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谷科技创始人徐江(左)与联合创始人、
CTO
刘澍(右)
文
|
铅笔道
记者
褚琳冰
►
导语
一个广告投放者在投放谷歌广告时,会首先设置关键词和价格,经过一段时间的投放,根据效果调整关键词和价格,不断优化投放策略。
清谷科技创始人徐江介绍,其投放工具能通过大数据和机器学习进行渠道匹配,由
AI
代替人工完成投放工作。
清谷科技成立于
2015
年
8
月,为一站式海外互联网广告购买及品牌推广工具。
它以机器自我学习取代人工投放,为企业用户实现多语种、跨平台优化、机器精准匹配的自动广告发布。
项目对接的平台包括三大类: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和网盟,通过文字、图片形式进行品牌推广
。广告可投放覆盖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以
30
多个语种进行广告投放。
目前,清谷科技的付费用户有近千家,包括厦门航空、今日头条海外版、华为等等。
注
:
徐江承诺文中数据无误,为其真实性负责,铅笔道已备份录音速记,为内容客观性背书。
徐江把广告投放工具比作相机,之所以自己创业做操作门槛低的
“
傻瓜相机
”
,是因为看到了
“
单反相机
”——
谷歌广告投放对于广告主的弊端,
“
更不用说各种网盟了
”
。
他曾就职于谷歌广告组,专攻广告精准匹配算法研究,后加入了
Myfitnesspal
,负责大数据研发。此后
Myfitnesspal
被
Under Armour
收购,他开始自主创业。
在谷歌,他发现对于广告主来说,广告投放操作流程复杂,
“
系统很好,但结果是客户被这些功能所迷惑,就像精美的单反相机,功能越来越多,但是人们反而不会用了。
”
徐江希望做一款简单的投放工具,让客户获得
“
傻瓜式
”
的操作体验。
他观察到,
B2C
跨境电商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中国企业的海外推广急需塑造品牌,但中小企业往往在推广上会遇到专业技术、最低消费、语言文化等壁垒。
◆
清谷科技并不断探索新的可靠投放渠道
2015
年
8
月,他回国创立清谷科技,
面向
B2C
电商,帮助其实现海外广告投放的需求。
成立之前的两个月,网页尚未搭建起来,团队就通过朋友介绍谈下了几家种子用户,用后台直接帮用户投放。
去年年初,团队获得天使轮融资,由熙信开元领投,随即加快研发的脚步。
到去年
8
月底,产品基本成熟。
使用时,企业用户登录清谷科技官网,在简洁的全中文操作界面下,只需要提供投放产品的
URL
和投放国家,充值后即可开始推广。
清谷科技对接的平台包括三大类: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和网盟,通过文字、图片形式进行品牌推广。
目前广告可投放覆盖全球
2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以
30
多个语种进行广告投放。
从用户角度来说,一个直观的使用体验是,在谷歌投放需要在后台设置
200
多个参数,而使用清谷的产品,设置
6~8
个即可。
尽管清谷在初期将客户群体定位为
B2C
跨境电商,实际上产品的适用范围更广泛,只要有海外广告的投放需求皆可。目前,清谷科技的付费用户有近千家,用户涵盖跨境电商、
APP
、品牌客户、第三方平台,如:厦门航空、今日头条海外版、华为等等。
产品有两种收费方式,一种是用户自助投放,没有价格限制,另一种是直接购买套餐。
用户在完成投放后,可以收到相对应的报告,同时品牌方可对链接进行跟踪监测,形成电商数据闭环,方便测试推广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