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这个时候,我都能听到很多对父母对亲戚催生催婚的控诉,老一辈的观念让年轻人不厌其烦,可是如果换个角度思考一下,是不是就可以多一些宽容和理解了?今天这文希望对有此困扰的你,有所帮助。
早在一个月前,我们后台就收到了一条留言:每次过年我都不敢回家,因为不管我的生活过得好与坏,赚的钱多与少,七大姑八大姨最关心的永远是我的繁殖问题。你对此怎么看?
一年过得真快啊,每年到这个时候,都能看到不少对亲戚的控诉,可能也包括对父母吧。因为中国是一个重情分和联结,又缺乏界限感的社会,所以"催你嫁"、"催你生"、"催你生二胎"等"温柔拷问",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完全消失的。
所以你很烦这样的亲戚,对吗?也许还不止烦亲戚,就连过年难得一聚的同学、旧友,开门见山也逃不了:结了吗?生了吗?什么,还没结啊?还没生啊?
苍天啊大地啊,你是不是很想问到底有完没完啊。
读过那么多书,在大城市打拼过这么多年的你,不想和他们多计较什么,所以尽管烦躁的线团已盘绕上你的嗓子眼了,你还是保持住了一个优雅的微笑:“暂时还没有这个打算。”你以为这样,对方就会识趣不再喋喋不休地奉劝你,别挑了、别等了balabala……可是他们根本刹不住车啊。
有没有一瞬间,你真希望你抹上的“斩男”口红,把对面这些大妈大叔大婶大姑给“斩”了,好叫他们闭嘴?
我也经历过这种状态啊,直到上次过年回家。
▼
烦人的亲戚
也是孤单的老人
晚上我和我妈我爸正泡脚看剧,听到一阵清脆的门铃声。
我妈起身去开门,我和我爸继续泡脚。
来客者是表姨,我妈的远房小表妹。这两年,她老伴去世了,女儿也到北京上班去了,就剩她一个人在家,所以她主动来我家串门的频率也是越来越高。
这次看我已经回到家来,就兴高采烈地拉着我手问:
什么时候回来的?
呆多久再走啊?
你太瘦了,别减肥啊。
对了,什么时候生孩子啊……
刚开始我还能客气地回答表姨的几个问题,但是她好像一点停下来的迹象都没有,还是炮语连珠地问东问西,我实在是不耐烦,就趁倒洗脚水的空档溜了,躲进了自己的房间。一直等表姨走,我才出来跟我妈抱怨,她好唠叨好烦啊。
我妈叹了一口气,然后说:“你的世界很大,我们的世界很小,我们和你聊天的时候,就只知道问点这些家常,其他的我们不懂啊。再说,你表姨平时怪孤单的,老伴走了,女儿又和你一样,一年才回来一次,一次就待个几天,难得和你见一次面,你随便和她寒暄两句有这么困难吗?”
听我妈这么一说,我真的是很惭愧。是啊,她们不问这些问什么呢?她们只是想和我随便聊两句嘛,研究学专家迪斯莱利不是说过吗:“同别人谈论他们自己,他们会愿意花上更多时间来谈论。”
七大姑八大姨文化程度不高,她们既不知道什么是“界限感”,也不知道什么才是我们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只好不厌其烦地用关心“人丁兴旺”来打开话题了。
表姨一生坎坷,大起大落,穷的时候肉都吃不起一顿,富的时候也有好几个门面和房产。眼看着经济条件好一些,大儿子却在念高中的时候因车祸而身亡。
没过几年,表姨夫也因病去世,一家四口只剩下表姨和她女儿。女儿总是会离开母亲的,读大学以后,表姨的女儿就很少回家了。
现在我也和她女儿一样很少在家。我爸妈还有个说话的伴,表姨每天只能回到空荡荡的家里,她,肯定很孤单吧。
想到这里,我再也对她烦不起来了。
▼
▼
我们被什么刺痛
其实就是在乎什么
新年还有各种“走亲戚”活动,唠唠叨叨的亲戚多着呢,有时候只想着快点结束、快点回家。
有一天,我们去了我爸老领导家拜年。他家有些亲戚没车,回来的路上,老领导就说他也开车送一送,大家分开坐,一些人坐我家的车,一些人坐他的车。老领导很热情,非要拉着我上他的车,我不好推脱,只好困在那个小空间里无处可逃。
“你都长这么大了,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哦,是吗?那我不记得了。”
“听你妈说,还没准备要孩子呢?” “恩,对啊,还没计划。”
接下来,又说了不少关于我的工作、生活、父母多久去看我一次等琐事,我很不习惯一个不太熟悉的人像调查户口一样地问我问题,不过出于礼貌,我只好一一回答。
我以为现状都说完了,他就会停止“拷问”了,哪知他又问了一遍刚才问过的问题。我心里想,不是问过了吗,但还是翻着白眼又重复回答了一遍。
后来想想,这些亲戚朋友,根本没有那么在乎我是什么情况。问题也并不都在烦人的亲戚朋友身上,更多的还是我自己。
他们苦口婆心地劝我,给我那些关于“过来人”的道理,我完全可以一笑了之,可我内心烦躁,恐怕是我在害怕吧,我害怕他们说的是对的。
当我们在被什么刺痛,其实就是在乎什么。是我们内心不够笃定,还在摇摆,才会怕面对这些“关怀”。
我妈说:你以为他们真的很想催你吗?不过是听我唠叨了两句,知道了你的情况,才多说一句而已。其实谁又真的有空管你生没生孩子呢。
我知道,没几个关心你的亲戚是真的那么关心你,父母也许最着急,可是他们着急是因为希望我们可以得到幸福,有所依靠,生活圆满。这就是他们的人生观,被你嫌弃守旧落后的人生观。
他们没有我们读过的书多、见过的世面大,所以他们无法理解现在我们追求的“三观合”到底是什么。站在这个角度去理解他们为什么要用“催婚催生”来“关怀”你,是不是能接受一些?
其实,我们只需要笃定自己想要的人生就可以了,对于那些“烦人的唠叨”能宽宥就宽宥一些吧。
▼
我们可能也是别人眼里
“烦人的亲戚”
写到最后,我突然想起去年来我家的一个小妹妹,我们以前关系挺好,后来我在家少,我们很久没见过了。
她来我家做客吃饭,吃过以后,她静静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也坐过去,想和她拉近距离。不知道说些什么,就脱口一句:"读高几了啊,期末考得怎么样?"
她白了我一眼,什么话都没说,酷酷地走开上厕所去了,我才意识到我好像也迈入了“烦人的亲戚”名单。
也许无意识中,我们也成为了我们“烦”的那种人。这样一想,就想给这些“关怀”多点谅解和宽容,对别人,也是对自己。
(朋友们,听完后有没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你在评论处留言。如果喜欢我们的节目,请记住“宁听”每周六、周日的22点准时开播,不见不散!)
文字 | 颜酱(一个想做什么就去做的执行狂魔,擅长做贴心正能量闺蜜,送你温暖治愈鸡汤,也给你新鲜热辣方法。)
来源 | 颜辞(id:yancisaid)
主播 | 王宁
录制 | 陈明记 陈海燕
编辑 | 陈茜 黄慧莹
校对 | 洪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