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德国借G20东道国之机将“移民根源应对”放入议程,以应对难民危机。
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对“难民危机”的讨论热潮逐渐消退,但“难民危机”这一问题却从未缺席,并穿梭于西方政治世界之中。随着第十二届G20峰会落下帷幕,各国领导就移民议题的协调和合作达成一致,但离解决“难民危机”却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如何搭建出解决危机的大框架,明确权责分配,不为“政治化”倾向所错误引导,这才是解决“难民危机”的关键所在。
本文系盘古智库学者新华网G20专题系列文章。
在近日例行的欧盟委员会和部长理事会上,移民问题再次成为欧盟各国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今年上半年到达意大利沿岸港口的移(难)民数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0%,在6月份最后一个周末,就有12600名移(难)民从海上抵达意大利,意大利因此希望欧盟各国的港口能够开放以分担压力。外媒惊呼,难民危机“卷土重来了!”
但是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难民危机”的热度逐渐消退。由于去年三月份欧土协议的签订和西巴尔干路径的关闭,涌入欧洲难民数量大规模减少也使得难民危机逐渐淡出公众眼球。2016年从东地中海入境的难民数量仅为2015年的3%,难民数量的减少也为欧洲各国赢得喘息之机。
尽管难民危机本身的受关注度有所下降,但其却逐渐演化为当下全球政治讨论中的重要语境,从这个意义上讲,难民危机从未离开过。难民危机“失序”局面将注入到西方世界的核心中。
并且,当前针对“如何解决难民危机”的讨论,逐渐脱离了技术层面而转向了“政治化”方向——政客肆意“消费”难民危机,使其成为政治斗争的“时髦”工具。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欧洲极右势力利用民众对难民大量涌入所引发的“失序”局面的不满,放大难民危机潜在的社会、安全威胁,诉诸“认同政治”与“身份政治”,将“反移民”的极右论调“合情化”并包装为政治焦点,从而获得民众共鸣,一举突破传统的“政治正确”,杀入主流政坛获得政治空间;
其二,部分国家则炒作难民议题,煽动民众“疑欧”情绪,强化国家间、本国与欧盟机构间的对立,从而获取民众支持,巩固其国内地位;
第三,更有好事之徒凭依“难民—移民—全球化”的逻辑链,将当前全球化放大贫富差距的机制困境,先是转嫁为下层民众对移民“抢走工作”的不满引发的族群之争,再经难民危机放大矛盾,唤醒激烈的民族主义乃至种族主义情绪,从而坐收渔利;
最后,欧美主流政党为保证选票,在上述观点的裹挟下,也“被迫”就移民问题作出回应,“是否应限制难民”、“是否应对难民数量设置上限”等看似违背欧美主流“政治正确”的争论频频出现在主流政坛。
可无论是排外还是闭关,都不可能从根源上解决难民产生的根源。但想从根源上解决难民产生又谈何容易。难民(及“受迫移民”)的背后是西方大国不负责任地插手引爆了这一定时炸弹。而与此相对的,是当前治理机制的无力:包括来源国、中转国及目的国等当事国相互推诿,难以建立集体应对机制;多边机构,如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公署和国际移民组织等面临授权不足、资金欠缺的困境;移难民主要来源地局势动荡、发展严重滞后,缺乏有效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此外,鲜有机制能够打破难民背后所暗藏的黑帮、有组织犯罪、人口走私及贩卖等环环相扣而形成的完整“产业链”。
在过去两年中,作为受难民危机影响最严重的欧洲国家,德国一直力推移民问题在国际层面上的合作解决,此番借担任G20东道国之机也是将“移民根源应对”放入议程。本次G20汉堡峰会的主题是“塑造联动世界”,但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棘手局面是:危机与危机之间、危机在地区之间可轻易“联动”、迅速发酵,而解放方案的“联动”之路却依然阻塞——政府政策滞后的特点在全球层面上被进一步放大,全球治理机制力不从心。如何在其中整理出线索并搭建出解决危机的大框架,明确权责分配,专注于应对移难民问题而不为“政治化”倾向所错误引导,正是G20峰会专门讨论“移民根源应对”议题的意义所在。
在此次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就加强在移民议题上的协调和合作达成一致并将有关决议写入会议公报中。但若细看决议,其中内容虽涉及上文提到的方方面面,但想在移民问题上切实推动国际合作仍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