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医界
看医疗界新动态、新趋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医学影像沙龙  ·  足踝关节MRI扫描... ·  昨天  
德大器械注册与临床  ·  【医美专栏】“旧”材料的新篇章 ·  昨天  
医学界  ·  晚期癌症被治愈!CAR-T让患者活了18年 ·  2 天前  
CIRS医械合规动态  ·  临床试验中患者入组激励存在争议? ·  3 天前  
drpei  ·  睡前喝牛奶,会让孩子少长10厘米?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医界

“疫情年”门诊量仍翻倍增长!曜影医疗的管理经

看医界  · 公众号  · 医学  · 2020-12-10 21:01

正文



成立4年余, 聚集了一批来自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和医生全职加盟,融资超过2亿元 ,即使受疫情影响,曜影医疗2020年的门诊量还是同比翻倍……如此令业界关注的成绩,曜影医疗团队是如何做到的?



作者|秦凤

来源|看医界(ID:vistamed)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看医界”,每天都有料!


在不久前召开的2020上海医交会上,曜影医疗创始人史浩颖的大会主题分享颇受关注:成立4年余, 聚集了一批来自国内知名三甲医院专家和国外专家全职加盟;融资超过 2 .5 亿元 ;即使受疫情影响,曜影医疗2020年的门诊量还是同比翻倍 …… 如此令业界关注 成绩 曜影医疗团队是如何做到的?

202 0年11月20日,上海入冬后第一次降温的当日,《看医界》走进黄浦江畔的曜影医疗前滩世贸门诊部,专访心脏病专家、曜影医疗创始人兼CEO史浩颖博士, 一探曜影医疗的经营管理经。


“第一次创业”:从0开始打造品牌科室

史浩颖博士在创业之前已是三甲医院的心脏内科和心力衰竭专家。

从复旦大学博士毕业到在美国埃默里大学做博后,史浩颖在医学学术上持续探索。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史浩颖作为业务骨干,年仅32岁就获得三甲医院副高职称。无论是在学术研究领域,还是在临床工作中,史浩颖都表现出色,在三甲医院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问及为何从三甲医院辞职时,史浩颖笑着说她想换种生活方式,想更好的平衡家庭和工作。

对史浩颖来说,如今的曜影医疗某种意义上是她的第二次创业。第一次“创业”要从她在2008年创建并主持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力衰竭门诊开始。

史浩颖称,“在开门诊之前, 上海医科大学和 美国埃默里大学学习 的经历使我受益匪浅 ,我很想把在国外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国内临床上,为更多的病人服务。

2008年上海的三甲医院专病门诊不是很多,当时的史浩颖尚未取得副高职称。门诊开设初期,竟然一个病人都没有。一心想把学科做起来的史浩颖想到也许可以去急诊室寻病人。

下来的时间,史浩颖开始经常主动跑到急诊室参与会诊,和医生及病人商谈病情 病人去了门诊获得有效救治便开始口口相传。 心力衰竭门诊口碑越传越好,史浩颖也收获了第一批粉丝。 史浩颖开设的心力衰竭门诊,实现了从0开始到她离开时的人满为患。


史浩颖成为了中国开展心力衰竭疾病管理的先行者。 她认为无论在哪个环境中,医生都 可以 给病人提供好的服务。

再出发:加入医生创业大军

2016年,史浩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医生合伙加入了创业大军。


事实上,史浩颖的团队并不孤单,近年来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社会办医的政策持续出台,一批医生主导或参与创办的医疗机构持续涌现,医生也成为中国新一轮社会办医的主力军。

“我现在一半时间还在做临床,昨天一天门诊就没停过。若管理和临床只能择其一,我只能说我是不会放弃医学的。培养一个好医生非常难,我认为自己是个好医生。”谈起自己挚爱的医学,史浩颖眼里就忍不住闪着亮光。

从医20 年,从工作的第一家医院 到现在 的曜影医疗,史浩颖认为从专业角度来说,这并没有特别多的不一样。 区别在于医生 办医在时间上的分配上需要比医生常规看门诊付出更多。

据了解,全美排行前两名的美国梅奥诊所、克里夫兰诊所自成立以来,都是由医生运营;另有研究表明,医生管理的机构比非医生管理的机构医疗质量高25%。史浩颖称,医生运营和管理的医疗机构,能够给予医生更大的自由,更能吸引优秀的医生加入。

医生团队创业,往往面对经营管理关,在史浩颖看来,医生办医得益处在于既可从管理角度理解医学,也能从医学角度更理解管理,两者相辅相成。难点在于在时间上需要达到协调。看病人不仅仅是看病人那么简单,整个过程会有自己的思考。这个思考的流程和反馈,从管理者角度,又能看到更多一线情况。

史浩颖认为,“无论是在私立医院还是公立医院,医生办医的初心都不应该改变。这也是把医疗做好的关键。如果把医疗单纯当成一个生意做,那是做不好的

“一路创业困难都会是有的,但还真没有特别值得一提的,都是工作,都是在不断学习和进步”,在谈及创办曜影医疗中遇到的困难时,史浩颖的回答也是盈盈一笑。

史浩颖认为现在的医疗都是多学科团队合作, 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高。 对于医疗服务而言,坚持医疗团队为核心来建立医学学术能力和服务流程,持续提升医疗和服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好的医疗服务是质量 不断提升的过程。 创业开始,百业待兴,我们从几个人到十几个人到300多人,团队 在不同成长阶段有不同问题。 我们需要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找到方法,这主要是 目标问题。

离开公立医院多年,史浩颖认为,无论体制内外,医生都可以给病人提供好的服务。

吸引一批精英医生全职加盟!

医疗机构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包夹中做出特色?史浩颖对此有自己的理解。以一个医生办医的角度,史浩颖认为,一个优秀的医疗团队的建立要有好的服务体系,最重要的是如何能吸引到更多的有潜力的医疗团队,并不断地以培养、培训、国际交流等方式提升医疗团队。

史浩颖认为,“自创立起,曜影医疗就坚持医疗团队为核心来建立医学学术能力和服务流程,在医学学术和商业发展之间平衡发展。”

社会办医是不是要走高端医疗路线?在史浩颖看来,高端医疗这个概念是存在争议的。“其实我不喜欢高端医疗这个概念,医疗是平等的,没有高端和低端之分。好的医疗需要医生、护士们在时间上投入更多。需要和病人面对面的沟通。”她认为, 高品质并非高端、高价医疗代名词,好 的医疗是优质医疗,是让优秀的医生在好的平台中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今年10月,在看医界传媒主办的2020上海医交会上,著名专家诸琦教授领衔的曜影医疗消化及内镜中心诊疗团队获得了组委会颁发的“2020年度中国品牌医生团队”奖项。史浩颖认为,高品质医疗需要团队的协调支持,优秀的医生团队更需要优质的平台实现高品质的医疗。

医生在专业之间需要相互支持,尤其需要优秀医生之间的合作。在这个层面上,史浩颖称曜影医疗拥有多学科合作优势。“从我们团队基因角度来说,我们是以业内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再不断提高质量、优化,不断复制。通过我们不断打造,培养出了既对国内医疗理解,又有国际视野的优秀团队。高品质医疗服务核心不仅在于有好医生,也要有好的服务体系。”


曜影医疗目前拥有300多名员工,其中50多名是全职医生。外籍医生比率占20%-30%,所有中国医生都有双语能力,海外培训比例高达80%。据悉,团队除了拥有像Frank Morris-Davies这样超过29年从医经验的外籍专家 ,越来越多来自知名三甲医院副高以上的医生加入并且选择成为曜影医疗的全职医生。曜影 医疗团队虽然是由国内外专家组成,但面对涉外患者就医,则不需特别区分中国医生和国外医生。这些专家也选择成为曜影医疗的全职医生。团队由国内外专家组成,涉外患者就医时不分中国还是国外医生。


谈及吸引优秀 团队成员秘 诀,史浩颖称主要基于三点,“首先大家认同要做一个高品质医疗理念,大家在一起共同给到病人的是最高品质的医疗服务,能够帮助病人解决问题; 其次是团队之间的相互信任; 最后,曜影医疗拥有雄厚实力让医生不用担心病人来源,不用担心收入不稳定。 在曜影工作的医生们可以安安心心的为病人服 务。

好的医疗不分公与私

据了解,目前,曜影医疗已在上海先后开设上海商城、歌斐中心、浦东前滩世贸、张江园区、世纪公园等5家医疗门诊部。年门诊量近几年快速增长,2019年门诊量达到数万人次,2020年再次翻倍。

就在《看医界》到访的当日,虽然有冷空气和浦东零星疫情的影响,曜影医疗前滩世贸门诊依然有不少就诊的客人。


曜影医疗是如何获得病人认可的呢?史浩颖认为,曜影医疗的秘籍在于拥有优质的医疗体系和服务体系。“病人会通过诊疗服务体会到曜影医生团队的专业水准和医疗服务品质,从而信赖我们。曜影通过软性服务的不断提升让其体会到医疗不是冷冰冰,而是带有温度,可以带给人温暖的。”加之合理的价格,据介绍,曜影医疗的病人不少是来自患者推荐及口碑传播。

“也恰恰是因为可信赖的医疗品质和可控的费用,我们和很多商保公司有很好的合作”,据了解,目前曜影医疗近六成客户来自商业保险。2020年2月,曜影医疗歌斐门诊部被美国信诺保险集团选为优选合作伙伴,是亚太区首批优选合作伙伴之一,更是上海第一家被授予这一评价的机构。


此次评选对标的不仅仅是中国保险体系还有国外商业保险体系。史浩颖谈到参评时称,曜影医疗被考核了质量控制、服务、多维度医生资质、语言服务能力、质控体系、客户质量能力等。面对非常严格打分系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