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慎说新语
时事观察、社会纵览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南国都市报  ·  缅甸遣返200名妙瓦底电诈园区中国籍人员 ·  昨天  
新华网  ·  重大突破!亚洲第一 ·  昨天  
新华社  ·  “比价神器”来了!买药必看 ·  昨天  
新华社  ·  退钱了!明起预约 ·  昨天  
新华网  ·  花20多万元,就能买到“铁饭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慎说新语

蔡慎坤:谁能接受丛林法则的世界?

慎说新语  · 公众号  · 社会  · 2018-02-21 15:34

正文

暴力

这不是法治社会应有的声音,法外复仇,是武侠小说里常见的暴力情节暴力思维,在一个上上下下都引以为傲的新时代,渲染暴力的正当性合理性意味着推崇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文/蔡慎坤


农历新年期间,手刃三人的张扣扣变成了舆论争执的焦点。有人在反思这场惨剧产生的直接原因和社会原因,有人在为张扣扣喝彩叫好,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张扣扣复仇无罪,有人说张扣扣为母报仇,值得同情,也可以理解!


张扣扣不仅只是杀死了昔日的仇人王正军,还杀害了王正军的兄弟和70多岁的老父,咋会是无罪呢?这不是法治社会应有的声音, 法外复仇,是武侠小说里常见的暴力情节暴力思维,在一个上上下下都引以为傲的新时代,渲染暴力的正当性合理性意味着推崇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

如同舆论报道的张扣扣一样,儿时“隐忍”22年,练成一身“武艺”手刃“仇人”, 为他叫好喝彩,无异于为没有法治的丛林法则叫好。一个人怀抱着仇恨几十年,无论以亲人的名义还是以国家的名义杀戮,其内心都是偏狭而又丑陋的。


界面新闻如同写小说一样,重现了张扣扣儿时最要好的伙伴目睹的最后一幕,其真实性有待查考。“我看到他有点疯狂了。他已经摘去了帽子和口罩。他把两只手举起来,其中一只手里还握着那把杀人的刀。他高喊 :22年了,今天我终于把仇报了!”


“我劝他说:扣扣,冷静点,这过年呢!他看了我一眼说:三条人命,我死定了。我妈死了22年,今天我终于把仇报了!他继续吼着,很多村民都围着看。也没人敢上前去,一个村民想把他堵住,他说:不关你的事,今天谁动谁死!”


倘若真是如此,恐怕谁也不愿意接受这样一个连杀三人的“强者”,原因很简单,任何人都没有安全感。 一个弱肉强食、奉行丛林法则的社会,没有任何人是赢家。一个比拳头大小的社会,一切都充斥着暴力和危险,没有人知道自已下一刻的命运,时刻都处在被伤害的恐惧之中。

此前的司法判决或许埋下恶性杀人事件的种子,但弱肉强食的丛林中,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公平,其实也不可能存在。 所有人的不安全感带来的后果只有一个:所有人与所有人为敌。没有安宁,没有平等,没有人能够在这样的世界中独善其身。

现代社会之所以不不同于野蛮社会,就在于同类复仇早已随着法治的崛起走进历史的尘埃,个体对个体的正义早已被法律对所有人的正义所替代,基于证据和事实的法律判断才是现代社会对于任何不法行为应有的态度,几把菜刀复仇的暴力并不值得推崇。

如果能够容忍复仇的种子生根发芽,那人们心心念念的安全感就会荡然无存。如果为张扣扣连杀三人的行为喝彩叫好,那人们念兹在兹的生命的价值将会一文不值。如果接受一个连杀三人的狂徒用所谓的复仇故事来肆意演绎,那人们一直以来追求渴望的自由平等也会向隅而泣。

将张扣扣演绎成为母报仇的孝子,甚至给他戴上“侠客”“仁者”的帽子,显然是用错了地方用错了对象。无论是古今小说还是历史传奇,哪一个侠客会置国法于不顾,为一己复仇而横刀杀人?即便张张扣扣对当年伤害自己母亲的人心存怨恨,这样的仇恨又与七旬老翁何干?连杀三人,再怎么喝彩也洗不掉暴力本身的残忍,再怎么罔顾事实也抹不掉屠刀之下淋漓的鲜血!

“爱恨情仇”是人类很自然的一种情感,然而数千年来的历史证明了一个事实,仇恨带来的是毁灭和灾难,只有爱和饶恕才能带来和平。 大约2000年以前,孔夫子就提出“仁者爱人”,耶酥基督则慷慨地表示“要爱你的仇敌”,释迦牟尼也主张爱及所有生命,不伤蝼蚁,这些古代圣贤的训诫至今仍然是人类文明的基石。


中国上下几千年充斥着暴力及血腥,近现代中国,“仇恨文化”更是深入人心。上世纪之初,革命志士为了推翻满清王朝,鼓动对满族的仇恨,反满情绪日益高涨,最终推翻了满清王朝,但现代民主制度并没有通过鼓噪仇恨建立起来,很快便陷入了军阀混战国共内战的泥潭。


1949年以后,地主、资本家等基本上被消灭,本来应该收起“仇恨”,努力搞建设,但“仇恨文化”的传统并不容易摆脱。于是,镇反、反右直到文...革,“仇恨文化”达到了颠峰,昔日出生入死的战友也互相揭发痛下杀手,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学生殴打虐待老师,武斗中同学以砖块、钢钎互相撕杀,莫名其妙的仇恨充斥着神州大地,成千上万人自杀或被杀。

今天的中国,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取得了显赫的成绩,也累积了很多的社会矛盾和冤假错案,如何化解这些矛盾问题,对执政者和国人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和考验,而 处处弥漫的极端仇恨情绪,都需要更多理性客观的声音。


一个人口庞杂的国家,煽动仇恨滋生暴力往往非常危险,不仅撕裂整个社会,也会让国际社会倍感不安。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