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AI前线
InfoQ十年沉淀,为千万技术人打造的专属AI公众号。追踪技术新趋势,跟踪头部科技企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落地案例。囊括网站和近万人的机器学习知识交流社群。
51好读  ›  专栏  ›  AI前线

面壁智能 CEO 李大海:AI智能体的未来是模型,而非工作流

AI前线  · 公众号  · AI  · 2025-03-30 13: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整理 | 褚杏娟

一直以来,面壁推出的”面壁小钢炮“MiniCPM 端侧模型,在全球开源社区广受好评。伴随着端侧智能在全球范围内,日益成为大模型落地的关键场景,我们也作为端侧模型代表团队,受到越来越热切的关注。这段时间,面壁智能 CEO 李大海在中关村论坛上回应了一些热点问题。

首先,伴随端侧智能日渐火爆、玩家越来越多,常有朋友问:“又有某某公司布局端侧 AI 了,和你们小钢炮相比,是一样的路线吗?”

李大海表示,首先,端侧 AI 和端侧模型之间存在本质的区别。如今,提到端侧 AI,更多强调的是“端侧”这一场景,包括在手机、PC、汽车等等场景中发生的人与智能的交互,其背后的模型,既可以部署在云端也可以部署在本地。

而端侧模型则专指完全在本地进行计算和运行的大模型。与云侧模型相比,端侧模型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不仅能有效避免数据上云、解决用户数据和隐私安全的顾虑,还能够突破网络环境的限制。

”随着端侧模型性能的不断提升,我们已经多次实现了超越预期的表现,甚至在某些特定场景中,屡屡取得超越云端的卓越成绩。小钢炮,拥有自信的底气!“李大海说道,”在端侧部署中,软硬件的完美适配至关重要。以汽车行业为例,我们已全面适配各类主流芯片,实现毫秒级的惊人响应速度,为用户带来流畅而极致的智能交互体验。“

第二个问题,面壁长期被业内称为”最懂 Agent 的大模型公司“,最近不少公司都加入 Agent 大军了,怎么没听到面壁有什么动静?

对此,李大海表示,”作为智能体研究的前沿探索者,我们认为大模型与 Agent 是一体两面、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大模型需要与环境进行交互、为人服务并进入生产环节时,就可以认为它已经具备了 Agent 智能体的特性。基座大模型,在 Agent 智能体能力的发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大海比喻大模型与 Agent 的关系,如同西红柿就是番茄,马铃薯就是土豆,把大模型送去上班就是 Agent。

如今,大家越来越能体会到,每当模型版本迎来重大更迭或能力实现质的飞跃时,往往会吞没上一代模型所支撑的全部应用生态。当前的 Agent 智能体,亦存在诸多短板——如规划能力不足、长期上下文记忆薄弱、长期任务表现不佳等通病,这使得目前的 Agent 智能体难以支撑稳定且持续的高效交互。

”我们愈发认识到,模型本身,而非工作流,才是未来 AI 智能体的发展方向—— 模型即 Agent,模型即产品,模型即交互。把小钢炮,这个端侧模型送去上班,就是 Agent!“李大海说道。

目前,面壁端侧模型已成功在汽车、手机、具身智能、AIPC、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多个主流方向推进「就业」,逐步形成了繁荣的落地应用生态。

演讲中,李大海发布了小钢炮超级助手 cpmGO——首个纯端侧智能助手。

据悉,小钢炮超级助手 cpmGO,作为首个纯端侧汽车助手,在智能座舱方面具有跨越舱外至舱内的全链条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实现了端到端的智能化应用。它具有视觉、语音、多模态、图形 UI 交互、融合感知、意图判断与执行等丰富能力库,为智能座舱带来了感知与智能的全面升级。通过端云协同,可以充分地赋能智能座舱产品,提升用户体验。

声明:本文为 InfoQ 整理,不代表平台观点,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会议推荐

AICon 2025 强势来袭,5 月上海站、6 月北京站,双城联动,全览 AI 技术前沿和行业落地。大会聚焦技术与应用深度融合,汇聚 AI Agent、多模态、场景应用、大模型架构创新、智能数据基建、AI 产品设计和出海策略等话题。即刻扫码购票,一同探索 AI 应用边界!

图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