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邵工干货
建筑一网(jianzhu1.com)是一群同济大学毕业建筑和土木相关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和博士组成的技术团体。微博:建筑一网 知乎专栏:建筑一网 知乎:邵工。您也可以在公众号中回复T,查看最热文章。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邵工干货

2018年普利兹克建筑奖揭晓:91岁印度建筑师获奖,王澍任评委

邵工干货  · 公众号  ·  · 2018-03-09 11: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新京报快讯 (记者何建为)北京时间3月7日晚,被誉为“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建筑奖揭晓。


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荣获2018年普利兹克建筑奖,他是首位获得该奖的印度建筑师。

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 • 多西

多西作为建筑师从业70余年,曾经是勒·柯布西耶和路易·康的学生以及后来的合作伙伴。

多西的建筑深受印度东方文化影响,极具诗意。


多西是第45位普利兹克奖得主,亦是该奖的第一个印度建筑师。

去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曾举行多西建筑回顾展。

阿冉亚低造价住宅

过去70年来,多西作为一名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育家,一直在努力塑造足以影响整个印度乃至国际的建筑话语。


他于1989年设计了位于印多尔的阿冉亚低造价住宅项目,通过系统整合房屋、庭院和迷宫般的内部通道。目前,超过8万名居民在此生活。


评委会表示:“多西能够敏锐洞察建筑物所处的情境,他的方案综合考虑到社会、自然环境和经济等各个维度,因此他的建筑完全贯彻了可持续性原则。”


多西的其他知名建筑作品还包括环境规划与技术中心(现CEPT大学,艾哈迈达巴德,1966-2012年),泰戈尔纪念剧院(艾哈迈达巴德,1967年)、印度学院(艾哈迈达巴德,1962年)和Premabhai大厅(艾哈迈达巴德,1976年)等。


下面这个视频让大家更多地了解他:


印度人寿保险公司混合收入住宅区

桑珈建筑师工作室

评委寄语:

印度建筑师巴克里希纳·多西(Balkrishna Doshi)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持续地,并以最高程度体现了普利兹克建筑奖的意义。在从业超过60年的期间,多西在逾百座已建成的作品中展现了建筑艺术之外,更为人类做出了实质的贡献。通过普利兹克奖,评委肯定了多西的建筑成就,他对家国的尽责,对社区的投入;以及在他漫长的人生轨迹中,为人师表所带来的影响,为全球各地建筑师和学生所树立的榜样。


巴克里希纳·多西(也被熟人昵称为“多西”)在过去曾与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两位建筑大师共事,他们正是勒·柯布西耶,和路易·康。可想而知,多西早期的作品一定深受这两位大师的影响,采用大胆的混凝土形态,但他的作品并不止步于此。多西对印度文化的深入骨髓的了解与欣赏,让他融合了预制模式和本地工艺,发展出与印度的历史文化和本地传统相和谐的的建筑语言。


多年以来,巴克里希纳·多西的建筑既未随波逐流,也不追求浮夸吸睛的设计,他的建筑经过深思熟虑的打磨,包含着为国家贡献的愿景和责任感。作品类型亦非常多样化,涵盖行政管理机关与设施、文化教育建筑、私人住宅等等。


在1950年代,多西首次为低收入人群所设计住房项目。他在1954年说道:“一定要为基层群体提供正规的栖居,我应该许下此誓言并毕生铭记。”这个誓言在1989年在印度中西部印多尔市落成的阿兰若经济住房项目(Aranya Low-cost Housing)中得以实现,还有1982年在艾哈迈达巴德市落成的中等收入合作住房项目(Co-Operative Middle Income Housing)等等。住房计划不仅是为了提供一处“有瓦遮头”之地。连带整个社区的规划,乃至公共/半公共/私人空间的设计,都渗透了多西对于城市规划的重视,和对城市如何运作的了解。


多西对于建筑的所在地的文脉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他的设计方案从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因此才能创造出可持续的建筑。露台、庭院和长廊是他在建筑学院(School of Architecture,现已并入CEPT大学,1996),贾巴尔普尔市的中央邦电力管理局(Madhya Pradesh Electricity Board),还有位于班加罗尔市的印度管理研究所(Indian Institute of Management,1992)等项目中常用的建筑元素。这些遮阳和透风的空间,让人无论是在建筑内外都感到舒适和愉悦。


多西的个人工作室名为 “Sangath”(艾哈迈达巴德,印度,1980),在梵语中意为“陪伴”或“一起行动”,若为形容词则表示“关联性”,由此可见多西对待建筑的态度。他的作品一般都半沉于地下,融入场地的自然环境中。在建筑形态上层次和线条流畅,常用到阶梯、拱顶、水池和小山丘。室内空间丰富且多元化,营造了不同氛围的光线,不同的形状乃至不同的功能。种种物质与非物质的元素融合在混凝土材料上,但互不冲突,达到了和谐的平衡。原先独立的建筑元素在多西的设计中相辅相成,发挥到了超越自身的效果。


一直以来,巴克里希纳·多西向大家展示了杰出的建筑和城市规划,除了满足功能和结构上的需求外,更应该考虑到气候、场地、技术、工艺等因素,以及在最广义的范围内,融合对于文脉深入理解和欣赏。建筑需建立于功能之上,运用以诗意和哲学,在人类的精神层面与其产生共鸣。身兼多职的多西作为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教授,长年累月为家国做了无数贡献,成为了不可撼动的榜样。因此,巴克里希纳·多西荣获2018年普利兹克建筑奖。

2018普利兹克奖评委:

  • 格伦·马库特 Glenn Murcutt (主席) : 建筑师,200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来自澳洲悉尼。

  • 史蒂芬·布雷耶 Stephen Breyer : 美国最高法院法官。来自美国华盛顿特区。

  • 安德烈·格赫亚·德拉葛 André Aranha Corrêa do Lago : 现任巴西驻日本大使。

  • 彼得·帕伦博男爵 Lord Peter Palumbo : 建筑赞助人,英国伦敦蛇形画廊信托基金荣誉主席,大英艺术协会前主席。来自英国伦敦。

  • 理查德·罗杰士 Richard Rogers : 建筑师,2007年普利兹克奖得主。来自英国伦敦。

  • 贝纳德塔·达格利亚布艾 Benedetta Tagliabue : 建筑师,及教育工作者。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

  • 拉坦·塔塔 Ratan N. Tata : 塔塔集团控股公司 Tata Sons 荣誉主席。来自印度孟买。

  • 妹岛和世 : 建筑师,2010年普利兹克奖得主。来自日本。

  • 王澍 : 建筑师,201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来自 中国

  • 玛莎·索恩 Martha Thorne (行政总监) : 西班牙IE建筑设计学院院长。来自西班牙马德里。

这里恭喜王澍老师担任此次普利兹克奖的评委。




  • 2018 年全新回复:

  • 知乎 回复: 0000

  • 一注结构 回复: 0001

  • 地震 回复: 0002

  • 成长 回复: 0003

  • 犀牛 回复: 0004

  • 搞笑 回复 000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