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壹心理
壹心理官微 | 关注心理公开课,每周听心理大咖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51好读  ›  专栏  ›  壹心理

常说这句话的父母,极容易养出抑郁的孩子

壹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3-29 10:57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在正式确诊抑郁症之后,我才意识到,自己已经生病很多年了。
我总是吃很多很多,撑到肚子要炸了,也停不下来。
我持续失眠,曾试过一个星期,一秒都无法睡着。
我总是记不住东西,好像无法为自己做出任何一个决定。
我被绝望感缠绕,它们用尽了精神酷刑,来凌迟我的灵魂。
我不止一次想到去死,死亡对我而言似乎有巨大的诱惑。
而这一切,起源于两个人——我的父母。

确诊抑郁后

父母说我是装的
我的母亲,是一个性格暴躁,且沉溺于某一种情绪中无法自拔的人。
她最常说的话是:
“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我还能害你吗?”
“现在你恨我,长大就会感激我了。”
“小孩子不用管其他的,你把学习学好就够了。”
对我的生病,熟视无睹。认为我说难受,都是为了逃避学习撒的谎。
久而久之,我不敢与她沟通,甚至不敢看她。
而我的父亲,是沉默寡言的隐形者。
说实话,我并不了解他,也几乎见不到他。偶尔在家,和他说话,他只会刷手机,并不回应。
他似乎可以控制我的一切,偷偷改了我的大学志愿,让我去学他所期望的专业和学校。
父母对我的教育,让我觉得自己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只要乖乖学习,听话了就有饭吃。
但绝不允许做超出他们预计的事,否则就是挨打和责骂。
每天,我犹如一具行尸走肉,活在父母、老师与陌生人的眼中。
当时的自己,感觉人生没有任何希望。生日许愿,愿望是不要让我活过18岁。
而这些情绪,也影响到我的学业表现。
大二的时候,当我再一次在课上莫名其妙流泪时,辅导员通知父母带我去医院看看。
在医院里, 我确诊了 重度抑郁和中度焦虑 ,医生给我开了药,并建议我去做心理咨询。
本以为确诊了,应该能得到一些安慰。
父母却说: “你是不是装的,答题的时候故意往不好里答是吧。”
刚刚确诊的那些日子,他们的口头禅不外乎是——
“家丑不可外扬。”
“向朋友说这些事,是想要别人可怜你吗?”
“你就是软弱无能,一点都不懂事!”
“你就是一个喂不熟的白眼狼!”
终于,在这些打击下,我的躯体化症状越来越严重,也开始出现各种伤害自己的行为。
用头撞墙、猛揍自己的肚子、扇自己耳光,甚至用刀划在手腕上,试图用身体上的疼痛来缓解心理上的疼痛。
每天,我都过得浑浑噩噩,一遇到事就想到死。
暴饮暴食,睡不着觉,身体疼痛,心脏发紧。
某一晚,连续失眠几天,躺在床上流泪不止时,我决定了,一定要做心理咨询。
哪怕好转的希望再渺茫,我也要一试。
隔天,我向父母说明,医生和学校老师都建议我做咨询,才能尽快好起来。
可能是因为我的情况愈发严重、不可控,他们最终,还是给我交了钱。

从此,我打开了心理世界的大门。


能长这么大

你辛苦了
选择我的咨询师,是因为当时,她的介绍里写着一句话:
“即使在黑暗中,也不要放弃光明。”
这句话,让我预约了她。
第一次心理咨询,我选择了语音,而不是视频。
当咨询师很温柔地询问我,不愿意开视频的理由时,我的回答是: “我社恐,会紧张害怕。”
我心想,下一秒应该是劝说我开视频了吧,没想到咨询师跟我说好的,那就语音。
并且,如果聊到我不想沟通的话题,可以随时停止和拒绝。
那是我第一次体会到自己的需求被重视,自己的想法被尊重。
在后面的沟通中,我描述了自己的睡眠问题,和一些原生家庭的事情。
说完后,我紧张地等待对方的评判,害怕如果是不好的回复,不知道该怎么面对。
我记得,咨询师轻轻叹了一口气,随后说出了让我终生难忘的话:
“能长这么大,你真的辛苦了。”
回忆起这句话时,我还是热泪盈眶。对于当时的我来说,这是第一次被人看见、被人共情。
我一边强忍眼泪一边想,原来世界上还有这么温柔的人。
第一次的心理咨询,就让我坚定了接下来继续咨询的决心。
并且,对于我的睡眠问题,咨询师会进行针对性的 正念冥想
随着她话语的引导,我感受到阳光照射在我的身上,身体变得暖洋洋的。
才短短十几分钟,当我睁开眼,疲惫感竟没了大半,整个人精神状态好了很多,这一点让我感到有些神奇。
后来,每一次咨询完最大的感触,就是可以睡一个好觉了。
感觉世界上有一个理解我、尊重我的人,这一点就足够温暖。
但咨询师跟我说,她可以做到更多。
记忆很深刻的是,有一次我说:
“明明朋友给我过生日,是很开心的事,但在得知朋友不仅给我准备生日礼物,还请客吃饭时,我的心情一下子就跌落下来。晚上回到家,心情很失落,很不舒服,又说不上来为什么这样。”
咨询师听完我的描述后说,从我的表述中感受到——
我的核心信念是,自己配不上别人的用心对待。
所以被送礼物这件事,加重了我的心理负担,觉得我配不上别人的重视,配不上朋友的心意,但自己却毫无意识,才产生了难过的情绪。
我仔细思索了一下,确实是这样子。
线上的祝福,让我感到很放松。一旦被朋友认真对待,就会非常不适应。
咨询师说出来后,我的心一下子豁然开朗。
同时,也十分震惊咨询师的敏锐,竟能觉察到我自己都意识不到的想法。
当时就很有感触,如果让我自己去解决这个问题,恐怕绕圈圈很久,都不一定能觉察到。
很开心遇见和我这么合拍的咨询师,在她的引导下,我明白我本就值得。
朋友对我好,是因为在她们看来,我值得认真对待。
不断咀嚼着这些话,低落的情绪逐渐被清扫干净,内心澄亮至极。
结束时,咨询师询问我的想法或者感受,我回答,友情没有值不值得或配不配,你对别人好的同时,别人也会对你好。
就像是,我们对陌生人的善意,最终也会落回到自己身上一样。
这次咨询带给我的震撼很大,让我觉察到了自己的想法,并愿意为之改变。

人生是一场无限游戏

后来,我学会在合理范围内,满足自己的需求。
不会因为觉得自己不配,连几块钱都不舍得给自己花。
由此,生活中也多了一些开心的机会。
也不会因为朋友的夸赞而不知所措,我可以大方承接对方的好意。
曾经,我不知道怎么拒绝别人,经常因此产生误会。也不知道如何沟通,导致郁郁寡欢。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我鼓足勇气跟不小心伤害了我的朋友解释清楚,她做了什么。
说完后,我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在收到对方的歉意时,我第一次感受到沟通的重要性。而这,也减少了彼此的误会与隔阂。
当我拥有了信心,便敢于去拒绝那些让我产生不愉快的人和事。
我的需求与感受,与别人相比,并无差别。它们是相互平等的。
这意味着,我拥有感受和表达意见的权利,没有人例外。
如果别人要求我做我不想做的事,我唯一需要做的事,就是说 “不”
心理咨询之后,我总时不时感慨,能活到这个时刻真好,没有放弃自己真是正确的决定。
短短几次咨询,最直观的结果是我的抑郁症好转了,情绪不稳定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
焦虑发作时,我会按咨询师教我的方法,做正念冥想,让自己专注当下,全然接受,不带评判。
在有这些解决方法之后,我变得不再那么害怕那些躯体症状,晚上也终于能安然入睡了。
如今,我已经大学毕业,抑郁症也痊愈了,目前做着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生活中,我喜欢去参加线下活动,做livehouse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等等。
同时,这些活动让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得到了无数快乐的回忆。
现在的我,是一个死后重生的人,我只做想做的事,敢做想做的事。
对我而言,心理咨询更像是一个可以倾诉、可以依靠的地方。
我时常想,从父母那里得不到的温暖、宽容,都从心理咨询中逐渐体会到。
这,逐渐弥补了原生家庭对我的伤害和忽视。
我也在咨询过程中慢慢长大,慢慢学会养育自己。
当朋友遇到相似的事,或是他们自己不知该如何应对问题时,我会推荐他们去做心理咨询。
虽然也有人抵触,但我想,至少可以给他人提供一个解题思路。
在真的无法逃离痛苦时,至少能知道到,还有这一条路可以走。
我个人认为,对一个无助的人而言,心理咨询能让他们感受到——
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一个人,尊重你、支持你、包容你。
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
或许,在明白有这样的存在后,才更能体会到来自生活的善意和美好。
衷心祝愿每位朋友,都能够感受到人生值得。
心理咨询师崔庆龙曾说, 人们缺的不是建议,而是对自己的理解。
没有正确的自我理解,就没办法实施真正有效果的行动,无法实现想要的改变。
如果,你也曾努力让自己变得自信、积极、情绪稳定, 却未能如愿。
那么,你现在更需要的,也许并不是逼迫自己做更多努力,而是静下来, 走进咨询室,好好梳理自己的内心, 找到让你内心根基不稳的源头。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选择咨询师,我们向你推荐这位资深咨询师—— 胡少锴

胡少锴老师是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擅长通过 心理动力取向、沙盘疗法、人本主义取向 表达性艺术治疗 ,帮助来访者跨越抑郁焦虑、个人成长、自我认同等难题。

为鼓励更多人迈出第一步,胡老师在今日开通了 3个半价咨询名额 ,即 原价600元/次 的正式咨询,现在只需 300 元。
给自己一次改变的机会

↓点击即可预约↓

如果,你也有被过分控制、被情感忽视、被家暴等未愈合的童年创伤,又想查看、选择更多不同风格的咨询师,不妨试试壹心理的 「半价咨询」 ,找到更合适你的那一位咨询师↓


作者:来访者盐小小

编辑:Lilith

图源:Pexels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程序猿  ·  深入理解 Spring 事务原理
8 年前
知乎日报  ·  瞎扯|如何正确地吐槽
8 年前
清南师兄  ·  祁同伟死了
7 年前
猎奇漫画部  ·  内涵漫画丨现在的都这么会玩?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