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钱日日谈
一个对钱很有执行力的公司人。也可作为普通青年奋斗指南。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安徽文旅  ·  春游江淮 千姿百态 | 春花来信,村咖有约! ·  22 小时前  
安徽文旅  ·  春游江淮 千姿百态 | 春花来信,村咖有约! ·  22 小时前  
金色旋风  ·  AI代写剧本,100块起步,卖了300万! ·  2 天前  
金色旋风  ·  AI代写剧本,100块起步,卖了300万!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钱日日谈

年薪60万还哭穷,到底哪出了问题?

老钱日日谈  · 公众号  ·  · 2018-12-25 20:55

正文



最近知乎上老生常谈的话题又被炒了起来:



一个年薪60万的金融行业北漂的答案火了,这哥们的大概情况是:无房无无车无户口,太太全职,有娃。


具体答案放到了 「阅读原文」 里,根据他写的内容,我原样做了一张「现金流量表」,见下图:



总的来说,老公工作,妻子全职,月入5万 (估计减税以后真的可以) ,支出34万,每月还从省下来的钱里抠出1万投入到股市里。


作为一名资深北漂,我觉得非常真实,而且所有开销都很合理,甚至很节俭—比如餐饮那项,全家人每天吃饭才100块钱。


这个帖子能如此高赞,除了真实,还因为答主,一个月入5万高薪白领的焦虑。


可以预见,未来房租和孩子上学开销只会越来越大。


其实不光答主,所有人的焦虑都是类似的,如果用「三张表」来解释,会清晰很多。


人生忙碌,操心无数,从财务的角度看,不管企业还是个人,都在打理自己的「三张表」:


现金流量表—赚钱和花钱

利润表—结余

资产负债表—合理借钱买资产


这三张表是按顺序来的,上一张表没管好,下一张表也无从谈起。


而当下的焦虑只有三种:


1 现金流量表没管好—没有一技之长,工作不够好,斜杠收入少,或者鸡汤一点儿说,能力跟不上野心。


2 利润表没管好—有现金流没积蓄,存不下钱。有的是消费习惯不好,像答主则是被房租和养孩子成本压得喘不过气,固定开销太大。


3 资产负债表没管好—有储蓄没资产,原因也有很多,周期踩错,便宜的时候没买或买不起;恐惧负债;还有的是杠杆加太猛,月供压力太大。


如何缓解焦虑?


我有几个实际建议:


夫妻都要有工作有收入。 这样不仅能增加安全边际,也有利于家庭和谐。


谨慎要孩子。 当然你可以对这点持保留意见,但无法否认的是,养娃成本是一座大山,死死压在每对父母头上。


像答主的情况挺常见的,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照顾和教育,妻子选择牺牲自己的职业生涯,这种情况可以要持续到孩子上幼儿园。


同时养娃成本占到家庭收入30%甚至更多—两代长辈的牺牲、对居住面子的渴求、育儿、以及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投入。


答主没有户口,上公立是没指望了,北京的私立幼儿园、小学每个月光学费就2万多块,不焦虑才怪。


如果不要孩子,瞬间潇洒,没烦恼了!Double Income No Kids,双份收入没孩子,能浪出花来。


孩子,都想要。但要不起,也是现实。


选择房贷而不是房租。 长期看,房贷实际是下降的 (通胀) ,但房租一定涨。此处不接受抬杠,一线城市2500万人口,800万套房子,供需决定的。


一线买房难,主要是难在首付上,还有六个钱包、老家的房子可以榨。


要有保险。 你可以理解为每年的收入打个9~9.5折,拿这部分钱对生活的暴击风险做对冲。不再小概率事件上冒险,是投资理财的铁律之一。


充足的信贷额度。 主要是信用卡和个人消费贷额度,不是拿来用的,而是备用。涉及信用卡提额、消费贷申请等技巧。


以上5点,大概就是我们退休之前的「安全边际」了。




今天圣诞节,我和我家小老弟祝读者大大们:





罗列下知识星球里这两天的精华帖:


# 信用卡提额的技巧和公式

# 成人、老人、儿童无脑买版保险配置方案

# 这两年,大学生毕业去哪?

# 优质教育资源长什么样儿?

# A股打新门票的选择

# 股票买方和卖方的交易心里

# 现在正是考证的好时机

# 想把保费做低,如何取舍?

# 小城市成功的生意人都做对了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