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经金融
中国经营报财经团队出品,立足于价值发现与分享,为您解读最新的投融资环境变化,捕捉最重要的财经市场信息,事事有关您的财富增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数据宝  ·  全是硬科技!华为参股的A股名单揭秘 ·  3 天前  
有限次重复博弈  ·  道指123年复盘~~~~~~~~~~~看起来 ... ·  5 天前  
秦朔朋友圈  ·  安徽,正在抬高长三角的下限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经金融

连平:“去杠杆”的短期目标是“稳杠杆”

中经金融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6-18 20:31

正文

颐园财经:follow me!


作者:《中国经营报》记者  万佳丽


近期随着各种监管政策陆续出台,金融去杠杆步伐加快,市场似乎也产生了一定压力,金融风险问题成了现阶段市场关注的焦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日前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最近需要高度警惕市场上的流动性风险。“总体上看,短期内杠杆要去很难,但可以稳,即将其控制在一定水平上。毕其功于一役地去杠杆,会蕴涵不小的风险。”同时,对于如何防范流动性风险,在金融去杠杆的同时尽量减少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他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流动性风险和不良资产风险显现 

应切实做好风险防范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目前市场上存在哪些主要的风险?其产生的现实背景又是什么?

   

连平:现在有两方面风险值得我们关注。一个是流动性风险,另一个就是不良贷款增长风险。

   

其中,流动性风险在相关数据上已有明显反应,比如短期拆借利率由年初2.58%增加31bp(基点,债券和票据利率变量的度量单位,一个基点等于0.01个百分点,即0.01%)至2.89%,同业存单(6个月)的到期收益率,年初至今国有银行由3.6%增加近30个bp至3.89%,同期农商行则从3.58%大幅增加84bp至4.42%等。

   

那到底流动性偏紧是怎么形成的?过去几年,市场在一段时间内推动了金融加杠杆,比如银行委外业务,资金通过层层嵌套加杠杆,监管加强后资金想要收回来就会面临问题。银行资产端通常由各种不同类型的产品和工具所构成,回收需要一个过程。而在多次加杠杆之后,随着市场利率上升债券价格下降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资产端则会先行收缩,短期内资产与负债之间就产生了资金缺口。在流动性趋势偏紧情况下,市场预期会顺势运行,原本拆出资金为主的大型机构也会非常谨慎,市场资金需求会明显地阶段性大于供给。事实上,部分中小银行的表外业务、同业业务、通道业务、委外业务做得已经很大,一旦监管收紧,市场流动性增长放缓,必然造成这部分银行的流动性紧张。而部分银行流动性明显偏紧,会在“蝴蝶效应”+“羊群效应”的作用下,推动市场流动性总体趋紧。

   

与流动性风险伴生的可能会是银行的不良资产风险加大。中小银行比如城市商业银行、农商行、农信社等,本身存款的来源比较紧张,大量的资金来源则是通过同业拆借市场拆借而来。在流动性偏紧情况下,短期借贷成本必然大幅升高,银行盈利可能迅速下降,必然导致不良资产处置能力减弱,不良资产风险就会上升。加之商业银行净息差已明显收窄,目前已由2012年2.77%的峰值水平回落至2.03%。

  

2016年4季度银行报表不良状况似乎不错,但实际上是年底时银行较大力度地运用盈利处置了不良资产,接下来这种能力会明显减弱,尤其是部分表外业务和同业业务规模过大的中小银行,不良资产的压力却还在增加。虽然目前银行不良率并不高,但关注类贷款虽有微幅下降但比例仍较高,最新数据显示为3.77%。这类贷款中的相当部分将来很有可能会转化为不良资产,不良率还是有可能反弹。这类风险其实是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联动,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显现出来,需要高度关注。

   

《中国经营报》:如何防范刚才说的这两个风险?

   

连平:可以从这几方面来做,一是保持市场整体流动性水平充足合理,这就需要货币当局加大对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力度,保持未来市场整体流动性合理适度。央行可以适度扩表运作,合理对冲金融体系较大的资产负债表放缓压力。二是要及时防范中小银行流动性风险,密切关注中小银行业务增量,采取新老划断、合理缓冲等方法,避免短期内压力过大,在存量资产逐步到期的情况下要求其相应去杠杆。三是扩大不良贷款证券化、批量转让和债转股等新型处置模式的应用范围和领域,允许更多的金融机构开展债转股操作。四是鼓励商业银行动用更多的财务资源处置不良贷款。引导商业银行适当降低分红比例,增加盈利留存,提高处置不良资产的能力。


流动性紧张恐殃及实体经济 

短期内杠杆难“去”可“稳”


《中国经营报》:金融在去杠杆过程中,会对实体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连平:前面谈到了两个主要的风险,一个是流动性风险,另一个是不良资产增长风险,这两个风险必然对实体经济带来影响。现在的压力主要还在金融行业,未来市场流动性偏紧带来负债成本上升是否会传导到实体经济?我想是必然的。

   

银行资金紧张,一方面对实体企业的放贷会放缓;另一方面资金成本高,引发贷款利率上升,企业融资成本必然增加。当前经济运行仍存下行压力,放贷存在风险且收益不高,这会促使金融机构风险偏好降低,不愿借钱给实体企业,实体经济企业的融资可得性变差。当然,流动性偏紧,银行负债成本上升,从金融行业传导到实体经济需要一个过程。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一般贷款中执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58.57%,较去年四季度上升5.84个百分点,执行下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23.30%,较去年四季度下降4.92个百分点。如果这个趋势不变的话,下半年贷款利率上升是肯定的,从而必然会给实体经济带来压力。

   

杠杆短期内去得了吗?去似乎隐含的一层意思是不要杠杆了,但这样理解是有偏差的。事实上,加杠杆没有错,企业发展需要加杠杆,金融机构经营也少不了杠杆。杠杆的关键问题在于度。把中国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债务率高了些,但在全球看还处于中等水平。

   

从总体上看,中国的杠杆问题主要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中国政府部门和居民部门的债务水平并不高,BIS统计显示2016年三季度两者分别为46.1%和43.2%,与发达国家的103.1%和79.4%相比明显偏低。主要问题是企业债务水平偏高,企业还本付息压力较大,经济体的活力必然受到影响。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已达255.6%,与美国的255.7%非常接近。在较短的时间内,大力度地去杠杆必然导致企业融资成本迅速上升,经济体就难以承受。考虑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M2和信贷增速仍将高于名义GDP增速,控制住杠杆、不让它进一步上升,可能是较为现实的。随着经济的平稳运行,再逐步解决这个问题。短期内毕其功于一役地去杠杆,可能蕴涵巨大的风险。

   

《中国经营报》:你认为监管层未来还会进一步出台什么监管政策?

   

连平:去年央行开始进行MPA考核,最近三会也发了很多有关监管方面的政策,这些都有助于抑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过度扩张,抑制金融业杠杆水平大幅升高。但从现在的情况看,下一步再出台较为严厉的措施,收得更紧,我认为会冒较大风险,是不太可能的。

   

《中国经营报》:在降杠杆的同时,如何让经济平稳地脱虚向实,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连平:在当前来看,我们管理和控制风险还要从多个角度考虑。稳杠杆不能只是一味地在抑制资产增量方面下功夫,还要从债务存量方面来处理,如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和实施债转股就有助于降杠杆。这些方面目前正在推进,但总量还比较小,目前看还只有杯水车薪的作用。但通过创新并加大力度,持之以恒走下去,应该会有效果。降企业杠杆,减小企业负担,增强企业活力,是激发“脱虚向实”政策需求端。

   

另一个层面的降杠杆即降金融杠杆,属于资金供给端的改变,将过去在金融体系内部嵌套空转的资金挤水分,并引导其流入实体经济。脱虚向实是否能平稳推进,是否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关键取决于“脱虚”与“向实”这供需两端改革是否结合和匹配得好。过快地“脱虚”,可能导致流动性风险,给实体经济带来较大压力;而在债务负担较重的情况下,“向实”却难以落地。可见,金融去杠杆关键是把握好度。


统,要运行维护这些系统,使用征信系统服务要特别谨慎,要合规,要有底线意识。



颐园财经是《中国经营报》旗下专注财经领域新闻的公众号,内容覆盖银行、保险、券商、基金、交易所等多个金融行业,每天多条原创,旨在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内容服务。


[版权说明]

本文为原创内容,如欲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查看更多热文]


疯狂“新零售”:挂着“现货交易”的羊皮  用“IPO”模式高价套现

洞见|滨海大宗“停业自查”内幕

热点|乐视、乐漾同业竞争收监管函 贾布斯这次和老婆一起被要求整改

头条|深扒百度最年轻副总裁李明远辞职内幕!经济问题有多严重?

洞见|鹿晗进军创投圈,90后明星“小鲜肉”们也要玩转资本市场了!

实时|明星基金经理刘明月或涉嫌“老鼠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