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的情绪可以说是非常的糟糕,
A
股市场直接跌破
3000
点,并且带动了原本已经开始起稳止跌的恒生指数再一次的开始拐头往下,来了一个跳空低开。不少朋友开始怨声载道,不是说好了保护投资者吗?不是说好了要活跃资本市场吗?怎么又在背挨打,而且还在反复的挨打,难道这个市场就真的起不来了吗?这个市场到底怎么了?
图片来源于:同花顺
首先这次陆家嘴论坛,确实是一个下跌加速器,大家要的东西,几乎全都没有。而越是犹犹豫豫,等着美国降息,所以这一次相当于把底牌都漏了,在这两天,债的收益率大跌,股市也大跌。央行的喊话适得其反。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这说明当下已经是没有办法了吗?其实办法肯定还是有的。而且比较简单,也立竿见影。比方说:现在
50
年期国债才
2.5%
利息,如果说能够发国债来买股票,买高股息、中特古、央国企的,让价值标的把市场的台子搭起来,成长自然会唱戏,当股市的财富效应涨起来之后,那么债市资金也会被抽走,那么债券的收益率也将会慢慢抬升,中美之间的利差也将会逐步的降低,也没有增加货币的发行量,汇率的压力也将会逐步的简小,甚至有利于提振消费,推动科技创新。当然也有一种另外的可能,那就是可能想要在更便宜的地方去买,这样未来的收益也将会更高。财政通过这种方式,或许能够多赚点钱,还能弥补一些这些年来的亏空。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说完了市场之后,最近的市场一直在说科特估,复盘一下中国历史上出现的
4
轮科技行情,来展望一下未来。
2009-2010
年是智能手机元年小牛市,随后出现的就是
2013-2015
年移动互联网大牛市,后面就是
2019-2021
年半导体新能源结构牛,以及去年也有一波
AI
小行情。我们重点来看一看中间这两次大级别行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3-2015
是
A
股历史上
TMT
最强的一波演绎,当时的主要驱动因素,就是移动互联网迎来了蓬勃发展。说直白点,就是手机端应用开始百花齐放。
3G
到
4G
的技术跨越,是这轮移动互联网增长的基础土壤。科技走进生活。
图片来源于:华福证券
从盈利层面也能看到,这轮手机端应用蓬勃发展,确实实打实落到了业绩上面。产业景气配合上并购重组政策放宽,科技成长板块在这一阶段取得了明显的相对业绩占优。
图片来源于:安信国际
从资金层面来看,公募基金也在
2013
年开始对
TMT
板块进行超配。而且科技行情的超额收益,基本跟公募超配比例提升趋势,是高度相关的。换句话说,布局科技成长应该买在无人问津处,当公募这些大机构都买的差不多的时候,其实行情也快走到头了。
图片来源于:安信国际
另一次科技成长的较大牛市,就是
2019-2021
年这一波。这次主要是半导体和新能源比较突出。
2019
年初第一波估值修复阶段,基本也是普涨。不过由于经济复苏预期偏弱,成长股比价值股跌的更狠,只不过半导体行业在
6
月份开始率先起稳,随后一路上行,跑出了一大波行情,而这轮电子领域的驱动,一方面是
5g
催化了一部分换机潮,此外就是中美贸易之间的摩擦,投资者开始关注卡脖子领域的国产替代。
图片来源于:惠博咨询
不过从这两波的行情也能看出来,相比于
13-15
年那一波天时地利人和的科技浪潮,
19-20
年这一轮明显火候没那么足。所以
TMT
板块当中,后来也产生了明显分化,基本只有电子计算机在创新高,通信传媒相对是比较弱的。
图片来源于:惠博咨询
通过复盘过往这几次科技成长大行情,我们大体可以梳理一下当时行情爆发时的共性因素。之所以有之前的行情,首先需要底层技术的突破,需要有杀手级别的应用,居民的体感才会明显增加;其次,在业绩上需要有一定的优势,产品的销量能够体现在公司的盈利上;第三,要有产业政策上的扶持,比如说外延并购;第四,在经济环境偏弱的情况下,流动性充裕。货币要宽松,经济要弱。从宏观环境来看,过往几轮
TMT
优势行情,基本都诞生于宏观小年。
图片来源于:兴业证券
那么对比当下情况来看,政策有扶持,货币较宽松,估值也不高,拥挤度低位,但是没有杀手级应用,也没有业绩上修。更缺少市场的风险偏好基础,所以科技现在想起一波大行情,还非常困难。还是得先让价值搭台才行,科技才有爆发的希望。
本文件由天风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 天风国际证券与期货有限公司(证监会中央编号:BAV573)及天风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证监会中央编号:ASF056)(合称“天风国际集团”)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