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
8月中旬以来, 欧洲疫情开始恶化;到10月,多国新增确诊病例数破记录。面对来势汹汹的第二波疫情,欧洲各国开始收紧防疫措施。在经历了两波疫情之后,美国近期也迎来了第三波。疫情的凶狠和防疫措施的收紧,加重了人们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担忧,以致引发了资本市场的波动。
鉴于此,我邀请了北大经济学博士松柏青、旅美经济学博士贤德社员,特别作文。
————————————————
观点摘要:
近期欧美疫情的恶化尤其是欧洲二次疫情快速蔓延引发了市场波动。考虑到各国对待新一轮疫情的态度可能更接近第二波疫情时期的美国,因此美国的第二波疫情的走势可以作为欧美新一轮疫情走势的参考。美国二次疫情表现出三大特征:(1)新增确诊人数突破前高,总感染人数超过了第一波疫情;(2)新增死亡人数大幅低于第一波疫情;(3)持续时间大约3个月左右。欧洲的第二波疫情大体上应该走出和美国类似的特征。但欧洲二次疫情的死亡数据可能会仍然很严重。这会促成欧洲各国不得不加大防疫力度。叠加疫情的严重性和防疫措施的强度,欧洲二次疫情对其经济的短期冲击应更大。从新增确诊病例数的走势来看,美国应该已经进入了第三波疫情的早期阶段。美国第三次疫情应该和二次疫情类似的特征,大概率持续3个月左右然后回到一个较高的平台期。考虑到二次疫情对美国的影响有限,以及美国不会再次封锁,美国经济应该继续修复,只是节奏会有放缓。
一、欧美疫情的现状
2月底以来,新冠疫情开始了欧美大流行。出现疫情以后,欧美诸国都采取了一定的防疫措施。总体来看,防疫措施都取得了效果,但各国间的差异很大。在第一波疫情应对上,欧洲明显好于美国(图1)。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封锁,欧盟每百万人中新增感染比例一度降到个位数;现有确诊病例数也随着治愈率的提升而呈现下降趋势。第一波疫情的防疫措施出台后,美国疫情也有所好转,但收效甚微:5-6月新增确诊病例虽有下降,但始终保持在每日2万以上的高平台状态,每百万人中的病例也从未下过50例。
图1 美国、欧盟、英国每百万人每日新增确诊病例2月至10月走势图
来源:
https://ig.ft.com/coronavirus-chart/
由于5月份开始逐步解封,美国很快迎来了第二波疫情,第二波疫情过后又出现了第三波疫情的迹象。总量上,后面两波的新增确诊数目都比第一波还要高。在结构上,每一波疫情的重点州都有变化(图2)。第一波疫情最严重的是纽约,第二波疫情的重灾区变成了德州和佛州,第三波疫情的代表则换成了北达科他州和南达克他州。出现这一局面的一大原因是各州对疫情的重视程度不同、防疫措施不同步。如果没有协调一致的防疫措施,各州之间很容易出现此消彼长的情况。且病毒存量依然很大,所以解封后会快速流行起来。
图2 美国疫情中心交替出现
来源:
https://ig.ft.com/coronavirus-chart/
美国第二波疫情开始抬头出现在6月中旬,即大面积解封之后1个月左右。而欧洲第二波疫情明显抬头出现在8月中旬,比美国晚来了2个月。这可能与欧洲的解封计划有关:欧洲各国对疫情的重视程度比美国高,解封步骤上相对更加谨慎,分步骤解封间隔时间比美国长。以英国为例,英国最初的分步骤解封计划一直持续到10月,而美国多数州在5月底基本就完成了解封计划。
图3 英国最初的五步解封计划一直持续要10月
图片来源: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9069221
.
显然,市场对欧洲如此凶悍的二次疫情准备不足。上周全球风险资产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撤(图4)。欧洲二次疫情可能会和美国第三波疫情形成共振,对全球经济复苏和资本市场的情绪造成压力。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欧洲二次疫情做比较深入的分析和展望。
图4 欧洲二次疫情对全球风险资产施压
来源:Wind.
二、欧洲第二波疫情展望
1.欧洲二次疫情现状
5月底以来,欧洲各国陆续放开防疫措施,体育联赛、酒吧等也逐步开放。防疫措施的放松,病毒的传染性也并没有下降,以及病毒存量并未清零,所以,解封后的欧洲也未能避免步入美国后尘,也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二次疫情。
截止目前,欧洲第二波疫情呈现出几大迹象。首先,新增病例数快速增长。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已经超过了第一波疫情的峰值,而且还有进一步爬升的迹象(图5)。
图5 欧洲主要国家(法、西、意、英、德)每百万人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
来源:
https://ig.ft.com/coronavirus-chart/
其次,新增死亡人数的增长仍然较快(图6),只是略慢于第一波疫情。
图6 欧主要国家(法、西、意、英、德)每百万人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数
来源:
https://ig.ft.com/coronavirus-chart/
2.欧洲二次疫情展望
欧洲第二波疫情会如何演绎,持续多长时间?
很显然,欧美第一波疫情的走势对于预判欧洲第二波疫情的走势的参考价值有限。因为目前欧洲所有国家都避免采取第一波疫情时期那种强度的封锁措施。相对而言,对欧洲疫情展望更具参考意义的,是美国的第二波疫情。
美国第二波疫情有几大特征。
第一,第二波疫情从上一波的谷底到另一个谷底的时间大概也是3个月左右(图7、图8)。
第二,在第二波疫情出现以来,美国没有出现全国性的封锁措施,期间还爆发了很多大型游行示威。美国第二波疫情的防疫措施,重点改进是口罩的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第二波疫情在7月底达到峰值后下降。
图7 美国每百万人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
来源:
https://ig.ft.com/coronavirus-chart/
第三,美国第二波疫情的疫情平台要比第一波要高,峰值也比第一波要高。
第四,美国第二波疫情的死亡人数低于第一波疫情。
对疫情分析真正重要的是死亡人数。因为死亡人数低对医院意味着医疗资源挤兑的可能性不高,患者的治愈率得到保障。对患者而言,感染新冠也不可怕大概率能治好,不用过于担心。因此我们要问,为什么第二波疫情感染人数明显高于第一波,但死亡人数却增长的比较缓慢呢?首先可以的肯定,时滞因素影响很小。美国二波疫情高点已经过去三个月了,但是死亡人数并没有出现大幅增长。
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可能共同造成了美国二次疫情死亡率大幅降低:
(1) 感染人群的差异。经过第一波的疫情,容易受感染致死的人群可能主要集中在第一波。第二波感染的人群总体更加健康更不容易被病毒致死。美国二次疫情最严重的佛罗里达州感染人群的中位数年龄为39.5,而3月份这个数字为60。类似的特征也出现在加州和亚利桑那州(来源:https://www.actionnewsjax.com/news)。
(2) 检测能力在第二波疫情期间明显提升。早检测则意味着早发现和早治疗,治愈率也会提升。在疫情早期,检测能力不足。随着医疗资源保障能力提升,各国检测能力都有大幅提升。
(3) 经过第一波疫情,各国治疗新冠病毒的医疗物资保障能力和治疗方法都有明显改进,既大幅减少了挤兑或延误治疗的可能性,也提升了治疗方法,从而提升了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图8 美国每百万人每日新增死亡病例数
来源:
https://ig.ft.com/coronavirus-chart/
如果欧洲主要国家也尽量避免采取第一波疫情那种强度的封锁措施,那么我们可以预期,欧洲的第二波疫情也可能也出现美国第二波疫情的特征:时间大约3个月左右;新增感染人数要明显多于第一次、峰值过后的平台位置也高于第一波。最新的欧洲疫情数据和这些特征高度吻合。
但不同的地方可能是在死亡数据上。但对欧洲新一轮疫情的死亡人数数据展望可能需要比美国要悲观一点。目前的迹象表明,欧洲二次疫情的死亡人数增长速度快于同期的美国(图6)。这可能是因为欧美在感染人群上出现了不同。以法国为例,虽然二次疫情的阳性率最高的是年轻人,但是老年人的阳性率最近也在大幅提升,已经超过4%。而欧洲的老龄化程度要明显高于美国。老年人的绝对数量也多于美国。因此我们预计,欧洲第二波疫情的死亡人数数据要比美国更严重(每百万人口死亡数),甚至可能未必会低于第一波。
图9 法国不同年龄段人口的阳性率
图片来源: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8608641867322617&wfr=spider&for=pc
好消息是,欧洲国家对第二波疫情重视程度要强于美国。从表1我们很明显的看到,欧洲主要国家对防疫的重视要大于美国,而且同步性也比美国各州更强。
表1 欧美第二波疫情主要应对措施
来源:Bloomberg, ourworldindata, NY Times, 中金公司研究部, www.sohu.com.
但从时间节点来看,欧洲很多国家已经进入冬季。室内活动增加、室内空气流通降低,这提高了防疫的难度。综合来看,防疫措施的影响可能稍占上风。欧洲防疫态度和措施的同步性有助于缩短第二次疫情出现拐点时间。同时,欧洲第二波疫情新增确诊病例数的回落幅度也可能大于美国。所以,我们目前预计,欧洲第二波疫情最严重的阶段持续时间是3个月左右;这个时间很有可能会缩短;10月以来欧洲多国开始采取更严格的措施,如果这些措施能在更多国家铺开,预计两到三周后(即11月15-20日左右),新增病例数涨幅会明显下降。
三、总结
综合对比欧美疫情的情况,虽然我们认为,欧洲的二次疫情可能会沿着美国二次疫情的路线去演进。但不可否认,从死亡率和死亡人数的角度来看,欧洲的二次疫情可能要比美国的二次疫情严重。这部分促使欧洲国家更加重视此次二次疫情,防疫措施的同步性和强度明显优于美国。疫情和措施的严重性自然使得二次疫情对于欧洲的冲击要明显要更大。
从新增确诊病例数的走势来看,美国应该已经进入了第三波疫情的早期阶段。从防疫态度、各州的防疫措施的同步性来看,美国的第二波疫情的走势对美国新一轮疫情的走势更具参考意义。因此,对美国第三波疫情的展望比较简单,大概率持续3个月左右然后回到一个较高的平台期。考虑到二次疫情对美国的影响有限,以及美国不会再次封锁,美国经济应该继续修复,只是节奏会有放缓
尽管如此,欧美都尽力避免3月份全面封国的剧本重演,所以在那之后的封锁措施都更加考量经济影响。欧美疫情唯一的答案是疫苗。疫苗的进度如何、面临哪些潜在的问题都是需要密切跟踪的问题。与此同时,设想一个疫情再来一年,欧美经济会有如何影响,政策会有哪些应对,对于中国的影响又有哪些?这些问题都是我们试图继续寻找答案的问题,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