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传播界的成功人士迷蒙曾经说过,人们决定是否打开你的推送,其实只有十秒。所以,标题就是一切。
斯宾诺莎显然不是一个好的标题。然而, 他的故事和思想,能让我们至少得到十分钟的内心平和。
斯宾诺莎1632年出生,1677年不幸死于肺痨,享年45岁。
作为史上最为知名的哲学家之一,他以磨镜子为生,这并非他穷,而是因为他觉得需要,实践一门手艺来获得最低限度的金钱是独立写作和思考的必须条件。
历史上,很多人因为读了他的书深受启发,要给他送钱,其中有贵族,国王,富商,还有莱布尼茨等等。荷兰阿姆斯特丹的富商西蒙·德·弗里斯,他对斯宾诺莎十分钦佩,他请求斯宾诺莎接受他的馈赠被谢绝。他在立遗嘱时提出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遗赠给斯宾诺莎,但斯宾诺莎说服他将财产留给他的弟弟。最后,富商世后,人们发现他在遗嘱中吩咐每年从他产业的收入中拿出一笔钱送给斯宾诺莎。斯宾诺斯推辞说:“大自然并无过多要求。我也是如此。”
曾经,路易十四表示要给他一笔钱,只有一个简单的要求,斯宾诺莎要在下一部著作的前言中谢谢他(就好像我们如果拿了国家社科基金经费,发表论文中要注明“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那样)。斯宾诺莎不卑不亢地回绝了。
1673年,海德堡大学欲聘他为哲学教授,聘书的措辞非常恭敬,并许诺给他“哲学研究上最大的自由,因为亲王殿下确信他不会滥用这种自由去质疑本国国教”。斯宾诺莎写了一封极富个性的回信:
“尊敬的先生:我不知道这种自由应该限制在什么样的范围内,才不致被视为触犯贵国的国教……因此,尊敬的先生,我并不想寻求我目前所从事的事业之外的任何一种世俗职位,我对自己的现状非常满足,为了让我喜爱的宁静生活继续下去,我不得不放弃这个职位……”
斯宾诺莎践行了他的生活哲学、
“只享受那些有利于健康的生活乐趣;不贪财,获取的金钱能维持健康和生命即可;不媚俗,只遵守那些与我们的事业不冲突的习俗。”
“…不管是金钱还是荣誉,人们得到的越多,就越快乐,于是就想得到更多。然而,假如我们的欲望遭受挫折,心里就会产生极大的痛苦。只有热爱永恒和无限的事物,才能使人得到快乐的同时不怕所有的烦恼和痛苦的威胁。……最大的善,就是认识到心灵与自然本是一体。……人获得的知识越多,就越能理解自身的力量与自然的秩序,就越善于运用自身的力量并为自己立下规则。人越能理解自然的秩序,就越能使自己从无用的俗念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