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谷雨CHN
探秘最地道的匠人,发现最质朴的生活。 讲述每一个手艺人的故事,收藏每一个中国人的匠心。 订阅微信:GUYU-CHN,关注更多中国传统手艺原创视频。 关注B站/腾讯视频:谷雨中国 关注微博:GUYU谷雨-九野 官方QQ粉丝群(4群): 463366251;了解拍摄动态、拍摄花絮、拍摄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跨境脉  ·  出口东南亚大国噩梦!清关“红灯期”预警! ·  14 小时前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返程高峰,这份安全提示送给路上的您! ·  2 天前  
安徽省应急管理厅  ·  返程高峰,这份安全提示送给路上的您! ·  2 天前  
平安北京朝阳  ·  归途 有我护航 ·  2 天前  
辽沈晚报  ·  有一种爱叫后备箱还能塞! ·  3 天前  
辽沈晚报  ·  有一种爱叫后备箱还能塞!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谷雨CHN

这对夫妻因砚石结缘,相濡以墨,这就是大家眼中别人的爱情

谷雨CHN  · 简书  ·  · 2018-01-26 12:22

正文


谷雨 一方砚石 成就一段金石良缘_1月18日精品短视频集锦_腾讯视频

若是问起文房四宝具体是指哪四宝,相信不少人都能脱口而出,然而,随着生活方式的转变,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在生活中寻觅到他们的踪影。作为四宝之一的砚,更是逐渐脱离了其实用性,成为了不少爱好者的收藏品。是否,砚石终将淡出我们生活的范畴?

就在我们心生疑问的时候,一件匠心独运的作品,闯入了我们的视线,让我们为之眼前一亮。

匚 摆在马云书桌上的笔架

这是我们最为深刻的印象,初见潘佶银设计的砚石作品,我们不得不感慨,这跟我们所认识的砚石相去甚远。极简的线条加上与金属的组合,让整个产品褪去了些许因黑色而带来的沉闷感,瞬间变得鲜活有趣起来。难怪,他的作品能被摆到马云的书桌上。

在潘佶银的记忆里,砚石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走在白墙黑瓦之间,售卖砚台的店铺随处可见,手工打磨砚台的工人也屡见不鲜。然而,当他来到杭州之后才恍然发现,砚台的功能性已经慢慢在削弱,有许多人甚至连什么是歙砚都不清楚,这给了他极大的触动。

“我是出来之后感觉到,好像我们应该给家乡做一点事情,我们应该把自己的文化带到外面来。”

匚 铜与砚,尖锐与温润的奇妙组合

相比于本名潘佶银而言,他更愿意我们称呼他为大山,这名字除了是山百集这一品牌的延伸之外,更是有着独特的意义——包容。大山本身就是徽州人,对砚石可以说是有一种情愫在里面。在他看来,砚石就是源自于大山,因而也多了些许山的包容。

“其实有一点还是蛮有意思的,我们的产品是做了铜和砚的组合,铜它是非常尖锐和犀利的东西。但是砚石就相对来说比较温润。我跟我那口子两个人呢,性格是一个刚毅一个包容,虽然会有各种争执和矛盾,但是最后还是能找到一个契合点。就像我们做的产品一样,一刚一柔,组合在一起就产生了些不一样的东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