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环球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中美两国,“80、90后”正在取代他们出生于战后“婴儿潮”的父母,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发布《中国“80、90后”生存现状报告》,对比中美两国出生于80、90年代的年轻人在婚育、资产、债务等方面的经济生活状态差异,给出了较为明确的“答案”。
尽管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结婚率均在下降,但中国“80、90后“的婚姻观念依然比美国同龄人更重。中国20-34岁成年人的结婚率为56.4%,高于美国2016年20-34岁成年人的结婚率36.8%。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中国“80、90后”的结婚率都比美国更高。20-24岁、25-29岁、30-34岁的中国女性结婚率分别为24%、72%和94%,比美国同龄女性分别高出7个、26个和25个百分点。同年龄阶段的中国男性结婚率分别为13%、54%和84%,低于中国同龄女性,但仍然比美国同龄男性分别高出3个、22个和25个百分点。
在中国20-34岁的年轻人中,有43.2%的人属于单身但仍然选择与父母合住。在美国同龄人中,仅有31%的人仍然与父母合住。此外,在中国20-34岁的年轻人中,51.4%的人与配偶合住,其中,有近四分之三的夫妻选择与父母合居,我们简称为合居小家庭,仅有24%是单独与配偶或孩子居住,我们称之为独居小家庭。
合居小家庭面临更大的购房压力。在中国,住房是婚姻家庭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高昂的房价使得“80、90后”的小夫妻们不得不承受较大的经济压力,与父母同住可能成为减轻压力的有效方式,数据印证了这个观点。
首先,独居小家庭的无贷款住房自有率为57%,而合居小家庭的仅有22%。其次,合居小家庭的平均月供收入比为37%,高出独居小家庭8个百分点,说明合居小家庭的“80、90后”确实面临更高的房贷压力。
对于“房子”和“车子”在这两项重要的家庭财产,中国和美国“80、90后”的偏好相差迥异。
美国“80、90后”为户主的家庭里,拥有房产的家庭占比为33%,而中国这个比例竟高达83%,是美国的2.5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81%的美国年轻家庭有车,中国有车的年轻家庭仅占42%,约为美国的一半。
该调查还就中国“80后”剩男剩女群体,得出两个结论:
中国30-34岁成年人有13%处于未婚状态。其中,女性、男性的未婚比例分别为6%和 16%。据此推算,我国30-34岁未婚男性有699.1万人,30-34岁未婚女性有239.2万人,“80后剩男”人数远超“80后剩女”。
广东省的“剩男”、“剩女”比例位居榜首。30-34岁未婚女青年在各省(市、区)的分布,排前5的分别为广东省(14.1%)、山东省(12.2%)、上海市(7.8%)、广西壮族自治区(6.3%)、北京市(5.0%);同样,30-34岁未婚男青年里,排前5的分别为广东省(13.3%)、广西壮族自治区(7.8%)、湖南省(7.1%)、福建省(6.1%)、山东省(5.1%)。
备受关注的大龄未婚女性大多数条件优越,并非婚姻市场的“剩余者”。 30-34岁未婚女性的平均年工资性收入为44533元,比同龄已婚女性的工资性收入高出6006元(高出16%)。
与此相反,30-34岁未婚男性平均年收入为38863元,而同龄已婚男性的工资为50156元,后者比前者高出22.5%。在文化程度方面,30-34岁未婚女性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人数占比为37.8%,而同龄未婚男性的本科以上学历仅为21.3%,未婚女性高学历人群(硕士及以上)占比11.4%,远超未婚男性的4.1%。
30岁以上的80后未婚女性由于学历更高、在经济上更加独立,其对婚姻伴侣的要求可能也更高,从而增加了婚姻市场的搜寻成本,导致这部分女性被“剩下”。纵然如此,她们仍然积极而快乐地生活,幸福指数高达131.7,高于剩男的118.2。
如需咨询,请在公众号内回复“姓名+咨询事项+电话”,专业顾问将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
MORE | 更多相关文章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