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个月,世界各地都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该病毒的传染性和致死率已经引起了许多国家的高度关注。其实,除了新型冠状病毒之外,在一些热带国家和地区,还有许多传染病值得大家注意防范,登革热就是人们需要关注的传染病之一。
登革热
的英文名为 dengue fever,是一种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其潜伏期的范围是 3 - 14 天(平均为 4 - 7 天),患者发病后会有发烧,头痛,关节痛,皮疹等诸多症状,一般情况下患者会在 2 - 7 天内痊愈。对于少数患者可能会出现病情加重的情况,甚至导致生命危险。登革热的种类分 1 - 4 型(DENV1-4),因此对于每个人来说,一生中最多获得四次登革热(但是个人觉得如果得了四次很可能也没法医治了)。对于年长者和体质虚弱的人,第一次获得登革热的时候将会比较严重,尤其需要注意防范登革热。
登革热常见症状
登革热作为热带地区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传播途径却是相对有限的,比起新型冠状病毒可以人传人,登革热的传播途径其实只有
蚊子
。蚊子需要从登革热的感染者那里取血,然后经过 8 – 12 天的时间具备感染力,并且在其生命周期内都具有传染性。当一个健康的人被具有传染性的蚊子叮咬之后,就会在潜伏期之后(长达 3 – 14 天)发病,并且有一定比例的感染者不会有症状。经科学研究证明,登革热并不会直接人传人,因此与患者接触并不会传播疾病。传播登革热的蚊子主要是黑斑蚊(Aedes mosquitoes),又称伊蚊,斑蚊,其中的白线斑蚊和埃及斑蚊就是登革熱的传播媒介。
黑斑蚊
要想阻断登革热的传播,从其传播媒介来看主要方法就是
灭蚊
。而灭蚊的方式可以使用蚊香,灭蚊液,防蚊的方法可以使用蚊帐等工具。同时每家每户都要保证家里的清洁卫生,例如时刻注意花瓶和水槽里面的积水,避免给蚊虫带来良好的生存繁殖环境。
防范登革热的措施
在新加坡的一些社区,随处可见
DENGUE
这样的宣传标语提醒人们注意预防登革热的传播。只有达到了足够的宣传力度,才能够时刻提醒人们的注意。
社区宣传标语
从
National Environment Agency(NEA)
的报告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新加坡
2020 年 3 月份
每天
登革热
的病例数大约是 28 – 64 人不等,每周大约有 300 – 400 人感染登革热。
从 MOH 的报告中统计得出
相对于历年的登革热染病数据,2019 – 2020 年的登革热病例呈现
增长
的趋势,每周大约都有 300 – 400 人染病,相对于 2017 – 2018 年每周不到 100 人染病有了明显的上升。
登革热病例历年同比图
新加坡面积不大,于是政府把相应社区的染病人数做了一个统计,让社区的人们注意安全,并且及时灭蚊。警告等级分三层:有十个以上案例就标记为
红色
,有十个以下案例就是
黄色
,没有案例就是
绿色
。
危险等级划分
例如:Jurong West Street 91 的人数就较多,危险等级较高;Hougang Ave 8 的人数较少,危险等级较低。
部分案例
不管是新型冠状病毒,还是热带地区常见的疾病,大家都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做好防蚊等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果出现了身体不适,应该及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