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邃瞳科学云
邃瞳科学云是一个百家争鸣的个性化学术传播平台。依托新媒体矩阵,小程序及APP等完整产品线,在开展专业性的学术活动的同时,还致力于科普教育和科学传播,更自由、重分享。 格物致知,光被遐荒。Meet Your Science!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摸摸艺术书  ·  书评 / 监狱里的摄影课程 ·  2 天前  
旅拍誌  ·  胶片里青春影像的杀伤力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邃瞳科学云

新加坡国立大学付先彪课题组招聘博士生和博士后

邃瞳科学云  · 公众号  ·  · 2024-09-22 09:53

正文


学校简介:

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简称新国大( NUS ),成立于 1905 年,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秉持创新、坚毅、卓越、尊重和诚信的价值观,致力于教育、启迪和改变世界。 QS 2025 世界大学排名第 8 ,亚洲第一;泰晤士 2024 世界大学第 19 U.S. News 2025 世界大学排名第 22 。其中,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材料科学 QS 学科排名全球第 8 ,拥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平台。


课题组研究方向:

(1) 能源的化学储存与催化转化以及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即将可再生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化学品或燃料中。具体包括电化学合成氨(如氮气分子活化、锂 / 钙介导电化学合成氨)、电合成燃料(如甲烷电氧化和碳 - 氮偶联)和电催化(如氨电氧化)等。

(2) 有机 电化学合成(如人工合成氨基酸),高价值精细化学品电合成,有机体系电催化,如电化学加氢和氢气氧化等。
(3) 催化剂和反应器设计,模型催化剂的精准合成及合成机理探究,新型电解池器件的设计,固态电解质(锂离子和质子导体)的开发。

详细信息查阅课题组网页: https://www.xianbiaofugroup.com/


博士后职位要求:

(1) 在化学、化学工程、材料科学和物理等相关领域获得博士学位。

(2) 对上述研究方向兴趣浓厚,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验经验,尤其是催化、合成氨、电化学和有机化学。

(3) 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和作为主要贡献者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的经历。

(4) 良好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和优异的英语写作能力。

(5) 具有严谨认真的研究态度,具备较强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博士职位要求:

(1) 拥有材料,化学,物理等相关领域的学士或硕士学位(成绩 > 80/100 )。

(2) 满足研究生院入学基本要求: https://cde.nus.edu.sg/graduate/graduate-programmes-by-research/

(3) 兴趣浓厚,具有相关方向的研究经历。

(4) 英语最低要求: TOEFL 85 IELTS 6.0 GRE 鼓励提交。


申请流程:

申请人请将以下申请材料整合为一个 PDF 文件格式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 ,邮件标题请注明 “Postdoc application, Name” ,所有材料均需以英文形式上传。

(1) 个人简历,应包括学习工作经历、主要研究工作内容、论文论著清单和获得奖励情况等。

(2) Cover Letter

(3) 三篇能体现个人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学术论文。

(4) 包括导师在内的三位同行专家推荐信或推荐人的联系信息。

(5) 博士学历学位证明材料(如果已毕业)。

同时, 欢迎研究助理、访问学者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职位的申请。 如有申请意向,请将申请材料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


导师介绍:

付先彪,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助理教授,独立 PI ,博士生导师。 2017-2020 年于美国西北大学和约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学博士联合培养, 2021-2024 年在丹麦科技大学物理系进行博士后研究(合作导师: Ib Chorkendorff 教授和 Jens K. Nørskov 教授 ),期间获得欧盟 玛丽 · 居里学者项目资助。长期从事催化、能源化工和能源储存与转化研究, 2025 年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在国际期刊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在 Science Nature Materials Nature Energy Nature Catalysis Nature Communications 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 16 篇。曾入选 2023 年度《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中国 35 岁以下科技创新 35 人( MIT TR35 ),曾获 2024 Materials Today Catalysis 期刊第一届新星奖、 Carbon Future 期刊青年研究者奖和 2023 Nano Research 期刊优秀编委奖。担任 Materials Horizons Nano Research eScience 等期刊青年编委。 2016 年创建科研自媒体 催化开天地 微信公众号并担任主编。


注:课题组的核心任务是指导和培养学生,发现、提出、思考、讨论并解决科研问题。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导师会亲自参与实验。面对“失败风险高”的课题,尤其是在探索初期,导师会与学生一起摸着石头过河,实现共同成长和进步。


课题组网站: https://www.xianbiaofugroup.com/


声明

本文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小编删除
欢迎关注我们,订阅更多最新消息

“邃瞳科学云”直播服务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