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这块土地上曾经聚集了那么多的青春气息,并且几乎发展出一种“小镇精神”。
如果这样的比赛,能够持续100年,小镇就会成为一代代年轻人真正的故乡。
最好的时候,小镇上的人们,差不多形成了一种精神共同体,他们会把小镇的未来当成自己的未来。
虽然西街和北街的青年,互相都不服,但是在面对整体荣誉的时候,大家就会团结起来,这就是小镇精神。
长辈们认为那些在小镇上闲逛的青年很幼稚,但他们又赞许地看着这一切。
谁没年轻过呢?
但是
谁也不会想到
年轻有可能意味一种全新
谁也没有见识过的生活
那些小镇青年
再也无法长成小镇中年
是谁第一次把二手小轿车开到了学校操场,车辙让操场很久都不能恢复?
什么时候开始,球场上烂掉的篮板,没人再关心了?
这些细节,没有谁能记得,但正是这些事情的发生,让小镇的没落初现端倪。
当然,最重要的是,小镇青年们已经开始到外面闯荡世界。
最初去打工的人,就成为工头,他们带走了更多的青年,最终,小镇就空了。
这不是小镇青年的问题,也不是小镇的问题。
没有谁能阻挡小镇的变迁,电影院早就拆掉了,那是真正的镇中心,但是,再也没有崛起什么地标建筑。
那曾经十分拥挤的十字路口,如今也通畅了很多。
在人们心中,可能也早已规划出道路,不会再有人愿意在此驻足,停留。
看过一段话很有感触:
家乡小县城有两条热闹的商业街,大小店铺每天都循环播放广告录音。
在我的印象中,20年前,小县城的商业街还是安静的,没有“明天关门,今日清仓”“底价甩卖,一件不留”的忽悠。
从前,坐车进城会经过稻田、菜地,而现在走同一条路看到的都是工厂、楼盘、写字楼。
物质进步了,却也让小镇有了遗憾。身处其外,让我更真切地见证这一切;离开小镇,又让我产生珍惜这一切的情愫。
这种感觉只有我们这种所谓城市里的异乡人才有,它是进城小镇青年的特有记忆。
话说回来,小县城今天的样子,可能也是几十年前大中城市的样子。
很多在城里工作的人都来自农村、小镇,虽说他们是到城市打拼追梦,但在陌生的他乡,总归缺少一种归属感。
当面临工作、生活上的烦恼时,总会有些不情愿、不舒适。
故乡小镇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意味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所以我们心中才会对小镇生活有所留恋。
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迅猛发展,至今都延续着旺盛的生命力,小镇青年无疑是推动其发展的中坚力量;镇上的“县中”既维持了朴素的学风,又为小镇青年考上大学、成为真正的城里人提供常规渠道;小镇青年曾经也是悠闲自在的,也能随手享用现代化的基础设施。
不知从何时开始,小镇青年发现自己变成了“夹心层”:
农村青年争先恐后往城里跑,接触的新事物比他们还多;乡镇虽也旧貌换新颜,但还赶不上城市变化的速度;随着城里好学校、“超级中学”的优质教育资源越来越多,“县中”的地位也逐渐下降了;很多小镇上的图书馆、电影院由于年轻人的流动也变得不温不火……在经济上,小镇青年衣食无忧,很多人也没有外出闯荡的心气儿,一部分人也在这种安逸又相对静止的状态中感到迷茫。
也有网友说出了他记忆中的小镇和过往的那些小镇生活:
@柳重路
▼
读大学时,我爱写小说,尤其爱写儿时记忆里关于小镇的各种故事:十字路口卖油饼和豆浆的大爷,隔壁家养的小猫……这些意象满满都是生活的味道。城市里的宠物猫、小区门口的煎饼摊,总觉得比小镇上的少了点什么。真正让我怀念的是独特的“小镇味道”。
@林南朔
▼
我向往小镇生活,但是我不会回去当“小镇青年”。我在城里有适合自己的工作,能接触更多优质资源。如果回到小镇,亲朋好友可能会觉得我在外“混得不好”。虽然,在大城市打拼的苦衷只有我自己知道,但我还是愿意继续打拼下去。
@景为隆
▼
很多在城里工作的人都来自农村、小镇,虽说他们是到城市打拼追梦,但在陌生的他乡,总归缺少一种归属感。当面临工作、生活上的烦恼时,总会有些不情愿、不舒适。故乡小镇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意味着无忧无虑的童年,所以我们心中才会对小镇生活有所留恋。
小镇,是我们很多人成长的地方。但是现如今,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青年们都离开了小镇。
小镇,可能已经没有青年了。但每当我们面临压力,我们又总会想起,小镇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