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潮沉思录
这里是一个公开陈述和议论的公众号,在这里,我们容纳不同的意见,尊重独立发言的精神,尊重言之有物的内容。我已委托“维权骑士”(rightknights.com)为我的文章进行维权行动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半佛仙人  ·  KTV才是最好的自习室 ·  昨天  
界面新闻  ·  《哪吒之魔童闹海》登顶中国电影票房榜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潮沉思录

非洲的GDP由达康书记和战狼来守护——观《战狼2》有感

新潮沉思录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7-31 14:12

正文

最近吴京的新电影《战狼2》大热,上映5天已过10亿票房,开创了国产商业电影多创纪录。笔者观看之后也很激动。关于这部影片的评价和讨论在网上非常火爆,在这里从几个角度谈谈自己的观影感想。



电影高潮处,几个慌乱中冲出工厂车间的中国工人被叛军乱枪打死,场内响起一片惋惜声,还夹杂着几声难掩怒意的“我靠”。

我不知道银幕前的你会不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但我建议,如果你要去看《战狼2 》的话,留一只耳朵听场内观众的声音,这部片子很爽,以至于需要一些外界的信息来把思维从狂飙的肾上腺素里拉出来。


片中的非洲某国,无数的当地人死于瘟疫、战火,但对于他们的苦难,远在万里之外、靠坐在沙发上的中国观众并不能体会,仿佛这本该就是非洲人应有的生活。而我们看到同为黄皮肤的同胞死于叛军的枪口之下,脑海里面浮现的却是远渡重洋讨生计的同胞,对这些同胞所遭受的苦难却是感同身受。于我而言,这就是最细思恐极的细节,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们很多时候对彼此的苦难熟视无睹。



以前我一直在想,中国什么时候能拍出一部好莱坞式的大片猛片,要有孤胆英雄,枪战、爆炸、格斗、飙车等等大场面,让人大呼过瘾。今天我确实看到了一部好莱坞大制作水平的电影。一个身负绝技的复仇硬汉,平静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打破,他在奋力反抗中被卷进一个巨大的阴谋,对抗一个邪恶的组织并且最终以弱胜强,获得了传奇般的胜利。然而,你要好莱坞,就会得到好莱坞的全部,比如倾心男主的异族漂亮妹子,比如命如草芥的炮灰。


我突然想起了很多年前在班主任的高压下顶风作案,用MP4看《木乃伊3》的日子,这一部片子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也是典型的好莱坞电影,只不过背景放在了战乱的中国。看完之后的感觉很奇怪,如鲠在喉,但汹涌而来的题海让我很快的忘记了一切,很久之后,我又看了一遍《木乃伊3》,终于知道哪里不对劲了。这是一部拍给美国人看的电影,中国只是背景而已,中国的历史、风景和妹子只是为了让万里之外的美国观众买票入场而已,他们不会对中国遭受的苦难感同身受。


今天我又体会到了熟悉的感觉,对那一片土地遭受的一切苦难,我并不完全知晓,自然也不能完全的感同身受。电影里面有一句台词说的好,人类从非洲走出,但自诩文明的人再次来到非洲却带来了苦难、奴役、疾病和战争。其实我们的祖国也曾遭遇过这一切,所以我们和非洲的心理距离,要比欧美和非洲的心理距离要小那么一些。


电影里的大boss说“劣等民族永远是弱者”更是道出了残酷的真相。这是个阶级固化的世界,在发达国家的眼中,有些人生来劣等,生来就是弱者,所以也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去奴役甚至屠杀。这也解释了大boss为何在对决中使诈,在他看来,面对劣等民族,并不需要讲什么骑士精神,但最后他死于傲慢与偏见。



念及此处,我不禁冒出冷汗。现在我可以安逸的坐在电影院里,喝着可乐吃着爆米花,看着黄皮肤的猛男一路超神,都是很多革命前辈的热血换来的。假如历史发生了一些细小的变动,也许现在会是非洲的观众坐在电影院里看着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冒险,我也许会是像垃圾一样被扔掉的传染病患者,或者是死于流弹的普通市民,也可能是电影中那个骑着单车上学但是遇上叛军的倒霉学生(也许是上班族?),或者我干脆就是叛军,被主角随手一枪爆头的那种。而非洲的观众并不会对我的悲惨遭遇有太多的同情,对他们的英雄而言,我只是无足轻重的衬托和点缀。但历史没有如果,现在的非洲,仍然是片流血的土地,内有武装割据,外有经济殖民,一如上世纪初的中国。西方发达国家仍然控制着非洲经济的命脉,用工业品掠夺非洲的各种资源,时不时鼓动反政府武装制造混乱。


在片中我们看到数以千计的中国人在非洲经商、建厂,中国还为缺医少药的非洲援建了设施先进的医院,派驻了技术精湛的医生。影片中的叛军老大一直在强调不能杀中国人,一方面是忌惮中国政府的表态,另一方面他很清楚,中国人是建设者,作为对比,雇佣军们全程都在搞破坏,这是物质文明的层面。在精神文明的层面,吴京简直是政治教科书里走出的好学生,面对外国人,不卑不亢,不管白的黑的,朝老子开枪的,都打死;平民不管白的黑的黄的,能救的也都救下来。 这部片子,展示出的并不仅仅是爱国主义,还有一种超越种族的大爱, 黄皮肤的吴京认了一个非洲小男孩当儿子,黄皮肤的陈博士认了一个非洲小女孩当女儿。



片中的其他非洲人,也是各有性格,普通民众也善良单纯,比如吴京翻车后遇到的患者们,比如在医院为女主求情却被杀掉的叛军小伙,比如宁死不说出陈博士下落的总理等等。但这些可爱的人却因为非洲积贫积弱而被雇佣军任意杀害,丧失了尊严。这一幕对于中国人来说尚有记忆,也不难理解吴京在打败反派大boss时所说的“那他妈是以前”。因为在中国人来到非洲之前,非洲人见惯的是列强争霸,军头火并,国家尊严被肆意践踏;与此对比,中国的军队谨遵联合国的相关规定,管得住长枪也管得住短枪——这就是在输出价值观啊同志们,就是要让全世界知道,中国的军队,就是这么实诚,就是这么守规矩,就是这么可以信赖,没想到我有生之年也能看到中国商业电影一边票房大卖一边输出着价值观,不容易。影片的最后,残垣断壁中,一面中国国旗引领着车队前进,交火的双方都默契的放下了武器。那面国旗,是护身符也是未来的希望,因为——


李达康书记会守护非洲的GDP!


本文转载自贺仙的知乎


作者简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