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修炼投资的水晶球
在纷繁复杂的策略分析派系中发出我们的声音,在布满荆棘的投资实战中修炼我们的水晶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评论  ·  “每人会用DeepSeek”,县委书记要求不 ... ·  15 小时前  
采采  ·  盘点搞笑沙雕新闻,你看过几个? ·  昨天  
CHINADAILY  ·  Sports丨Slot salutes ... ·  2 天前  
三亚广播电视台  ·  今天,三亚正式迎来…… ·  2 天前  
三亚广播电视台  ·  今天,三亚正式迎来…… ·  2 天前  
冷兔  ·  狗狗自己走都比你抱得更稳当!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修炼投资的水晶球

【中泰策略】疫后618大促,哪些日常消费值得关注?

修炼投资的水晶球  · 公众号  ·  · 2022-06-01 09:08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中泰策略


投资要点

一、疫情好转叠加618临近,关注近期消费供需两旺

二、中期来看,围绕CPI涨价趋势做配置

三、对比2020年及今年疫情对日常消费的影响

四、投资建议


一、 疫情好转叠加618临近,关注近期消费供需两旺



电商层面, 疫情后的消费企业亟待618“回血”,而近期物流逐渐恢复保障供应。今年京东店庆的“跨店满减”规则和“京东万店”活动力度较去年的主推的两档“京贴”有所升级,配合各地消费券发放,预期带动消费。

从消费者层面看, 本次618大促,或正是许多居民未雨绸缪、大量补充各类生活必需品的良机。自今年3月以来,我国上海等多地遭受新冠疫情严重影响,部分居民的消费范围及消费渠道受到限制,导致商品需求量被动受到抑制。5月以来随着多地疫情压力缓解,各区域解除管控、封控状态,居民或已培养成囤货习惯,以有效应对未来突发疫情伴随的多轮冲击。


二、 中期来看,围绕CPI涨价趋势做配置



回顾2010年和2017年的两次剪刀差收敛历史,从半年到一年维度来看,消费板块凭借其抗通胀属性和稳定的盈利能力,均取得超额收益。而中期维度本轮PPI向CPI传导的涨价趋势不变:

一方面,俄乌冲突或将对乌克兰的玉米、小麦、葵花籽等农作物的生产产生较大冲击, 助推全球粮价。 我国在稳定种植、粮食安全的政策方针下,叠加疫情冲击后的需求恢复,主粮价格的景气度延续。

另一方面,猪肉、禽类及主粮农产品价格或阶段性上行。 俄乌冲突加剧了粮食价格的涨幅,恶化了生猪养殖企业的生存状况,当前猪价仍在成本下方运行,能繁母猪去化继续推进。


三、对比2020年及今年疫情对日常消费的影响



两次疫情所处的经济趋势相反,今年疫情下日常消费的需求、成本和物流所受影响相对较大,市场表现也不同。 2020年疫情突发,市场对疫情受益板块热度高, 2020Q1超市及便利店、种业、调味品分别上涨23.6%、19.1%、18.3%。 且疫情影响时间较短,3月物流逐渐恢复,2020Q2大部分公司业绩迅速反转。而经过两年的疫情反复,今年需求表现疲软,叠加原材料成本持续上行,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明显。且跨省物流自今年3月起受限, 电商快递以及非保供的饮料、啤酒等行业受到较大影响,调味品、电商今年以来均已大幅回调。

虽然今年日常消费的基本面修复弹性可能相对较弱,但由于业绩和估值主要受疫情影响已充分调整,而后续疫情、物流、和原料成本压力大概率边际好转,因此疫情可控后,需求逐步恢复,日常消费板块的业绩与估值有望迎来改善。


四、投资建议



1)中期,在PPI向CPI传导趋势下,围绕CPI涨价做配置。 一方面,俄乌冲突助推全球粮价,在稳定种植的政策方针下, 关注受益于主粮价格上涨的相关主粮种植、种业板块; 另一方面,玉米是主要饲料原料,俄乌冲突加剧了粮食价格涨幅,恶化了生猪养殖企业的生存状况, 关注猪肉、禽类及主粮农产品价格或阶段性上行带来的投资机会;

2)近期, 居民消费范围和消费渠道修复,叠加消费券等刺激政策,618大促,或正是许多居民未雨绸缪、大量补充各类生活必需品的良机, 关注需求释放,受益于囤货需求的日常消费;

3)电商层面补贴力度大,企业“回血”诉求强烈, 短期618大促临近, 关注小家电、化妆品等促销热点。


风险提示: 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全球流动性收紧超预期,国内Omicron疫情超预期爆发,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可能存在信息滞后或更新不及时的情况。


报告正文


疫情好转叠加618临近,近期消费供需两旺

1、电商层面,消费企业亟待618“回血”,物流恢复保障供应

本次618是消费企业缓解营业额压力、增大流动性的契机,平台促销力度大于往年。 今年京东店庆的“跨店满减”规则和“京东万店”活动力度较去年的主推的两档“京贴”有所升级,配合各地消费券发放,预期带动消费;天猫618推出了近年来最大幅度的促销政策,包括满减政策从去年的“满200减30”调整为“满300减50”,以及88VIP用户专享的可叠加使用的大额消费券,有望进一步刺激释放购买力。


物流运力改善,为消费供应提供重要保障。 疫情波及,部分地区货运指数在3月份开始逐渐走低,重点省市出现短期物流受阻,商品供应遭到抑制。4月起重点城市普遍开始高频常态化核酸检测,4月末以来,各地散发单日新增病例下降,全国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出现明显回升。


2、消费者层面,居民日常消费能力逐渐恢复

从消费者层面看, 自今年3月以来,我国上海等多地遭受新冠疫情严重影响,部分居民的消费范围及消费渠道受到限制,导致商品需求量被动受到抑制。5月以来随着多地疫情压力缓解,各区域解除管控、封控状态,居民或已培养成囤货习惯,以有效应对未来突发疫情伴随的多轮冲击。本次618大促,或正是许多居民未雨绸缪、大量补充各类生活必需品的良机,也会同时增加可选消费的销售弹性。


3、 618 关注哪些细分行业机会?

美妆护肤品企业业绩增长确定性较明确。 线上销售运营突出及研发驱动力强的国货品牌企业会获得更高的销售韧性,国际美容护肤品品牌在优惠价格外,通过赠送小件商品、合作超头直播等优惠方式,实现强吸引力的折扣力度,活动覆盖面涉及主流高端和大众品牌,且各品牌较往年参与度更高。

家电销售也是618促销的重头。 自今年初疫情以来,多地防疫政策收紧,消费者居家办公更为普遍;部分地区由于提级管控,由涉疫风险导致的居家隔离的概率也进一步增大,故“宅经济”有恢复趋势。类比2020年厨房小家电在后疫情时代曾出现增长红利,消费冰箱及厨房小家电的购买力有待释放。有望缓解由的家电行业“疲软”的状态。


中期来看,围绕CPI涨价趋势做配置

1、复盘PPI-CPI收敛历史,消费板块多取得超额受益

回顾我国最近20年的CPI与PPI走势,典型的PPI-CPI见顶出现过五次, 分别是:00年7月、04年11月、08年8月、10年5月、17年3月。2010年以前我国处于增量经济时代,经济增速较快且主要为需求驱动,PPI向CPI的传导较为顺畅,二者往往是先后见顶回落,剪刀差的变动幅度不大,因而对上中下游利润分配格局的影响不大。而2010年后我国由增量经济过渡至存量经济,PPI与CPI走势背离现象加剧, 因此后文主要复盘2010年和2017年的两次剪刀差收窄。


复盘2010年和2017年的两次剪刀差收敛,短期在政策收紧预期之下,股票市场绝对收益可能相对较有限; 从半年到一年维度来看,消费板块凭借其抗通胀属性和稳定的盈利能力,均取得超额收益。


2、俄乌冲突影响春耕节奏,推动粮价上涨

俄乌冲突或将对乌克兰的玉米、小麦、葵花籽等农作物的生产产生较大冲击,助推全球粮价。 乌克兰是全球第二大粮食出口国,也是我国玉米进口的第二大来源国。根据乌克兰农业部的数据,截止5月27日乌克兰的玉米春耕面积同比下降14%、小麦和大麦春耕面积同比下降26%、葵花籽春耕面积同比下降30%。

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愈发受到关注,我国粮食价格也因产量受疫情扰动有所反应。在稳定种植的政策方针下,主粮价格上涨,叠加疫情冲击后的需求恢复,种业景气度延续。


3、2022年猪肉、禽类及主粮农产品价格或阶段性上行

猪肉、禽类及主粮农产品价格或阶段性上行。 1)随着疫情对消费的冲击逐步减弱,未来体现在白条出库、价格的同比回升;2)政策托底态度不变,未来体现在猪价低位时收储的连续性;3)饲料成本高位态势难以改变,猪粮比扭曲。玉米是主要饲料原料,俄乌冲突加剧了粮食价格涨幅,恶化了生猪养殖企业的生存状况,支撑新一轮猪价启动,当前猪价仍在成本下方运行,猪肉价格/生猪饲料价格比值持续低于盈亏平衡点,能繁母猪去化还在推进。


对比 2020 年及今年疫情对消费的影响

1、经济环境:两次疫情所处经济趋势相反,必选消费均具备较强韧性

2020年疫后经济在出口拉动下修复上行。 2019年四季度开始,国内进入新一轮补库存周期,PPI加速上涨,经济处于上行趋势。2020年一季度新冠疫情发生后,人均可支配收入短暂下降,随着一季度后半段复工复产,失业率显著降低,可支配收入触底反弹,PPI增速进入上升轨道,疫情持续约两个月后,经济迅速回暖。

而今年出口动能趋缓,经济整体处于下行区间, 疫情对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的生产与消费造成压力,社融增速下跌显著,加之已处高位的库存周期和有限的价格动能释放空间,PPI明显回落,CPI进入上行趋势,可支配收入同比2019年复合增速保持下降趋势,失业率自2021年第四季度不断增长。


两轮疫情中,社零粮油食品、食品类分项的韧性较高。 2020年一季度疫情叠加春节假期,社零环比下降32.13%,仅药品、文化办公、粮油食品的环比数据优于历史均值。今年4月由于疫情封控影响,国内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增速较3月有明显的下降,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长10%韧性较强;1-4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同比+5.2%,占社会零售额占比提升。


对比各细分板块的营收增速, 2022Q1和2020Q1,可选消费中的旅游及休闲、一般零售、酒店及餐饮、教育、及商用车等板块,营收大幅下滑;而农产品加工、食品、饮料、医药医疗、和制药等板块,需求弹性小,具有一定的刚需性质,且对疫情防控政策不敏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囤货需求,营收增速韧性较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