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诠资管
大资管领域战略信息提供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  ·  “偷家”DeepSeek,腾讯成最大赢家 ·  21 小时前  
中国新闻周刊  ·  “DeepSleep”,为什么是这个省?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诠资管

深度丨ETF基金多维度解析与选配分析

诠资管  · 公众号  ·  · 2024-06-26 20:00

正文


普益标准·公募基金研究中心专题研究系列基于学界与业内最新成果,进行前瞻性研判与针对性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基金产品估值、仓位预测、市场情绪等多个方面研究,跟踪大盘波动,追踪分析业绩与风险归因,绑定基金经理画像,进行长期投资价值分析。时刻紧跟市场热点,专研市场趋势,洞悉市场走向与产品现状。

ETF基金多维度解析与选配分析
自2005年我国首只ETF获批上市以来,ETF市场迅速发展,涵盖了股票、债券、跨境、商品和货币等多种类型,特别是2018年以后,ETF数量和资产净值显著增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正加紧扩大在ETF基金的布局,随着投资者对低成本、灵活性和多样化投资工具的需求不断增加,基金公司加紧布局ETF市场以满足这一需求,特别是在市场波动时期, ETF作为底部加仓工具的优势更加明显。

观察ETF市场情况,规模指数型ETF市场份额最大,规模占比超50%,策略指数型和商品型ETF受关注度增加,规模增速保持较高水平。不同细分类别产品收益情况,货币型ETF和债券型ETF收益稳健;股票型ETF中,策略指数ETF和风格指数ETF中长期收益均为正,主题指数ETF收益表现相对较差;此外,商品型ETF中长线收益远超其他类型ETF,跨境ETF表现也相对较好。

202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呈现复苏态势,且随着证券市场政策逐步完善,股市表现回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可能逐步上移,对产品收益诉求更高,在低利率环境下,债券固收类产品收益率相对有限,难以满足投资者对高收益的需求, 更多资金或将从低风险、低收益的现金类和债券类资产配置中转向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类资产 ,股票型ETF基金凭借其分散投资特性或将适宜地吸收部分转移资金。 策略指数型ETF因其灵活的策略可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 ,投资者可以给予一定关注;行业指数ETF适合具备行业专业知识的投资者;规模指数型ETF适合逢低布局并长期持有;主题指数型ETF由于风格切换较快,应更加谨慎投资。

一、ETF:颠覆传统投资的革新力量

ETF全称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一种在证券交易所上市并进行交易的投资基金,结合了股票和指数基金的特征。 ETF允许投资者像买卖股票一样在交易时间内进行交易,使其具有高流动性和交易便捷性,并且与传统的大部分基金不同,ETF可以在交易所开放时间内随时买卖,交易价格实时变化。ETF通常追踪某一特定指数或资产组合,使得投资者能够通过购买单一ETF实现对整个市场或行业的广泛覆盖。由于ETF通常被动追踪某一指数,其管理费用相对较低。

ETF可以通过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进行交易。 在一级市场,投资者通过与ETF发行商交换一篮子股票来卖出或赎回ETF份额。在二级市场,普通投资者可以在证券交易所通过买卖ETF份额进行交易。这种双重市场结构确保了ETF的流动性和价格发现机制。

ETF的意义在于其能够提供多样化和分散风险的投资机会。 通过追踪特定的指数或资产组合,使得投资者能够在单一交易中获得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这种多样化有助于分散风险,降低单一资产波动对整体投资组合的影响。

(一)ETF规模指数级增长,投资者偏好用于底部加仓

伴随2005年我国第一只ETF基金获批上市,标志着我国的ETF基金市场正式启航。 此后,从ETF跟踪标的的类型看,ETF的类型从股票ETF扩展到了债券、跨境、商品ETF和货币ETF;从数量来看,2018年以后ETF数量增长明显加快,截至2024年5月,我国现有存续ETF共954只,较2018年增长382%;从ETF的资产净值来看,不考虑2015年A股极端市场情况,ETF资产净值呈较为明显的阶梯式增长,截至2024年5月我国ETF资产净值24868亿元,同比增长21.18%。

熊市行情中ETF体现出作为底部加仓工具的属性。 2015年和2018年A股市场表现不尽人意,但ETF资产净值增速分别达85.34%和43.72%,在彼时宏观环境下大幅增长,体现出熊市行情中ETF作为底部加仓工具的属性。

(二)规模指数型市场份额大,策略指数型和商品型受关注度增加

根据ETF投资资产,可以将ETF划分为股票ETF、货币ETF、境外ETF、债券ETF、商品ETF五种类型。 由于股票ETF工具属性较为多样,又可以把股票ETF进一步划分为规模指数型ETF、主题指数型ETF、行业指数型ETF、策略指数型ETF和风格指数型ETF五种类型。

规模指数型ETF(宽基ETF)追踪的是一个广泛的市场指数 ,主要根据公司市值大小来进行投资,通常分为大盘股、中盘股和小盘股三类,这类ETF追踪的指数通常是涵盖特定市值范围的公司股票指数,例如中证100ETF、中证500ETF和中证1000ETF。 主题指数型ETF 根据特定的投资主题或趋势进行投资。这些主题可能涉及特定的技术创新、社会趋势、环境保护等,这类ETF通常集中投资于受某一特定主题驱动的公司或行业,例如,科技进步、生物技术、清洁能源、新兴市场等。 行业指数型ETF 专注于特定行业或经济领域的公司股票。这类ETF追踪的指数通常涵盖某一行业的代表性公司。 策略指数型ETF 根据特定的投资策略或方法进行投资。这些策略可以包括因子投资、量化策略、对冲策略等。 风格指数型ETF 根据具体的投资风格来选择股票,通常分为成长型和价值型两种主要风格。

主题指数型和规模指数型ETF数量上涨较大。 从不同类别ETF的数量来看,自2018年以后,多数类型ETF数量出现了阶段式跳涨的现象,其中主题指数型ETF基金和规模指数型ETF基金涨幅较大,截至2024年5月两者产品数量较2018年分别增长2.91倍和11.84倍。值得注意的是,伴随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建设完善,近年来境外ETF基金的数量也开始大幅增加。

2023年股票型ETF中策略指数型ETF规模上涨幅度最大,2024年商品型ETF规模涨幅高。 观察不同类型ETF规模情况,截至2024年5月,规模指数型ETF管理规模达1.25万亿元,占比全市场ETF市场份额超50%,且2024年5月管理规模较2023年增长49%,2023年管理规模同比增长48%,规模指数型ETF为ETF市场中的主要产品类别。另外,策略指数型和商品型ETF近两年关注度有所增加,2023年策略型指数ETF管理规模同比增长95.31%,上涨幅度最大,可能在A股震荡行情中,此类采取动量策略和红利策略的ETF基金能够攫取更高的收益,在当时较为极端的市场环境中受到了投资者的喜爱。2024年5月商品型ETF基金规模较2023年增长61.85%,涨幅最高,受益于地缘冲突、美联储加息政策预期改变,大宗商品及其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大,商品型ETF基金受关注度增加,促使其管理规模实现较大幅度上涨。

二、不同类别ETF个性化程度高,商品型近期表现好

(一)不同类别ETF收益分化,商品型ETF整体表现较好

货币型ETF和债券型ETF收益稳健。 从中期(近6月)和长期(近1年)收益来看,货币型ETF和债券型ETF收益保持稳健的正增长,且收益波动幅度不大,稳健特征明显。

股票ETF的细分中,仅只有策略指数ETF和风格指数ETF中期、长期收益均为正,主题指数ETF收益表现相对较差。 策略指数ETF的综合收益表现较好,说明在不同时期的市场环境下,基金经理采取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的投资策略可以较好地适时当时市场环境。值得注意的是,主题指数ETF的中长线收益均告负且收益水平较低,或与该类ETF投资特性有关,许多主题指数ETF集中投资于特定行业或主题,这些行业或主题往往具有较高的周期性,并且一些新兴主题在短期内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市场波动较大。

商品型ETF中长线收益远超其他类型ETF,跨境ETF表现也较好。 在降息预期发酵的背景下,叠加地缘冲突升级,供应链中断,供需失衡导致了大宗商品及其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行。跨境ETF表现也较好,中长线收益稳步上行,受益于国际资本市场整体偏强,以日经225、纳斯达克指数为首的跨境ETF带动了该类基金收益的整体上行。

(二)债券ETF风险控制较好,商品型ETF和跨境ETF偏离度较大

从风险情况来看,跟踪指数方面,跨境ETF和商品型ETF跟踪指数的偏离度和误差显著较高 ,可能因为其跟踪的指数与当前国际宏观环境变动关联度较大,导致指数波动相对较高。其余类型ETF基金均在相对较低区间,仅风格指数可能因为风格飘逸问题而小幅偏离所跟踪的指数。

券型ETF最大回撤表现较好,主题指数ETF最大回撤相对较大。 债券型ETF的最大回撤较低,体现出了债券型基金的风险控制能力较强。股票型ETF基金的行业相关系数均相对较高,策略型ETF在取得较高收益的同时最大回撤仍然较低,说明策略ETF在控制风险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主题指数型ETF的最大回撤相对较高,与其产品运作特征、投资属性相关。商品型ETF中黄金ETF占比较大,产品并未发生较大幅度回撤。

(三)规模指数ETF性价比较高,风格指数ETF费率较高

从不同类别ETF的费率情况来看,债券型ETF综合费率最低,商品型ETF的费率由于涉及到期货市场等多方面因素,故其综合费率最高。 货币型ETF通常投资于短期货币市场工具,如商业票据、银行存款、国库券等,管理这些投资组合可能需要更多的操作和监控,以确保流动性和安全性,频繁的交易和滚动投资策略增加了管理成本。债券型ETF通常投资于中长期债券,这些债券的交易频率较低,因此管理成本相对较低。

在股票类ETF中,风格指数ETF综合费率相对较高,规模ETF相对较低。 风格指数ETF通常涉及更复杂的管理策略,基金经理需要根据特定的风格来选择和给股票赋予权重,并且风格指数ETF的换手率通常较高,这种高换手率增加了交易成本和管理费用,与简单的规模指数或行业指数等ETF相比,这种选择过程更为复杂,需要更多的管理成本投入。而规模指数ETF跟踪特定市值范围的股票,如大盘、中盘或小盘股票,这类ETF的管理相对简单。

(四)债券型ETF分红次数多,规模指数型ETF分红额度高

从不同类别ETF的分红情况来看,债券型ETF的分红次数最多,规模指数ETF分红额度最高。 投资债券型ETF的投资者通常寻求稳定的现金流,以满足日常生活或其他财务需求,频繁的分红可以满足这些投资者的期望。在股票类ETF中,规模指数ETF的分红次数和分红金额显著较高,规模指数ETF通常追踪大型企业,这些公司往往有稳定的盈利和现金流,因此有能力支付较高的股息。

跨境ETF分红相对较少。 跨境投资可能涉及到源自多个国家的税收政策和双重征税问题,并且不同国家的监管法规对基金的分红政策有不同的要求,这可能导致跨境ETF在分红时需要考虑更多的合规问题,除此之外,分红涉及到管理和交易成本,特别是跨境ETF需要处理国际转账和汇兑,这些额外的成本会影响到分红的频率和金额。

(五)华夏基金ETF规模最大,各基金公司布局各具特色

各家机构ETF布局规模情况有所差异,华夏基金重视度高。 观察各基金公司不同类别ETF规模情况,华夏基金ETF总规模最高,数值接近5000亿,其规模指数ETF超过3000亿,主题指数ETF和跨境ETF也分别有650亿和800亿。易方达基金和华泰伯瑞基金的总规模也相对较高,规模指数型ETF的总规模均在2000亿以上。华宝基金和银华基金的货币型ETF的规模较大,均接近800亿,在各大基金公司中较为有特色。富国基金和博时基金的各类型ETF规模分布较为均匀。海南富通基金则几乎只布局了债券型ETF。

三、经济回升权益市场表现向好,ETF或承接投资者转移资金

(一)宏观数据向好,经济温和复苏

2024年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整体表现较好 ,环比上一季度经济逐步复苏中。 一季度GDP同比增长5.30%,社零同比增长2.8%,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9%,出口金额同比增长2.1%。消费和投资对GDP的拉动效应较强,主要是受季节效应和春节长假的影响,并且市场对于刺激消费类的政策预期较强,但整体来看,消费恢复仍然羸弱,固定资产投资面临边际效益递减的趋势,仍需要政策端的刺激。受亚洲地区新年长假的影响,出口数据同比小幅增长。

展望2024年二季度,经济数据受同期高基数的影响,可能有所震荡,但大幅走坏的可能性较低。 目前阶段货币政策仍然保持宽松的基调,财政政策发力明显,故预计消费对GDP贡献将有所加大;各地方大型基建项目开工情况仍然较好,基建和制造业为经济复苏提供动能仍较为强劲,预计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相关经济数据也将好转;出口相关数据预计持续恢复,外循环寒冬可能逐渐结束。伴随各区域结束加息,欧央行二季度降息预期增强,欧洲需求端可能缓慢恢复,国际流动性危机缓和,汇率逐渐稳定,这些对进出口商品有提振作用。国内保外贸政策不断出台,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端制造逐步代替低端工业品,新能源汽车行业现已成为拉动外贸出口的新引擎,未来或将对出口增速形成支撑。

(二)债市走牛,A股涨跌分化

一季度债市走牛,在季度资金面显著宽裕的背景下,叠加政策小幅超出市场预期,债市在资金面和政策面的共振中形成了震荡上行趋势。 国债和信用债指数大幅上行,带动中证全债指数上行,可转债指数则受权益市场回调的影响有所下行。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