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豆瓣电影
发现好电影,分享看电影的乐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Mtime时光网  ·  重映片密集涌进影院?“炒冷饭”背后的秘密 ·  5 天前  
虹膜  ·  台剧,亚洲女性剧之光?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豆瓣电影

嫌疑人X的献身:这不是推理电影。

豆瓣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4-02 21:59

正文

评论影片 |

《嫌疑人X的献身》


本文来自豆友阿鲸的影评,截止发稿时排在热评第1位。

原题《最平凡的暗恋,最伟大的告白。》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这,不仅是一篇影评。我第一次如此期待一部电影。我特别喜欢看推理小说。而东叔是那个把我领进推理世界的人。

看《嫌疑人x的献身》那年,我上高二,我一口气读完小说已经到了深夜,钻进被子之后,我还在发抖。在这本书的腰封上,东叔说:“这是我能想到最纯粹的爱情,最好的诡计。”看多了青春校园小说,小打小闹喜欢着别人的我,哪里见过这样的爱情。是那种最平凡的暗恋,却用了最伟大的告白方式 ——牺牲。


在网上看到电影拍摄信息的时候,我是开心的,日本和韩国都拍过很多东叔的小说,出于粉丝的小小私心,我一直希望能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来诠释东叔笔下的故事。


抱着这样的心情,我看了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点映。其实看点映也不稀奇,等不及而已。下面是认真走心但不专业的胡说八道。



【时间线和叙事顺序】


私以为,一部推理作品,要处理好“行凶动机”(为什么杀人?)、“行凶手法”(怎么样杀人?)和“推理过程”(如何得出前两者的结论)之间的关系,就算处理得不太好,时间线至少要交代清楚。


小说的叙事顺序就是按时间线即事情发展顺序来的,有穿插一些回忆,但都是为了人物性格和感情做铺垫。而电影里对叙事顺序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故事停在死者傅坚(富樫慎二 )敲门,紧接着马上就是发现尸体,而事情的真相是在电影放映快一半,随着陈婧(靖子)的回忆带出来的。这样处理多少有照顾没有看过原著的观众的意思,毕竟被剧透的电影不好看。


但这个故事的核心,是石泓(石神)掩盖凶手的手法和为什么要帮忙掩盖的动机。至于凶手是谁,一开始就能猜个大半,也根本不重要。放到中间才阐述这个事件的全过程,并没有在前半程吊起观众的胃口,还使后面的反转少了几分震撼。


我认为这样的处理是不太恰当的。



【情节展现与细节处理】


先说凶杀案这条线,处理得很粗糙,陈婧(靖子)和前夫的过往没有交代和铺垫清楚,冲突来得有点突兀,感觉前夫是强行恶劣,处理得很像正当防卫。(如果是正当防卫的话石泓就没有帮忙的必要了。)(谢谢@CarinaBaby的指正,这里应该是正当防卫,不是过失杀人,之前的意思一直都是正当防卫,写的时候写错了,不好意思。)


天桥下的流浪汉镜头推进太快,完全没有起到伏笔的作用。


推理部分整个照搬原著,特别难得的是小说里的故事发生在刑侦技术不发达的20世纪90年代,电影则是在2016年,石泓帮忙掩盖的方法放在现在也丝毫没有过时。天才真是天才。


再说石泓和唐川(汤川)之间亦敌亦友这条线,总觉得拍得有点太刻意了,石泓和唐川都是克制且内敛的人,他们对彼此那种钦佩又嫉妒的复杂情感,应该是不会轻易表露的,而电影里展现得太赤裸,石泓和唐川看着彼此的时候眼睛都在发亮,我从来不饭男男cp,此情此景,都在脑海里产生了想象。



我不太喜欢这样为了迎合现在越来越喜欢看卖腐的观众的处理。就好好演戏不行吗,明明有一段很震撼的爱情故事作为主线可以处理得更好,非要花那么多时间来特写男主们望向彼此的眼神。


再说了,两个彼此欣赏的男性除了用卖腐的方式展现彼此的感情,难道就没有其他更好的方式了吗?


然后是关于石泓最后的自我毁灭。小说里处理得很隐晦,以至于我看完很久都觉得石神(石泓)真的是沉醉于自己的奉献和牺牲才会跟踪靖子(陈婧)并且是真心嫉妒她和别人的发展。


但一个为了保护心爱之人甘愿奉献自己的清白去杀害无辜的人还把事情处理得滴水不漏的男人,怎么可能会拥有如此自私又负面的情绪。直到后来我才意识到这也是石神用来哄骗警方的障眼法。



而电影处理得太过刻意,尤其是添加了石泓偷走唐川办公室的物理仪器攻击唐川这个情节,你会很清楚地意识到石神所做的一切都是在把警方的视线往自己身上引。这样做看起来是更方便观众理解剧情,但相对的,石泓是个研究数学的人,滴水不漏的行事风格怎么可能会做出这样刻意的事,这无疑让最后的反转又少了几分震撼力。


最后是整个故事的中国化。这点我觉得值得表扬,没什么违和感,一直觉得哈尔滨是个冷色系的城市,哪怕夏天,很适合电影的气氛。


石泓常去的便当屋改成了小吃店,虽然现在已经很少有人会提前买饭留到中午,但当主人公们说出肥牛套餐还有双拼套餐的时候突然觉得不能再中国了,大概改成黄焖鸡感觉更好吧哈哈哈哈哈(这一句是开玩笑的)。


还有陈婧女儿宽大的校服,更是贯穿了每一代学生的中学记忆。



【人物和主线】


提到演员,就不免与日版电影进行比较。日版的成功确实与演员有着很大的关系,堤真一饰演的石神,带着日本宅男特有的神色,疲惫麻木,沉默,脸上写满不被理解的无奈与痛苦。而福山雅治则将汤川作为一个发展顺风顺水的天才天生自带的优雅与自傲展现得淋漓尽致。


但鱼旦叔和凯凯王饰演的,不是堤真一和福山雅治,他们饰演的,是石泓和唐川。鱼旦叔无疑将石神发挥成了另一种样子,自卑又隐忍,你能看到他眼里那种暗暗藏起来的绝望。


不得不说,鱼旦叔演技真的不错,石泓全程都耷拉着脸,一副极度不自信的样子,但你能感觉到他脸上的肌肉其实是时刻紧绷着的 ——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不信任感。唯独面对陈婧母女和唐川时,他脸上会出现那种幸福又放松的表情。


而凯凯王则把汤川演绎成了从小优秀到大的翩翩美少年,成熟稳重又骄傲,骨子里却因为没受过打击,夸张又幼稚。



我很喜欢这样的石泓和唐川。在我心里,石泓和唐川啊,大概是狭路相逢,棋逢对手。他们在心里佩服着对方同时也暗自和对方较着劲。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大的敌人。从他们认识到最后,都没有变过。解开难题的真相与献身的失败,看起来是唐川赢了,石泓输了。


可其实,他们谁也没有赢。石泓和唐川都演得很出彩,对手戏却不出彩,前半段刻意且流于表面,后半段渐入佳境,爬山和监狱对峙的桥段更是不能再精彩,但结局很快也来了。


再说陈婧。心如将陈婧独自持家的疲惫演得很出色,但杀人后的恐惧与在监狱里和石神的对手戏都演得太夸张,让人跳戏。


石泓对陈婧的爱情是整个片子里最震撼人心的地方,但其实出于我的角度,我是很反感石泓这样的爱的,沉重且自私地砸过来,不问当事人的意愿。


所以即使奉献了清白的石泓,也依然不会得到陈婧的爱。



【还原和改编】


电影高度还原小说里的情节,以至于石泓在天桥下跟唐川说:“这些人都是时间里无用的齿轮”时,我觉得话语书面得让我想笑。


改编的部分,前文有提到的就不再赘述。


删去了美里(晓欣)自杀的情节,改成了从警察口中说出她晕倒的消息,总觉得处理得很草率,我一直觉得美里自杀对靖子(陈婧)自首这件事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毕竟靖子当初选择接受石神的帮助,也完全是为了美里。


我鱼旦叔才呕出了一半灵魂,就跳到了下一个镜头。最后还强行升华了一波我也没太理解的价值,什么鬼啊。


很喜欢回忆的部分,记忆镀上了暖黄色的光,是石唐两人一生最难忘的时光。小演员找得很好。


最最喜欢石泓和陈婧母女安静相处的那段时光的改编,那是全片除了回忆外唯一的暖色。石泓、陈婧和晓欣三个人,守着同一个巨大的秘密,这个秘密让他们的心越靠越近,我想,这是石泓这一生,最快乐的时光。



【总结】


一星给鱼旦和凯凯王的演技。

一星给主创人员的诚意和努力。

我是书粉,难免眼光严格。但绝不仅仅因为是书粉,才只给两星。


作为推理电影,节奏把握有失偏颇,细节处理实在是粗糙,故事说完了,但没有说清楚,更不谈说得好不好了。


翻拍原著并不是原汁原味呈现就是好事,《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和《七月与安生》均在原著的基础上做了大幅度改编,而且改编得很成功。可见,ip电影翻拍一味求稳也不是什么好事。


改编的地方我也不太喜欢,中国很多电影都有的通病,情节只服务剧情,却不服务人物性格。


我实在想不通石泓这么滴水不漏的人为什么会公然开着车去袭击唐川,简直败笔。


只给两星并不是批评,而是因为还抱着希望。我在电影里,分明也有看到全体主创人员的诚意和努力。



选择凯凯王和鱼旦叔,而不是那些当红流量小生担纲主演,我能看到苏导的决心与勇气,但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并不用讨好所有层次的受众,披着推理的外衣,甚至故事核心都是推理,我却依然没有感受到浓重的推理气氛。这部电影,依然是适合阖家观看的商业电影,而不是推理电影。


以上。


接受讨论,但不接受撕逼。


 - END - 

感谢作者为豆瓣贡献优质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