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大猫财经(caimao_shuangquan),已授权转载
作者:
猫哥
整整几年,“焦虑”是中产的标签。似乎,要是不焦虑都不配叫中产,有句话说得好:“韭菜这种植物,不割,它们会涨成焦虑的中产阶级。”
所谓中产,不过是人到中年、有点资产的普通人罢了。焦虑的人都有同样的原因——钱不够。这个结论简洁有力,无可反驳。
全民焦虑
以前只知道现在中产阶级很“丧”,没想到“丧”的比例那么高——超
7
成的受访者处于中度“财富焦虑”的状态。
甚至可以说是全民焦虑了,34分是中度焦虑的起点,而国民财富焦虑均值为
43.71
,其中
78%
的人处于中度焦虑状态。虽然不会对生活工作造成太大影响,可紧张、不安还是很能感受到的。
最焦虑的时候,应该是还贷日以及孩子择校时。
人到了中产,日常开支已经不足为虑了,支出压力从涓涓细流的日常支出到宛如黄河决口的大头了——
房子、孩子、“病号子”
。
高收入+男博士
+
女硕士
=
人生赢家?
钱买不来幸福。
但根据报告,钱,买不来幸福,却能让你没那么焦虑。
报告就指出,收入越高,焦虑感就越低。如果收入能覆盖掉开支还有结余,就不会那么焦虑。
从报告来看,100万以上的人群焦虑感是最低,其次是
50-100
万,也就是说,收入感随着收入的提高降低。
焦虑感最高的是10万以下的,这一收入的,刚踏入职场的还好,如果是人到中年,焦虑感倍增。
这话当时被很多人斥责为装X,但事实可能确实是如马云所说的,因为支出在
100
万以上的人焦虑也很高。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老板不是那么好当的。
要缓解焦虑感,还要好好学习。因为报告表明:男性,学历越高,焦虑感越低。
女性也是随着学历越高,焦虑感越低,但到女博士这里,画风突变,焦虑感一下子拉升到高位。女博士可能是高学历最焦虑的群体了。
从图中可以设想,最不焦虑的家庭,大概是:男博士+女硕士。
现在,整个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是企业招工注重学历,就连创业找投资时,投资人也看重创业者的技术背景,整个社会的“投资回报率”,也逐渐向高学历倾斜。
80
年代,卖个茶叶蛋可能比造导弹的挣得多;
90
年代,南下打工可能比当干部挣得多;
00
年代,胆子大可能比什么都挣得多;
现在,高薪高成长的岗位一般要求都是高学历,就连创业英雄也是高学历的。
前半生赚钱养儿,下半生赚钱养老
高学历家庭的孩子再笨也笨不到哪去!孩子聪明,在读书时候,会让家长少操多少心,孩子读书不用担心,家长的焦虑感起码少10分!
如果孩子书读得不好,就更会倒逼父母加入惨烈的学区房竞赛。不但要抢购10万
+/
每平米的学区房,还要给孩子攒下兴趣班、留学的费用等等。总价算下来,可能接近千万。
能不焦虑吗?中产阶级大多都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他们会倾向于将自己成功的道路在子女身上复制。阶层这东西,上升难,但下滑就很容易。
特别是进城的一代。父母如果没有全额的医保,那么,得准备一笔不小的备用金,以备不时之需。生老病死,人生难免,怕就怕,父母养育自己,自己却不能让其安度晚年,甚至病重之际,无能为力……
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了负担最重的一代:4个老人,两个中年人,一个孩子(现在可以二娃)。如果是城市居民,上一代有房产,还可以打算“以房养老”,而“城一代”,前半生就需要拼命赚钱了。
卖房去二三线?
大城市的压力越来越大,所以就有人说要不要卖掉一线城市的房子,转战二三线城市?
本来以为是北京、上海、深圳等几个房价变态高的城市的人们最焦虑,没想到的是,在财富焦虑值上,反而是二线城市的人群焦虑感最高!
基本上这些年活跃的二三线城市都入列,第一名居然是天津!第二名杭州,第三名重庆。
这些城市的房价在这两年都大幅上涨。但从收入来看,天津、重庆显然还不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