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芒果妈妈
在这里,我正在对娱乐圈现象进行野鸡式的批判。把娱乐八卦掰开揉碎给您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现代快报  ·  台媒:大S骨灰已乘私人飞机抵达台湾 ·  昨天  
现代快报  ·  台媒:大S骨灰已乘私人飞机抵达台湾 ·  昨天  
煮娱星球  ·  这结局,对她来说圆满吗? ·  昨天  
煮娱星球  ·  家属证实大S去世。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芒果妈妈

爱过了黄磊 陈升 陈国富,刘若英终于明白自己不是他们的后来。

芒果妈妈  · 公众号  · 娱乐  · 2018-04-30 20:59

正文


上映那天去看《后来的我们》。快结束的时候,听见全场拆纸巾包的声音。一开灯,全场呼啦啦光速离场。毕竟都活的这么二五八万,谁希望被人看见自己被这种电影赚了眼泪呢?



彩蛋是刘若英演唱会上,全场大合唱《后来》,充满了导演的个人主义色彩。

 


到底什么文艺梦能做整整30年?大概只有打懵自己,酒不醉人人自醉的那种梦吧。


依旧呆怜清风的47岁,她不唱了,导了一部电影。从电影本身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部很一般的片子,仿张艾嘉不成,学郑芬芬不像。但是可贵在于,刘若英一生痴狂,终于敢于面对自己的错爱一生。

 

如果芒妈说陈升和刘若英根本没有相爱过,大概是对很多以此为心灵寄托的少女沉重打击。这段故事被注入各种台湾小说文风后,变成一段类似于许仙和白素贞的“禁欲系”纯爱。少女们的爱而不得都能在这段故事里得到解脱。


 


1999年,大约20年前。刘若英处女电影《少女小渔》和电影主题曲《为爱痴狂》给她的事业放上了一个双响炮。



刘若英生命中出现了两个对她来说意义重大的人:张艾嘉和陈升。


 


是恩师也是伯乐,在电影和音乐中,两位是刘若英的衣食父母,老师尽力学生争气,这一场合作亲密无间。如果说没有张艾嘉《后来的我们》中各种指点,电影中将缺少徒弟继承师傅衣钵的独特风格这层美感;而如果没有陈升对刘若英音乐的拔高,这首《后来》也许就奄奄一息在卡带的时代终结。

 

陈升之于刘若英,就像李宗盛之于梁静茹,是台湾梨园弟子式的教学传统。赏识和培养是前提,反哺是目的,中间总要穿插一段恨铁不成钢的别扭。

 

 



刘若英在进娱乐圈之前是有男朋友的,当时也犹豫即将进入娱乐圈怎么处理这段感情,刘若英对陈升肯定不是“等他15年的初恋”。最广为人知谣传的一段故事,是2005年侯佩岑主持的《桃色蛋白质》中,两个人你泪我泪你侬我侬的那一段“风筝”。

 


一直很佩服台湾谈话类节目的逻辑感和毫无征兆感,可能是台湾这个省太小了,总得觉得人情大过天才叫好看,所以一定要整场节目混淆着一种暧昧的气氛。彼时,陈升早已有了家庭,刘若英在节目里光明正大的泣不成声,苦苦祈求,一副“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这样的爱与诚中,夹杂了欺与罪。

 

2005年刘若英号称是自己的“刘若英”年,《粉红女郎》《天下无贼》,巡回演唱会,被评选为内地魅力前50名人物,中间刘若英不知天高地厚的提了一位人物,也许认为自己可以比肩这位政治家??总之那一年,整个人有点飘。(在《康熙来了》也提过)

 

节目里刘若英选择理想型,很审时度势的选择了蔡康永。


但是也正是这一年,让芒妈觉得这个女孩并不是那么的人淡如菊,为对刘若英审美向度的严重阙如和人文灵魂的空前缺席感到惊讶。

 

刘若英家境不错,但是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离异,被抛给祖父母,典型单亲+留守,这样的女孩子缺乏父爱,拔节成长,渴望关注。这就为她长大后的“依赖无能”买下了伏笔。


 


她的独立带着一种宣战情节,因此她能演绎极度善良的结婚狂方小萍(如果龅牙妹是真实人物,她也有50岁了,好希望知道她过得好不好);也能演绎《天下无贼》坐在餐厅听到男友离世,还拼命掉泪吃烤鸭的孕妇。



因为这种人物和真实的刘若英一样,深知孤独滋味难捱,只会把自己当筹码,去赌幸福,两败俱伤。

 

说回“依赖无能”。刘若英不是那种会求助的女孩子,对于依靠别人这件事是心怀恐惧的。乍看之下可能是强大、自信,甚至是很成功的,但在内心他们其实脆弱不安,害怕却又隐隐渴望着亲密。

 

这就是为什么陈升为了录《为爱痴狂》骂到她狗血淋头,她却不敢问“老师,我究竟要怎么唱”的根本原因;如果依靠陈升的帮助,她会感受到强烈的羞耻和尴尬,甚至还会因此厌恶自己。她需要给自己一个不求助的理由-----出于爱情,不愿辜负。这样台阶就很好下了。

 

前面说觉得刘若英审美向度有问题,不是说陈升丑,而是原生家庭后遗症让她过分成熟,既看不上同龄男孩又需要父爱一般的爱情弥补,才会爱上不合适的人。


人文灵魂的缺席是陈升作为师傅没有教育好刘若英的那部分----情感界限。刘若英在节目跪在地上要送陈升专辑,陈升怎么也不肯收,然后酸嘲回复:说我不是跟你说过吗,专辑要送给你知道拿回去一定会听的人。其实陈升不如客气的收下,礼貌而客气的说谢谢反而是对刘若英真正的拒绝吧。


        

 

《桃色蛋白质》出现的这一幕,亦真亦假。真的是:刘若英的走红标志她真的要飞远了,她的音乐概念再不能与陈升同步,两人的事业规划产生分歧,师傅今朝骑白马送你到这里,未来你乘飞机高高远远就好;假的是:那一句喜欢不喜欢的追问,在节目里问过后,又专门录了宣传片,这一期节目收视率侯佩岑或成最大赢家。


时过很多很多年,刘若英也有过一次澄清,但是早已过了发酵期。这才是那一场“风筝大戏”的真实背景。



 

2004年,刘若英的痴情再遇“魍魉”--------黄磊。



插一句话,多多真的美如画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多多老阿姨pick你。

 


2002年刘若英《单身日志》演唱会里面和张艾嘉、李心洁《20 30 40》有一段:

 

李心洁说:“昨天晚上看没看见有个男的进了她(刘若英)的房间?”

张艾嘉:“噢,你是说长得很像黄磊的那个?”


奶茶当时挺害羞的说别乱说,好好再演一遍。然后玩笑的口吻说:“黄磊是前两年的事了”。又是这一招,文艺女青年自制暧昧喷发器,真的很会。


更有一段江湖中很烈的爆料,2002年黄磊和刘若英拍《似水年华》的是时候,孙莉片场带人暴打刘若英。





然而孙莉当时也在横店拍《仙剑奇侠传》,和黄磊两人也早就约定好不互相探班。何来扇耳光事件?

 



2004年刘若英《原来你也在上海》演唱会talking。

 

张艾嘉:“你这回的男友,比上回那个像徐志摩的好多了,他是不是长得高高的、戴眼镜、做电脑的?”


PS:黄磊、周迅、刘若英合作《人间四月天》时,黄磊饰徐志摩,奶茶饰张幼仪。乌镇对于黄磊和刘若英的意义直接搜他们微博吧,不多赘述。

 



那一场演唱会刘若英在台上说说:“有个男孩打电话给我说要结婚了,他说如果我不同意的话他就不结,我说‘祝你幸福’。”

 

然后黄磊和孙莉领了结婚证的通稿铺天盖地。可故事的说法大有差池。

 



这一次刘若英防止中间商赚差价,直接自己爆料。两个颇有才气的人遇到一起,很容易产生仰慕,各种暧昧,不是空穴来风。但是2004年--2005年,又经历了什么让刘若英爱上黄磊,又放不下陈升的?

 

刘若英给黄磊《十七楼的幻想》写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