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T桔子
关注IT桔子,即时了解国内外IT互联网新公司新产品、投融资事件等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独角兽智库  ·  算力PCB交流纪要 ·  18 小时前  
国际旅游岛商报  ·  海南发布公告:有补贴 ·  昨天  
国际旅游岛商报  ·  海南发布公告:有补贴 ·  昨天  
独角兽智库  ·  今日芯片大爆发!原因居然是它? ·  2 天前  
IT桔子  ·  2024 年这些公司退市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T桔子

吴晓波:媒体人掌握自己内容价值的时候到了

IT桔子  · 公众号  · 科技投资  · 2017-04-13 12:13

正文

本文内容来自吴晓波在「小鹅通 3.0」发布会上的演讲。

除了对「知识版的有赞商城」小鹅通的肯定,更解读了在自媒体从 1.0 到 2.0 的进化下,从投资的角度,他们更看重什么——

作者:吴晓波

编辑:Judy | IT桔子



我在想一件事,腾讯做微信是 2011 年 2 月份的事情,腾讯推微信公众号是 2012 年 8 月份的时候。为什么 2012 年 8 月份已经有公众号了,但 2013 年、2014 年、2015 年、2016 年 8 月份之前都没有「小鹅通」。为什么整整 4 年时间里面,在这个订阅号系统里面没有(为内容付费的工具)。老鲍(小鹅通创始人,来自腾讯)的意思是说——因为他那时候没有辞职。


内容付费:自媒体的 2.0 时代开始了

我觉得我们可以把内容免费的部分看成自媒体的 1.0 时代,在 1.0 时代我们讨论的主要是三件事情——

我记得 2015 年底,我们(吴晓波的狮享家资本)开始投自媒体的时候,问我们被投的项目像秦朝(餐饮老板内参)、林少(十点读书)这些同学的问题是:

第一,你有多少用户?

第二,你的公号里面有多少的 10 万+?

第三,你在新榜排行榜排第几名?

但你回过头来想,用户的增加、10 万+的产生和排行榜能排第几名,你觉得跟「小鹅通」有关系吗?

跟小鹅通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它没有办法帮你增加用户,没有办法帮你写文章、它也没有办法帮你增加排名。

 所以,如果我们所有对自媒体的商业价值或者存在价值的评论、判断是根据前面三个问题来的话,可能今天是不会有小鹅通的,它是一种不被需要的东西。


为什么现在开始需要小鹅通了呢?是因为我们走到了一个自媒体 2.0 时代。

我是三年前做自媒体的,到今年 5 月 8 号做了第三年。其实我想我做自媒体的初心和在座的各位很多都像,我是写书的、开专栏的,有天突然发觉说书卖得不好了、那些新闻平台也没有人去了,大家都在朋友圈里发文章了——那我大不了自己搞一个东西,让我的用户能够回到一个公众号里面继续给大家写文章。

所以这个过程根本是没有一个商业上的想法。

很多人,大家也开始玩一样地做,玩着玩着就玩成真的了,就泡妞泡成老婆了,变成个职业自媒体了。职业化之后你就面临「商业兑现」的问题

微信公众号其实是一个特别脆弱和单薄的商业呈现模式。你在人家张小龙家里种地,然后每天只能发 3 到 5 篇文章,那你怎么变现呢?


内容变现大概有三种模型——前、中、后。

  • 一种叫做广告,就是文章写得好,卖广告。但是一个自媒体的广告变现模型,一定没有办法跟报纸、电视、杂志比。另外,广告可能是一些头部的 10%-15% 人的生意,后面的人都跟广告没有关系。

  •  第二是电商。我到现在有一个很偏执的结论,我认为绝大多数做资讯类的自媒体,迈向的电商这条路,是非常惊险的一条。绝大部分不可能成,或者效率是极其极其低下的,甚至比广告更加地低下。

  • 那么,还好老天出了第三条路,就是知识付费。我们(吴晓波频道)也是从去年 7 月 8 号开始,开始做知识付费。


10 万+又怎样?百万单品更有说服力

那中国开始被音频来推动整个知识付费的发展,也就是去年五六月份开始的事情。当你开始做知识付费以后,当整个商业模式发生迭代以后,你会发觉说自媒体 2.0 时代开始了——就是我们对很多自媒体的价值的判断发生了变化

第一条,比如我认为比用户增加数更为重要的可能是用户关系的建设。你有 50 万定户,你有 100 万定户,我们有 200 万定户,林少有 1500 万定户,然后呢?这意味着什么?

用户有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你有没有通过交互的方式可以到达到用户?如果没有的话,那就等于是自己玩玩,自己嗨嗨的一件事情,你买粉都可以买到 1000 万。

 第二条我认为可能比 10 万+更重要的是:你能不能生产出一个 100 万级、1000 万级的单品?就百万单品可能比 10 万+更重要,你写出了 10 万+、20 万+,写出了 200 万+,那然后呢?从爱好者的角度来讲,是一个非常好的传播贡献。但实际从商业角度来讲,它没有任何的兑现能力。

 第三点,比新榜排名更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可能成为单品第一

在新榜榜单上,我大概排在 400 名到 500 名之间,我估计明年就可能会跌出 500 名了,那又怎么样呢?重要的是说,你在某一个单一门类中,有没有可能排在第一名?

我们投了秦朝(餐饮老板内参),投的时候,他大概就十几、二十万的用户吧。为什么投他呢?当时他给我讲了一句话,他说「我们中国人就好两个东西,一个好色,一个好吃,所以叫食色性也。色情行业不开放,吃这个行业呢?有 4 万亿的市场。我如果在新媒体环境下,做到 4 万亿市场的第一名,那你说我值多少钱?我有没有价值?」

我们去年孵化过一个产品叫做「德科地产频道」,刘德科这个同学很能干,一个礼拜写 8 篇稿子,写到今天,大概写到了地产类影响力的前三名。那地产是一个 12 万亿的市场,如果你能够在那个跑道排第一名的话,那你说你在新榜他排在第几名重要吗?他现在可能也就几十万的用户,他根本就不需要跑到 200 万,我认为德科地产根本不可能到 200 万的粉丝量,而且没有任何的必要需要到 200 万。

他只要能够在房地产领域里面影响力排在第一、第二、第三名,他就很厉害了。

所以,我们从原来对用户、对产品和对行业的理解,到了知识付费时代,就可能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当这些新的变化发生以后,我们会发觉很多问题就变成了伪命题了:你有多少的用户量?是不是内容为王?在知识付费的环境下,或者说在新的自媒体的生存环境下,你需要一些新的方式和新的思维。


媒体人最需要却鄙视的东西:产品、工具。

在微博和博客时代,当时中国的风险投资已经有了,对不对?为什么整个风险行业不投资于那些东西?因为它没有办法被结构化。

但是在自媒体环境下,你的疆域边界是清晰的,你跟用户的关系是清晰的,这个时候你有可能会成为一个被投资的标的。

当你在做一个商业产品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这些媒体人在传媒思维以外,需要建立另外两个思维。这两个思维真是我们这些做传媒的人,在历史上非常鄙视和不熟悉的东西:一个叫做产品,一个叫做工具。

原来我们写文章是没有产品概念的,我们那个产品叫做报纸嘛,对吧?比如新京报,我们给他写稿子,新京报发行 50 万还是 30 万,跟我写稿子是没有关系的,跟我有关系的是一个字多少钱。我们在电视台做节目也一样,在中央台也好,在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也好,它的点击率和收视率跟我们是没有关系的。有关系的是:我做一期节目你给多少钱?

所以这个产品跟我们是没有关系的,我们也没有工具意识。我们的工具就一个东西,叫做笔记本电脑,拿了笔记本就可以干活了。所以这两种意识对我们很陌生。


我自己开始慢慢建立产品意识和工具意识,也是最近这一年的事情。我写《腾讯传》给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就是在互联网世界中,任何东西你要考量它,你要量化它,它一定必须要有边界,一定要有边界。

虚拟产品的边界能力,实际上也就是这一轮 BAT,从马云也好,到马化腾也好,他们这一代人帮助慢慢建立起来的。


做内容的人自己搞工具,是个巨大的坑

我记得我当时做《每天听见吴晓波》的时候,请了上海一家公司来帮我做技术,大概做了有三四个月,做完以后,第一天就崩溃掉了。第一天用户大概不到 1 万人吧——开始点击的时候,整个系统就崩溃掉了。

后来我碰到了老鲍,然后就请小鹅通来帮我们做。

小鹅通从 1.0 到 3.0 的很多东西,其实都是过去半年多时间里面,逐渐问题的发现,然后出现了一个产品的工具化。

比如说你现在听我们的音频,每天有 5-6 分钟。我们早期有一个问题,一直没办法解决,就是你听到这儿,你退出来以后怎么办?你拉它拉不过去,断点没有办法续播——老鲍他们后来用他们的技术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我记得当时大概有五六万付费用户的时候(现在我们是 15 万的用户),老鲍跟我讲说,他从后台数据看到:有大概 10 万人到购买支付环节的时候,就不买了。也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就不买了。

我就跟他讲,那你能不能帮我开发出一个工具来,能够唤醒这个 9 万多人。因为它已经到了最后,等于在超市里面,把货从货价上拿下来,已经到收银台的门口站了一会,又把东西放回去了。那他一定发生了什么事情——那你后台能不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第二我通过哪种补救的方式,它能够帮助我完成最后的销售的?

老鲍对自媒体本身是完全不了解的。从去年 8 月份开始,我们在一起把我们所有的痛点、我们想要解决的问题,请他一点一点帮助我们来解决。


媒体人掌握自己内容价值的时间快到了

 我现在每天早上起来,醒过来抓手机干的第一件事,不是看新闻,也不是看微信朋友圈。第一件事是每天早上 7 点 10 分的时候,老鲍他们会发给我三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是到昨天晚上的时候,吴晓波频道增加了多少定户?这些定户中,有多少人当天转化成了我们的会员?有多少人在 7 天之内转化成了我们的会员?

第二个是说我每天赚了多少钱?是我们收入的一个量数。

第三组数据是一周的打开率,一个月的打开率。每天打开的比例有多少?5 天打开的,5 天到 10 天打开的有多少?10 天到 15 天打开的有多少?15 天到 20 天、20 天到 30 天打开的有多少?

 就是说,我们做任何的一个产品,当它回到了一个产品思路的时候,你会发觉说,数据对我们就很有意义——我们讲得好不好,用户的反映怎么样?用户的留存率怎么样?用户的复购率怎么样?这个本身就变得很重要了。


在座的各位,未来如果你们做一个高收费产品的话,比如你要卖 1 万块、5 万块的产品,一定会涉及到线下,要有更大的互动性。那这个时候你是完全需要一些新的工具来帮你完成。这些东西可能是腾讯做不了的,腾讯没办法来满足这个事情。所以就有这些第三方像插件类的工具,来帮助我们做这些的一些事情。

当这些任务完成以后,我认为未来的所谓的自媒体,可能会出现两个景象:

第一个景象是去微信化。当你所有的用户,你的收费用户,你的互动用户,沉淀在一个小鹅通付费系统的时候——你会想,它跟张小龙有关系吗?它跟张小龙没有关系。无非微信是你的一个用户获取的端口。

老鲍的 3.0 版本中已经有这样的一个意图了,他会把小鹅通和天天快报、今日头条、UC,未来所有的用户端关系打穿,当这些关系打穿以后,实际上真正地对我们这些内容生产者来讲,是一个巨大的福利。

就是我们彻底地摆脱了张小龙,我们彻底地区域平台化了,就所有的用户都是你自己的了。完成了一次新的用户的管理,我认为这是小鹅通有可能给我们带来的新的可能性。

第二个可能性我认为是,我们未来有机会,由一个媒介本身,向更深的产业链打穿。我甚至认为说,再往后面做,我们可能做的都不是一个经典意义上的媒体,我们一定会往产业链深度,更深度进行打穿。而这个产业链的打穿,很可能是线上的,很可能是线下的,有可能它是电商,有可能它是培训产品,甚至它可能是一种投资行为。

那这种打穿的整个的一个过程,所有内容,所谓 IP 的能力会被急剧地放大现在我们具有了分发和用户管理的能力,我认为是未来迭代的一个新的可能性。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各位想,实际上是没有自媒体的春夏秋冬的。我们刚刚迈出了第一步,而且我们今天走出的这第一步,实际上是跟阿里、优酷、腾讯是几乎同时起步的。

因为我们今天看到的情况是——在信息分发相对过剩,极其烦燥的情况下,优质内容的头部能力在急剧地加大。

那无非就是我们做这些内容生产的人,原来我们的变现的模式是帮人家写一个专栏,对不对?通过广告来变现。那现在呢?我们掌握了自己的核心的生命能力,叫做用户关系。这个用户关系是通过工具的方式来帮助我们完成的

我想我讲的这些东西,可能对我们频道来讲,也是一个刚刚开始尝试的一件事情。

 

·End·



IT桔子红宝书——

先给你介绍几百位对口投资人:

推荐文章
独角兽智库  ·  算力PCB交流纪要
18 小时前
国际旅游岛商报  ·  海南发布公告:有补贴
昨天
国际旅游岛商报  ·  海南发布公告:有补贴
昨天
独角兽智库  ·  今日芯片大爆发!原因居然是它?
2 天前
IT桔子  ·  2024 年这些公司退市了
3 天前
山西老乡俱乐部  ·  20年来,太重鼓乐从三晋大地敲到大洋彼岸!
8 年前
阑夕  ·  新世相开始它的吟游征程
7 年前
热门视频集汇  ·  盖德乐啊!你在哪里?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