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和亲朋好友们:
大家下午好!我是2016级PTMBA2班的陈少娜。今天非常荣幸能够作为2019届毕业生代表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2019届的全体毕业生,向我们尊敬的老师和默默支持我们的家人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也祝贺同学们顺利毕业。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见证人生中这个重要的时刻。
其实,我一直在想,究竟是谁给了我勇气站在这里代表各位同学们发言,毕竟,台下坐着的,有太多优秀的同学们,不管是家庭工作学业完美兼顾的奶爸辣妈,还是事业有成意气风发的职场精英。我们同学中有堪称楷模的优秀伉俪,备考使他们相识相知,临毕业就迎来了双胞胎宝宝,夫妻两人还双双拿到优秀毕业生……举目望去,台下像这样的人生赢家还有很多很多。
今天我能站在这里,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周延风教授。在撰写毕业论文期间,周老师为指导我们写好论文付出了特别多的时间和精力,她组织每两周一次的seminar,让我们和其他博士同学、普硕同学共同交流,他们严谨做学术研究的方式和态度让我感触良深。
在这里,我学到了严谨治学的态度。在步入职场多年后,能重回校园,这样的经历真的难能可贵。犹记得MBA课堂上的沙盘模拟活动,让我们领略企业管理魅力,也体验了市场的残酷,同时也深刻理解了合作与跨学科知识的重要性。同学们兴奋不已,想象自己学成归来,能成为优秀的企业管理者。管院MBA创造了优越的学习环境,我们孜孜不倦地学习,不断地拓宽认知的边界。作为学语言出身的文科生,管理经济学边际效应的原理、数模课的回归分析、会计课的报表等等,这些新知识让我着迷,我享受着学习新知识带来的乐趣。来自各行各业的我们,有着不同的学术背景,在跨行业和跨学科的讨论和分享中碰撞出新的火花。我们也积极地参与学院举办的讲座、GMC、案例大赛等活动,学以致用,将课堂上学到的模型、原理等活学活用,为企业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在这里,我探索了未知。管院的海外课堂就像一扇门,为我打开了通往未知新世界的大门。通过参加学院组织的海外课堂,我走了更远的路,领略了更美的风景,也学习了海外优秀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我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商学院学习最前沿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去德国参加工业4.0的课程,领略德国人的工匠精神;在中东以色列这片神秘的国土上,学习企业家创业创新精神;与美国Oklahoma大学商学院的学生一起,完成历时四个月的咨询项目。如此独一无二、“面向世界”的学习体验,也只有在中大管院才能获得。海外课堂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很多高精尖的人才,他们将学术界很多有价值的东西,通过研究应用于医学、制造、农业等领域,回馈社会。跨学科的人才聚在一起,创造性地整合了学科交叉的能力,他们真正将“学以致用”发挥到极致。
在这里,我见证了改变。管院MBA的三年是我们人生中最重要的时光,在这里有属于我们的共同回忆,我们在这里修炼、沉淀和蜕变。MBA三年的学习生涯,带给我们最宝贵的财富是改变。我们目睹了这些美好的变化,见证了同学幸福相恋、步入美好的婚姻;见证了同学创业、升职加薪;还见证了很多MBA小宝宝来到我们的大家庭。这三年,除了工作、婚姻和生活的改变,还有更多的改变是潜移默化的,如综合素质的提高、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时间管理的技能、颠覆式创新的能力。
管院MBA赋予我们最大的收获,在于让我们能从忙碌的职场中短暂地抽离出来,重新审视自己,对个人职业发展规划进行自我探索。在职场如战场、精英云集的环境中,我们容易迷失和感到焦虑。在这里,我发现了感到焦虑的不止我一个,于是我们在交流、分享和学习中,探索和发现什么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是我们喜欢的。我们在重新规划和选择的道路中,变得更加自信,也走得更加坚定,因为我们在探索中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路。
泰戈尔说:“不是我们选择了那最好的,是那最好的选择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是幸运的,我们选择了最好的中大管院,最好的中大管院也选择了我们。我们应该为自己成为管院MBA毕业生而自豪,然而仅凭我们现在所学的和已知的,我们无法走得太远。在我们离开这里之后,我们要保持谦卑和好奇心,继续探索和学习,才能走得更远。我们还能继续奔跑,像十几岁意气风发的少年一样。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也只有不断地奔跑才能不被这个时代所抛弃,未来可期。祝同学们前程似锦!祝恩师桃李满天下!祝学院明天更辉煌!
陈少娜
2019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