里的大众,大众中的艺术,文艺无处不在,sao客无所不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文艺sao客

老舍戏剧节剧目和老舍无关?你错啦!

文艺sao客  · 公众号  ·  · 2018-08-06 21:59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臻

新媒体编辑:报报


今天下午,第二届老舍戏剧节正式开幕,从9月7日至10月27日将分三大主题单元:


“致敬老舍单元”

“文学剧场”

“国际单元”


《老舍赶集》《翦氏夫人》《亲爱的,胡雪岩》《天下第一楼》《日瓦戈医生》《酗酒者莫非》等11部由中国、法国、俄罗斯、波兰艺术家创作的剧目将相继上演。


主办方供图


据主办方透露,在此次老舍戏剧节剧目的征集过程中,先后收到了来自海内外众多的戏剧作品,为了确保这一届的戏剧节在文学精神上的关照以及作品的质量,特别组成专家组对所有申请的的作品进行了多次的甄选。


而且老舍戏剧节期间还将举行戏剧论坛、剧本朗读会、主题展览等多场戏剧线下活动。


新京报专访了老舍先生的女儿舒济、《老舍赶集》导演方旭,结合发布会现场内容,给大家独家解析这一届老舍戏剧节的看点在哪里。


附老舍戏剧节排期


“致敬老舍单元”


第二届老舍戏剧节“致敬老舍单元”包括一部话剧和一部戏曲作品。


开幕大戏《老舍赶集》是根据老舍先生的六则短篇小说创编而成,按照老舍先生的语言特色,以幽默作为整体风格,用现代人的视角解读几十年前的故事。

从带着《二马》参加第一届老舍戏剧节到今年的《老舍赶集》,作为两部作品的导演和编剧方旭始终认为,老舍戏剧节独到之处便是以老舍先生的名字命名,这也标志着戏剧向文学的回归,整个剧目的选择也是从文学性有了特别多的考虑, 他觉得“从这些年在戏剧的实践当中发现,文学真的是戏剧的摹本,如果文学基础很扎实的话,在舞台上呈现出的内容,便会让观众会觉得有一个很坚实的基础,否则你有天大的本事,整个文学基础和思想内涵不够扎实,大家也会觉得很无趣。”


正是因为这个戏剧节以老舍先生命名,在方旭看来它是一个拥有精神养分和戏剧担当的戏剧节,因为老舍先生本人就是这样一个作家。

《老舍赶集》剧照,剧组供图


近些年来方旭始终被誉为改编老舍先生作品“专业户”, 谈及老舍先生作品最吸引他的地方,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老舍先生的幽默。


2011年,方旭开始创作《我这一辈子》的时候,那时舞台上就几乎很难看到老舍先生的作品。方旭至今还记得冯远征说过的一句话“京味儿话剧除了我们人艺,也就只有方旭在做了”。


方旭认为“改编老舍先生的作品要有几个先决的条件,一个是对地域文化的了解,我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有着这么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有些人想做老舍先生的东西,可能真的摸不到脉络。”

除《老舍赶集》之外,本单元还将上演一部戏曲作品——由北京市曲剧团精心打造的大型北京曲剧原创史诗剧《翦氏夫人》。


图源网络


该剧以朱元璋初建大明为背景,聚焦其义女吐叶公主(翦氏夫人)汉维通婚的心路历程,阐释中华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主题,选择北京曲剧为展演剧目,也是对当年为北京曲剧命名的老舍先生的一份怀念和致敬。

据老舍先生的女儿舒济介绍,“北京曲剧是老舍先生根据人类戏剧发展史这个高度来看待的主体剧种,经过中国悠久文化历史所发展,国内大部分地区都拥有自己的剧种,唯独北京没有自己的剧种,但是北京拥有自己民间优秀的曲调,在老舍先生的支持和极力的倡导下与曲艺人合作,由此命名了北京曲剧。”


北京曲剧团大型历史剧《翦氏夫人》在第二届老舍戏剧节上演, 舒济认为这是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这让话剧的舞台上有了戏曲的演出。


“文学剧场单元”


在本届老舍戏剧节“文学剧场”单元中,香港话剧团带来了颇具中国诗意文本的话剧《亲爱的,胡雪岩》。


这次亮相本届戏剧节的是复排的新剧本、新演员和新设计,将以更精炼的舞台语言呈现胡雪岩的传奇一生。


《亲爱的,胡雪岩》剧照


在本次开幕式上作为《亲爱的,胡雪岩》的导演司徒慧焯也通过视频的方式对老舍戏剧节的开幕表示了祝贺 ,据他介绍,此次在北京演出的《亲爱的,胡雪岩》与2016年的作品完全不同,整个作品的切入点换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因此这次的舞美,服装,音乐将全部重新制作,所以他希望此次能带给观众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感受。

文学剧场单元中,除了香港话剧团的话剧《亲爱的,胡雪岩》,北京人艺的经典话剧《天下第一楼》《天之骄子》,陕西人艺的话剧《平凡的世界》以及武汉江湖戏班剧团的话剧《呐》、青年导演张肖的话剧《认真的重要性》也都令人格外关注。


“国际单元”


在“国际单元”中首次登陆北京舞台的《酗酒者莫非》格外引人瞩目, 该剧由欧洲戏剧巨匠克里斯蒂安·陆帕导演执导,王学兵主演,根据著名作家史铁生的《关于一部以电影做舞台背景的戏剧之设想》改编,并以欧洲当代文学剧场的理念方法,创造出了影像和心理时空的结合,训练出全新的中国演员,获得国际戏剧学院优秀剧目奖。

《酗酒者莫非》剧照,驱动传媒供图


出演《酗酒者莫非》让如今的王学兵真的可以静下心来投入到创作中,而不是过去很慌张的那种东西。在过去的三年里他排了三部话剧,令自己最满意的便是与陆帕导演合作的《酗酒者莫非》。


王学兵觉得“这部戏虽然是一个外国导演与中国演员的合作,但对于我来说影响很大,这部作品带给我一个更宽的视野,一名外国导演排演中国的话剧,这两种感觉叠加在一起会产生一种化学反应,这部作品里的所有演员也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当现场主持人希望王学兵对《酗酒者莫非》这部作品进行简短推荐的时候,王学兵认为“将老舍 、史铁生、 陆帕三个人的名字放在一起这就已经足够分量了。”


在此单元中,由巴黎城市剧院首次访华演出的作品《围城状态》 ,系出版于二战结束时的法国荒诞派大文豪加缪所作,由巴黎城市剧院总监、法国著名当代戏剧前卫导演伊曼纽埃尔•德玛西-莫塔担纲导演。


此剧代表着法国巴黎城市剧院2017年创作新高度,营造了一个冷漠荒诞的幻想城市,充满了象征性与讽刺性。

另外一部国际作品,来自圣彼得堡科米萨尔日芙斯卡娅模范剧院带来的《日瓦戈医生》。


该剧根据苏联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诺贝尔文学奖同名长篇小说改编, 小说曾引起苏联和世界文坛数十年的激烈争论,被称为“开启俄国文化宝库和知识分子心扉的专门钥匙。”


小链接

剧场之外


除了以上来自中外的11部展演剧目外,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第二届老舍戏剧节没有把戏剧舞台仅仅局限在剧场之内,精心策划的《老舍点戏》主题展览令人眼前一亮。


展览内容包括20世纪50年代戏改期间,老舍先生亲笔拟出的68出京剧剧目提纲的手稿,大家将会看到其中部分经典作品,还有55位当代知名画家的戏画作品。



输入 关键词 查看精彩内容


逼 死强迫症丨高端吃货丨成人学英文丨精神处男看高中女生丨阴三儿丨奇葩道具保存丨艺术品成emoji丨最美50书封丨恐怖片教父|50岁芭蕾 天后丨妓院里的艺术丨真正的民谣|伪作大师丨跟剧照学拍照丨AV女优的真实生活丨中国最文艺美术馆丨欣赏裸体画的正确方式丨最励志自拍丨你的姓对应的杀手 丨照片变海报丨银河映像丨偶戏大师丨文艺片女王丨 身价几十亿的乐队 丨冰火花式死法 丨中国最懒最穷艺术家丨文青测试 丨陈粒 我爱我家总摄影 丨人艺最纯老炮儿丨最难聊的社恐艺术家 丨当代戏剧30年记录者丨陈佩斯宠物经丨椎名林檎 丨写尽SM的作家| 与向京聊欲望| 中国最毒舌影评人|任素汐 |华语歌手爱撑伞| 好妹妹乐队|钟立风 |王梵瑞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