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尼日利亚华人网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尼日利亚华人网

尼日利亚社会保护数据库覆盖6800万贫困人口,现金发放争议折射惠民工程落地难题

尼日利亚华人网  · 公众号  ·  · 2025-03-12 20:55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尼日利亚华人网3月12日讯:据高级时报报道, 尼日利亚国家社会保障网协调办公室(NASSCO)周二通过官方Instagram账号宣布,该国已完成全球最大规模的社会脆弱群体数字化建档工程——全国社会登记系统(NSR) 已精准识别并收录6800万贫困人口,涵盖全国36州及首都区1900万个家庭单位。
这项耗资2.3亿美元的数字化工程被视作非洲社会保护革命的里程碑。NSR系统通过生物识别技术整合了公民的税务、医保、教育等多维度数据,构建起动态评估模型,为政府实施有条件现金转移支付(CCT)、学校餐补等社会福利项目提供精准靶向支持。
"我们正在建立的社会安全网不是撒胡椒面式的救济,而是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决策系统。"NASSCO国家协调员Funmi Olotu在政策白皮书中强调。
数字化转型下的受益者困境
在首都区Gwagwalada,前"电力补贴计划"受益人Dantala Ahmed的遭遇揭示了新政落地中的执行裂缝。
这位52岁的建筑零工回忆道:"2019年政府派工作人员到社区中心发钱,排队领现金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但现在完全变了,只在社交媒体看到通知,连查询渠道都不清楚。"
他的手机里存着多条未读政府公告,最近一条发布于2月15日: "第三批25000奈拉将于本月末通过电子钱包发放"。
这种困惑在尼日利亚并非个例。尽管NSR系统理论上实现了97%的公民身份数字绑定,但农村地区网络覆盖不足、老年人数字素养缺失等问题导致实际受益率存在断层。
据尼日利亚通讯社报道,仅尼日尔州Suleja地方政府辖区就有3.2万名注册用户尚未完成生物特征采集。
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的碰撞
在Kpako Ward,受益于新系统的Mohammed Awwal则展现了数字化转型的另一面。
这位34岁的货车司机展示着手机里的电子钱包:"去年1月,社区工作人员带着平板电脑来登记,当场采集指纹、人脸信息,三天后ATM卡就寄到家了。"
他分三次领取的7.5万奈拉救助金不仅缓解了家庭医疗开支,还通过系统自动划扣的社保缴费功能,意外解决了多年未参保的遗留问题。
这种差异映射出新政的双重效应:数字化确提高了资金流转效率,但机械化操作正在消解传统社会网络的温度。
社会学家Ahmed Bello指出:"当政府用算法取代了街坊邻居的信任,如何重建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网络,将是比技术升级更艰巨的挑战。"
制度创新背后的深层博弈
NSR工程的推进恰逢尼日利亚经济改革关键期。据世界银行2024年评估,该系统使社会福利项目的瞄准误差率从42%降至7%,每年可节省12亿美元财政资金。
但这些数字背后隐藏着更深层的政治经济学考量—— 提努布政府正试图通过精准社会支出重塑选民忠诚度,而反对派则质疑这是 "数字殖民主义的新变种"
在阿布贾街头,手持纸质选票的老人与扫码登记的年轻人形成鲜明对比。
政治分析家Sadiq Ali坦言:"当62%的民众仍依赖现金交易时,用区块链技术管理社会福利,无异于在马车时代推广特斯拉。"这场数字鸿沟背后的不仅是技术革命,更是治理理念的深刻碰撞。
国际经验与本土智慧的融合
面对争议,NASSCO团队正引入"数字包容伙伴计划",联合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在2000个村庄设立移动数字服务中心。
同时,传统宗族长老被聘为"社区认证官",在数字系统中注入人情味元素。
"我们既要用卫星定位确保救助金精准到户,也要保留阿贾卡里(口头传承)调解纠纷的智慧。"项目负责人Abubakar Musa如是说。
这场社会保护领域的"尼日利亚实验",正在为全球发展中国家提供独特样本——当2亿人口的大国用生物识别技术编织社会安全网,技术效率与人文温度的平衡点在哪里?
答案或许就藏在那些既收到扫码支付的便利,又怀念现金领取时邻里相视一笑的尼日利亚人眼中。

尼日利亚知名中资公司

三一重工
华星国际, 柳工西非配件中心
拓达机械设备(09022222626)
亚机械 08130199988, 08133015678
DHL快递 佛山艾斯特太阳能
贵宾楼酒店 久鼎国际物流全境派送到门
锦胜运通(中国尼日利亚物流专线)13689500817
尼日利亚贸易支付系统/奈拉收付+852 5971 3261
阿布贾中国农场新鲜蔬菜供应08122212222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