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婵赢了!!!🎉🎉🎉
这位年仅17岁的广东湛江女孩成为了在伏明霞和陈若琳之后,中国女子10米台跳水的又一位奥运会卫冕冠军!她也是最年轻的一位。
昨晚,她在巴黎再度上演“水花消失术”,第一跳再现10101010101010的全满分奇迹!最终以总分425.69分夺冠!
这是中国体育代表团在本届巴黎奥运会夺得的第二十二枚金牌,也是广东选手在巴黎奥运会夺得的第四枚金牌。
比赛一结束,广州塔又亮灯为全红婵打call!
△图
源:
南方都市报
全红婵成功的背后,除了她自身的努力,在教练陈若琳的帮助下熬过“生长痛”,更离不开家庭的支持。
夺冠后在赛场第一时间,全红婵见到了他的哥哥全进华。原来他早在全红婵参加双人项目比赛前就已经抵达巴黎了,但当时没有买到双人比赛的门票,又怕打扰到妹妹备战,所以一直瞒着小红。这次好不容易能有票来看妹妹的单人比赛,哥哥还特意穿了一身代表“小红”名字的红色新西服!
赛后全红婵还安慰哥哥“别哭了”
,看得小编都非常感动。
虽然出身广东湛江贫苦农村,但全红婵父母的教育和家人之间的爱却是富足的,尤其是在3年前东京奥运会一战成名之后,父母却表示,
不能靠女儿坐享其成。至今仍然在果园辛劳种植果蔬,哥哥如今也是助农主播。一家人朴实、善良和坚韧的精神才更值得我们学习!
除了全红婵之外,
在深圳出生长大的王欣瑜也毫不逊色,临危受命拿下混双银牌,两个堪称李娜接班人的姑娘,以傲人成绩,迅速在国内掀起了网球运动的热潮。
乒乓球领域更有两位“广东猛将”勇夺金牌。
同样来自深圳大学体育俱乐部的乒乓球运动员陈梦和孙颖莎巅峰对决,最后陈梦险胜夺取奥运金牌。广州那男孩樊振东夺得巴黎奥运会乒乓球男单金牌,完成职业生涯的“大满贯”,“你永远可以相信樊振东”的背后也是他一路艰辛却始终坚韧不拔的赞歌。
△王欣瑜(左图)和陈梦、孙颖莎(右图,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历年来,从广深走上国际育赛场的优秀运动员不少,深圳中考体育的满分分数线直逼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大街小巷的羽毛球馆每天一位难求,百公里徒步的参加者众……但依然有专家质疑广深父母并不重视体育,对国际体系的体育爬藤,高考路线的体育单招,并不是特别热衷。
和巴黎奥运会的松弛感基调相接近,根据我们的各项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广深妈妈在“鸡娃”方面和北京上海的妈妈们相比,“鸡娃”态度上相对松弛,目标随缘,胜负欲没那么强。
但依然在暑期陪伴孩子,担当司机保姆家教导游的空隙中,不仅关注着巴黎奥运赛场上成败输赢,最关键的是在这些运动员的成长史中,寻找可供借鉴的“鸡娃”思路。
“深圳普通孩子”王欣瑜的成长经历中
从
王欣瑜在青少年组别的网球比赛中初露头角开始,深圳的媒体就密切关注她所参与的赛事,并视为深圳的骄傲,从她自小求学经历来看,和深圳福田区的大多数普通孩子差不多,从距离笋岗路体育场非常近的园岭小学和华富中学,和重视体育艺术特长的普高梅林中学,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园岭小学(左图)、华富中学(中图)和梅林中学(右图)
但媒体往往忽略了他们家曾为国家网球总教练的爸爸,和篮球运动员出身的妈妈。体育世家出身的王欣瑜182的身高和运动天赋,来自难以复制,以及通过后天获得的遗传基因。
从6岁开始,王欣瑜便每周练球六天,甚至在早自习前都要加练
,在发现女儿的运动天赋后,其专业教练出身的父亲更是全力以赴托举女儿。
父亲
王鹏结束了国家队执教生涯,一心陪伴女儿在赛场上南征北战,并为女儿组建专业的国际化团队负责技术训练、体能训练以及身体恢复治疗,也成为了女儿口中的比赛“定心丸”。
运动员的天赋和努力,以及父母的认知,家庭的托举都缺一不可。
刚满21岁的王欣瑜,其顶尖网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刚刚开始,未来可期,除却奖金,广告和其他方面的收入将非常可观。
肉眼可见,王欣瑜父母多年的付出和投入,都将迎来可观回报。
和以往体制内选拔,好苗子年仅七八岁,就要离开父母,进入体工队艰苦训练,国家负责成本支出的模式不同,越来越多运动员最初是在父母的支持下,延请名师培训,并通过市场化,获得赞助和奖金,一步步评出
。
△小时候的王欣瑜(图源:网络)
朋
友家的孩子里,明年即将参加高考的熠熠,从五六岁就开始足球训练,每天放学后都坐着妈妈的小电动车,去球场练球两个小时,练得一身结实的筋骨。除了练足球,熠熠的文化课成绩也相当不错,在2022年的深圳中考,并没有参加体育类的二类自招,而是凭中考裸分进入前十大的高中。
在高中校队,也坚持没有训练,以及代表学校出赛。熠熠妈妈盘算着,在足球场上艰苦训练10年的儿子,能够通过单招,进入985名校,不枉多年训练的付出和汗水。
从高二开始,熠熠就坚定地告诉妈妈,自己高考不走单招,要集中精力猛攻文化课。
从往届体育生的升学经历来看,体育单招这条路,并没想象中轻省。像奶茶妹妹当年那样,通过健美操加分,进入清华大学,已经行不通。
每个学校招收的足球运动员人数都不多,临场表现也非常重要,一脚踢飞,最后饮恨单招球场的例子比比皆是。熠熠决定暂时减少足球训练时间,集中精力复习文化课,备战普通高考。将来不以足球为业,但将是终身的兴趣爱好。
△《风犬少年的天空》剧照
广深妈妈最想复制的“鸡娃”范本
一定是
手捧大女主剧本的
江旻憓!
作为港宝妈妈,早在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从在电视屏幕上,看到香港运动员张家朗获得男子花剑个人金牌时,脑海中就闪过一个念头——我应该送儿子去学击剑。
也许有一天能代表香港出赛,为国争光,也算是剑走偏锋,找到了一个职业方向。
时光荏苒,三年过去了,我家14岁的儿子自然也没有去学习击剑,渐渐向没有体艺特长的普通人方向进发。江旻憓在巴黎奥运会上获得女子重剑金牌的消息,简直在嘲讽着我的拖延症和光说不练。相信江旻憓的成长路线,对于广深妈妈来说,应该是最想复制的“鸡娃”范本。
首先是一路名校。
江旻憓
中学就读于传统名校英基,13岁开始学习击剑,以IB分数41分入读斯坦福大学,其后取得中国人民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读硕博,获得法律博士学位。
其次是是非常重视
孩子课外兴趣的探索和培养,
从跆拳道、溜冰到古筝、画画、芭蕾,一直到11岁开始接触重剑,江旻憓从此爱上了击剑这项运动,很快就在全国大赛崭露头角。
但
与此同时她的父母又是“松弛而包容”的,
允许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看到孩子不喜欢芭蕾舞,允许她放弃。而不因为母亲喜欢,强迫她坚持。
最后,注重培养孩子的“大心脏”
,
我们喜欢江旻憓,并不只是她的剑术,更是她大大咧咧、真诚、谦逊的人格魅力。其实这一点,在全红婵、樊振东、郑钦文等奥运金牌选手身上都有体现。
而在巴黎奥运会获得金牌后,返港后在8月4日,宣布告别职业击剑运动员生涯,用所获奖金帮助有需要的孩子,并向下一个人生目标进发。
前不久刚宣布加入香港赛马会,它是全球规模最大的赛马机构之一,也是全球十大慈善捐助机构之一,上一个年度反馈社会共359亿港元,加入这家机构,很符合江旻憓自小对社会公益、青年事务及体育发展的梦想。
据说江旻憓自小的心愿是希望能进入联合国工作,帮助更多的儿童。
30岁的江旻憓简直手捧着大女主剧本,既是学霸,又是顶尖运动员,相貌身材,乃至家境都非常出众。网上已经有网友在为她“拉郎配”,称江旻憓笑容甜美,容貌不逊初代香港小姐,可嫁入豪门当名媛,坐享亿万家财,成为贵公子良配。但一个有志于用自己的能力去造福人类,投身联合国工作的精英女性,是在不该囿于豪门婚配这样的俗套,应该从奥运会出发,去见识更宽广的世界,去做出更杰出的贡献。
一体一艺,是大多数香港名校对学生的要求。
通俗来说,就是香港的中学在选拔学生时,希望学生们在学业成绩优秀的同时,拥有一项体育和一项艺术的特长。
江旻憓从小就在这种氛围中,父母投入金钱和精力,让她学习芭蕾舞跆拳道绘画古筝溜冰等项目,在11岁时才接触击剑,然后一发不可收,14岁便在亚洲青少年击剑竞标赛上,为香港夺得一面金牌。在斯坦福大学求学期间,为备战里约热内卢奥运会,休学一年。
从学士到博士的求学过程中,江旻憓统共参加了三届奥运会,终于在而立之年实现夙愿,取得奥运金牌,为自己的运动生涯画上句点。不管是在竞技体育领域,还是学术领域,江旻憓都在冲顶,可以说将人生的选择权牢牢握在手里,未来的道路宽阔又光明。
△江旻憓在社交平台上宣布结束全职击剑运动员生涯(图源:新浪热点)
练习体育考验的不只是孩子,
更是家长
关于如何科学“鸡”体育,我们曾经采访过世界体操冠军莫慧兰,她就曾直言:
体育训练需要长期的时间投入,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下来。
我的儿子有时候也会说,妈妈我不想去训练了。
我说不行,你选择了这个项目,就必须得坚持。
其实年龄越小的孩子,
如果妈妈能坚持下去,孩子大多就能坚持。
到孩子大一些时,就要
通过比赛出成绩,提高自信和成就感,孩子才更愿意继续训练。
哪怕超过10岁,孩子仍有可能转换体育的项目,并且获得好成绩。
尤其是男孩子。
因为从11岁到大学,是孩子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骨骼、肌肉、身高、体重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有的孩子在13岁以前没有任何成绩,但到了14岁以后,可能就突飞猛进了。很多运动员就是这样——身体发育之前都在积累。所以家长不用着急。
还有不少家长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小学孩子还有时间训练,到了初中,学业压力增加,是否还要继续花时间、精力、金钱投入体育运动?
莫慧兰建议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看他是不是真的喜欢练体育?
如果孩子喜欢,那就坚持一周一两次的训练,时不时打打比赛。
如果孩子的目标是以强身健体为主,可以经常换一换体育项目,多做尝试,让孩子既锻炼了身体,又对运动保持兴趣和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