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财富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新财富杂志官方微博 @新财富杂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新财富

为什么中国人看上去比日本人还有钱?真相让你大吃一惊

新财富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05-04 23:0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来源:牛弹琴(ID:bullpiano)综合整理自国际在线、21世纪经济报道、小康杂志

日本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一直给人一种财力雄厚的印象。然而,一项最新出炉的调查显示, 2017 年以来,日本成年人每月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钱约为人民币 1500 元,日本人真的没有想象中那么有钱。

相比于“没想象中那么有钱”的日本人,中国人却因为强大的海外购物能力,屡屡被贴上“人傻钱多”的标签,这是为什么呢?


成年人每月1500块零花钱,男女差别大


时事社 5 1 日报道, 2017 年日本成年人平均每月的零花钱比去年大幅减少 4421 日元,目前只有 25082 日元( 100 日元约合 6.16 元人民币, 25082 日元约为人民币 1545 元)。这也是 2007 年开始这项调查以来,成年人零花钱最少的一次。

25082 日元是什么概念?使用签约的软银手机,在每月电话通话量不限,流量 5G ,没有免费短信,完全不超额的情况下,手机话费是每月 10928 日元。一瓶 160 毫升的 SK-II 神仙水在日本的售价则是 18360 日元。无论从哪个角度看, 2.5 万日元的零花钱都实在不多。

日本电商乐天市场中 SK-II 神仙水的价格

在零花钱方面,日本男女差别还是很大的。一家之中,男主人每月的零花钱平均为 31764 日元(约合 1900 元人民币),而女主人则只有 18424 日元(约合 1105 元人民币)。

在过去的 10 年间, 日本大学生的平均零花钱也从每月 9 万日元降低到了 6 万日元(合约 3700 元人民币)。不过,这个 水平仍是中国大学生每月零花钱的 3 倍多。一项有关大学生零花钱的调查显示,超过八成中国大学生每月零花钱接近或超过千元。


人均收入25万仍精打细算过日子


虽然不管成年人还是大学生的零花钱都有所减少,但是日本人的收入水平并不低。

根据最新公布的数据,日本人平均年收入为 414 万日元 ( 约合 25.5 万元人民币 )

照理说, 25 万元的收入并不低,但大多数日本工薪族依然感觉手头拮据。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日本物价很高,特别是食品和交通。在东京四分之一棵白菜可以卖到 200 日元 ( 约合 12.3 元人民币 ) ,而坐一次公交车也要 220 日元 (13.6 元人民币 )

其次,大部分日本家庭只有男主人工作,而男主人的收入除了用来支付一家人的日常开支,还要供房子,给孩子缴学费等等,这些费用也不容小觑。

此外, 日本人普遍对退休后的经济状况感到担忧,所以不敢花钱。

因此日本人大多精打细算过日子。比如在日本一种常见的冰棍涨价 5 日元,都会成为全国媒体关注的重要新闻。晚上到酒吧坐坐,就会发现,日本上班族点两瓶啤酒,叫两个小菜就可以喝一晚上。点一桌子菜,还不断追加的,一般不是外国游客,就是退休的老年人聚会。


购物中的日本家庭主妇

在超市里,经常可以看到一种奇特的光景:一群家庭主妇跟着弯腰打签的店员缓慢移动——原来,每到傍晚,为了促销,日本超市都会不定时地给副食打折,而很多主妇就是瞄准这个时候,抢购性价比高的食品。


中国人均收入不高,为何消费能力这么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2016 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 23821 元,不到日本人均收入水平的十分之一。

但是相比日本人的精打细算,最近几年,逐渐富起来的中国人经常被贴上“人傻钱多”的标签。

统计数据显示, 2016 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33.2 万亿元。 2015 年,中国海外旅游消费规模为 1.5 万亿人民币,其中 8 千亿为购物消费, 7 千亿用于机票和住宿。同时,海外购房的消费规模为 1600 亿美元,约合 1 万亿人民币。两者合计约为 2.5 万亿人民币。


人均收入水平不高,消费能力为何这么强?

一是经过 30 年的经济告诉增长,中国人的收入水平确实有了翻天覆地改变,消费水平也得到提升。二是虽然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人均收入不高,但是进入高收入群体的绝对数字大。此外, 中国消费者有不露富的文化,中国人报告的收入往往只是工资收入,而并没有加上其他渠道所得。

不过,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国人消费能力强是假象。海外消费增速远高于国内消费增速,是高收入人群推高了整体消费能力。


消费观念改变,国人还爱存钱吗?


与消费水平提升相伴的是消费观念的巨大改变。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都是自己做衣服,米面粮油都是自己生产,典型的小农经济,一年几乎不怎么花钱。随着改革开放,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开始注重审美,买漂亮的衣服,买米面粮油,新鲜的蔬菜,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但是还是在自己经济能力范围内买自己力所能及的物品,不会超出自己的工资水平,相对还是比较节俭的。

进入 21 世纪,尤其电商平台发展以后,人们的经济水平有了更深层次的提升,消费观念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更注重商品的品质。 现在的年轻人,左手赚钱右手花钱,而且消费的钱还会超过自己的收入水平,利用信用卡非常普遍。


在“买买买”的狂潮之下,中国人勤俭持家的传统还在吗?

其实,除了消费之外,对于自己的收入,中国人更加热衷的是把钱存起来。从 2002 年以来,中国的储蓄率一直在上升。 2015 年,中国人均储蓄率 46% ,高居世界第三。

普通劳动者家庭收入增长缓慢,内需不足,社会保障不充分和预期不稳定等,都使居民非常看重储蓄。住房、教育、养老等的费用也在不断攀升。另外,中国居民投资机会少,进一步提高了储蓄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