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经典微小说
经典微小说官方微信,精选微小说分享平台。 @经典微小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禽报网  ·  行业\\担心对中国征收进口关税 ... ·  10 小时前  
禽报网  ·  行业\\鸡肉进出口大变局,行业拐点已至? ·  10 小时前  
禽报网  ·  鸭报•2-6\\苗全线下跌,实际成交仍限价; ... ·  10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经典微小说

梅兰芳:从未当过傻瓜,永远成为不了聪明人

经典微小说  · 公众号  ·  · 2024-02-15 22:39

正文

作者|兮颜   来源|十点读书

↑↑↑

戳这里,打开AI写作新世界的大门

不久前,梅兰芳将被AI复活的消息,登上了微博热搜。


视频中的他,一身长袍,手持摇扇,容貌依旧如年轻时俊美。


提起梅兰芳,很多人想到的是“著名的京剧大师”、历史上的“一代完人”。


而回顾他的一生,从资质平庸到家喻户晓,他的成功,却并非意外和偶然。


出生于梨园世家,本可以沾光偷懒,偏要勤勤恳恳。


青年时名利双收,却愿屈尊降贵,扶持不如意之人。


老年时本该安度晚年,却为国远渡重洋。


他下到人生的每一步“错棋”,都成为后人敬仰的绝笔。


梅兰芳的一生仿佛验证了一句话:从未当过傻瓜,永远成为不了聪明人。

1894年,梅兰芳出生在北京李铁拐斜街上的一个四合院中。


这一天,因为他的到来,梅家老小都露出了久违的笑容。这个梨园世家的手艺,终于可以传承下去了。


然而,天不遂人愿,随着梅兰芳的成长,全家人都对他大失所望。


八岁时,小梅兰芳正式开始学戏。


那时,学戏都是靠老师口传心授,但是没想到,最简单四句老腔,教了几个小时,小梅兰芳依旧不得要领。气得老师直接拍桌子走人,临出门前,留下一句:“祖师爷没赏你这口饭吃。”


经此,家里人也放弃了对小梅兰芳的严加训导,只希望他以后能在戏台打杂,干一个安稳行业就行。


作为戏曲名门的后代,小梅兰芳本可以沾祖上的光,做一个不用唱戏的“聪明废人”。


可他偏要走唱戏这条苦路。

为了弥补先天条件的不足,他付出了超出于常人的努力。


别的孩子还在睡梦中时,他早已起床学习唱戏,别的孩子在嘻笑打闹时,他强忍着疼痛,劈叉下腰,练身段。


无论严寒酷暑,院子中扎马步,吊嗓子的身影,也从未有过一天缺席。


小梅兰芳坚持做一个专注唱戏的“傻子,却”依旧没得到众人的肯定。


当他与同学同时登台时,人们夸赞王慧芳的天资聪慧,对朱幼芬的嗓音感到震撼,反观梅兰芳,只剩下频频摇头。


被放弃的小梅兰芳,却没有放弃自己。


为了将眼睛练得有神,他开始每天抬头看天上的鸽子,用尽目力去辨别它们的区别,日子久了,那双眼睛竟然变得如一汪清水般,波光粼粼。


1904年,年仅10岁的梅兰芳首次登台演出,惊艳了一众听众,也让他在京剧圈展露头角。

梅兰芳曾说:“我是个笨拙的学艺人,没有充分的天才,全凭苦学。”


他的成功,靠的并不是天赋异禀,也不是时来运转,只是在每一个平常的日子,坚持着做同一样事情,然后,静待花开。


所有大智慧的背后,都是坚持做一个傻子。

有的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


而有的人,宁愿自己吃亏,也渴望为他人遮风挡雨。


前者往往是利尽人散,而后者看似吃了表面的亏,却结下了善缘。


那些懂得笑着吃亏的,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20世纪20年代,齐白石初到北京,因画风与当时长安城画学观念颇存龃龉,又因木匠出身,当时,许多文人墨客大肆嘲讽他:画出来的画俗不可耐,难登大雅之堂。


有一次,齐白石去参加一个大官的应酬,周围的人见他衣着朴素,不但没有人理睬他,甚至有个人因为不经意间碰了一下他的衣角,便露出满脸嫌弃。


受辱的齐白石默默退居角落,期盼着这场宴会赶紧结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