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财经郎眼Daily
郎咸平独家网络发声地,中产者自我增值平台,关注财经郎眼Daily,品财经,聚观点,助你财经力Day day up!电视版广东卫视每周一21:10分播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雪球  ·  超级主线?DeepSeek热度不减,7000 ... ·  昨天  
财经杂志  ·  东风、长安两大汽车央企均筹划重组 ·  2 天前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财阿星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财经郎眼Daily

蚂蚁金服:谁选择我的敌人做朋友,谁就是我的敌人

财经郎眼Daily  · 公众号  · 财经  · 2018-05-30 09:10

正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企业竞争史从来都不缺少“派系斗争”。



文/貌貌狼(微信公众号:财经郎眼Daily)


近日,据外媒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蚂蚁金服正准备结束一轮100亿美元的私募融资,根据融资协议,投资蚂蚁金服的投资者须同意, 对于腾讯以及京东等主要竞争对手所控股的公司,不投资或不增持股份。

简单来说, 就是腾讯、京东等竞争对手控股的企业,不能参与对蚂蚁金服的投资,而以前投资过的,不得提高已经持有的股份。

而其它不属于腾讯、京东等竞争对手控股的企业,想要参与投资也有一定限制。据悉, 本轮融资蚂蚁金服采取了“定向邀请制”,最后只有十来家大牌的国际基金挤入“投资者”名单。

这一规则在资本市场上比较罕见,从投资者角度来看,为了分散风险,投资者会在同一个行业里投资多家企业,这样其中一家出现损失,另一家尚有可能弥补。而 蚂蚁金服的融资协议无异于断了投资者对腾讯系的念想。

从被投资企业的角度来看,蚂蚁金服的作风确实略显“霸道”。通常投资者才是为公司出资前设置条件的一方,即投资者为甲方,被投资企业为乙方,乙方须执行甲方提出的要求。但是根据蚂蚁金服的融资协议,甲方还未入资,乙方就先提出了要求,这等于是毫不留情地向市场宣告: 谁选择我的敌人做朋友,谁就是我的敌人。

当然,尽管条件比较苛刻,但丝毫不影响人们的投资热情。利益权衡下,绝大多数机构还是站队了“阿里系”。 目前蚂蚁金服已经被超额认购,预计估值超过1500亿美元。 蚂蚁金服究竟能带来多大的利润,值得机构们争相抢投?


其实,蚂蚁金服的崛起速度在很多人意料之外。去年蚂蚁金服还因为在海外大规模投资备受争议,其3个月内拿下韩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至少5个项目的投资,针对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中国游客偏爱的出国旅游目的地支付领域的投资。一方面由于金融国际化需要面临的安全挑战比任何行业都要高;另一方面则是当时国内市场竞争正处于白热化阶段,支付宝与微信支付抢夺线下细分场景,打得不可开交。两点共同作用下,导致市场上有关蚂蚁金服海外大跃进“操之过急”的质疑不绝于耳。

现在局势发生反转,蚂蚁金服的“内忧外患”处理得比我们想象中成功。5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 蚂蚁金服的用户量已达6.22亿,其中5.2亿来自支付宝;资产管理约2.2万亿人民币,其中余额宝为1.5万亿,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货币基金。 此外,蚂蚁金服还是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和最大的初创公司。如此庞大的体量也难怪它们有底气打出“二选一”的牌。

而对于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溢价空间和增持机会。 蚂蚁金服的这轮私募融资,投资方不会获得股权,但可以获得可转换金融工具,在蚂蚁金服上市IPO后可转化成股票。 这一点对许多投资机构来说有着巨大吸引力,再加上阿里这个互联网巨头的背景,使得投资方信心倍增。根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有投资者称: “这不会带来10倍的回报,我们计算过,我们会在3年内赚得1.5倍到2倍的回报。”

虽然融资条件近乎苛刻,但背后回报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也难怪各大头牌基金争相入局。不过, 这份非A即T的排他性协议,也彻底将阿里和腾讯的“将军打架,各占城池”推到了台面上。


我国互联网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从籍籍无名到领先世界,这一过程诞生了许多优秀的企业,也在无形中催生出了“冤家宿敌”。阿里和腾讯两只巨头的投影几乎随处可见,二者你争我夺、你追我赶, 似乎维持了互联网生态圈的某种平衡,但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垄断。

过去很多年,阿里都在利用平台优势对品牌进行封锁,要求各大品牌在天猫淘宝与京东商城之间“二选一”,以此压制属于腾讯系的电商平台。其它领域亦然,比如新零售行业,各大线下超市纷纷被冠以“阿里系成员”、“腾讯系成员”的头衔。现在这一情况愈演愈烈,这份融资协议将“品牌封锁”上升到了“资本封锁”,阿里从根源上逼迫各大企业站队。

图上数据截至2017年12月


从自由投资到定向投资,市场的游戏规则被改变,资源占有者永远都是强势的一方,这对经济来说其实是一种伤害。一方面,目前的中国互联网行业里不乏优秀的初创企业,它们的成长需要资本的支持,两大巨头相争, 初创企业们被迫站队,失去了其它发展空间,与巨头捆绑,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未免有些太不公道。

另一方面则是投资机构将受到限制。 有市场观点认为参与此次蚂蚁金服融资的凯雷、大西洋投资、银湖资本、红杉资本中国、华平投资、淡马锡、贝莱德等国际基金,未来将会失去更多中国机会(被腾讯投资了的其它优秀企业)。

不过,目前来看,在利益驱使下,大家都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任何行业都会有竞争,适量的竞争也会促使整个行业的进步,但是一旦过了度,保不准会摔得粉身碎骨。“划分派系”不等于非A即T,合作共赢也不等于强制捆绑, 互联网是开放和包容的,互联网企业家更应如此。





精彩回顾


这是一场情色与利益的危险游戏……

究竟是赚钱太难,还是你太没耐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