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劳动之美,崇尚工匠精神
——人教版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学习设计
【学习目标】
1.通过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学习优秀劳动者的精神。
2.了解新闻评论的观点,学习阐述观点的方法深入,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3.关注身边平凡的劳动者,学会写颁奖词来评价人物。
【学习重难点】
通过梳理人物事迹,理解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体悟劳动的崇高与美丽,传承劳动的精神与品质。
【学习过程】
一、课堂导入,创设情境
生: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正是“劳动光荣”。它上承接第一单元“青春激扬”,下启第三单元“生命的诗意”。“激扬的青春”是生命最强盛的表征,强盛的生命需要辛勤的劳动、诚实的劳动、创造性的劳动来历练与锻造。今天我们班级决定举办一期劳动专刊,下面请毛老师为我们做指导。
师:马克思曾说“劳动创造了人”,通过崇高与美丽的劳动,我们可以体验生命的力与美,从而走向“生命的诗意”。今天我们从三个板块来制作劳动周刊,现在我们进入第一个板块劳动之美——体悟劳动的崇高与美丽。
二、课堂教学,活动展现
学习任务一:劳动之美——体悟劳动的崇高与美丽
师:让我们走进文本,了解本单元这些劳动者的具体事迹,学习他们的精神品质。请每小组完成对应的表格。
课文 | 劳动者 | 典型事件 | 人物精神品质 | 你的观点态度(看到什么精神品质,对我们的影响) |
《喜看稻菽千重浪》 | 袁隆平 |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饥馑,青年袁隆平下定决心用农业科技战胜饥饿,投入对天然杂交稻的研究 | 不畏艰苦、 勇于实践、认真严谨 | “一生为稻种追寻温暖阳光,一心为百姓筑牢大国粮仓”,在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应用与推广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劳动实践是科学发现的前提,能够让人思考问题,发现真理,甚至创造奇迹,改变世界。斯人已逝,精神永存,我们要学习袁隆平坚持不懈、勇于创新、不迷信权威的精神。 |
挑战“无优势论”,面对权威学者的嘲讽、指责和压力,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并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 | 勇于创新、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 |
面对报纸对杂交稻的不实贬斥,挺身而出毫不含糊地阐明事实,捍卫了科学的尊严 | 尊重事实、捍卫真理、实事求是 |
在粮食大幅增产,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自给自足的难题,杂交水稻不到走向世界的背景下,提出超级杂交水稻选育的设想,引导 “绿色革命”
| 客观冷静、不断创新 、砥砺前行、勇于担当,不断进取 |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 张秉贵 | 用糖哄哭闹的小孩 | 耐心细致、周到体贴 | 在张秉贵身上,我们可以看出,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过硬的劳动本领、火热的工作激情能够使劳动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劳动中,我们可以用自己的专业去温暖他人、传递大爱。 |
给要赶火车的顾客提前称糖并悉心指路 | 体贴入微、急人所急 |
热情接待、劝慰生气的女顾客 | 热情大度、主动耐心 |
女儿生病,却依旧没有影响服务态度 | 隐忍克制、爱岗敬业 |
光照顾买得多的顾客而质问后受到触动 | 自我反省、不断成长 |
刻苦钻研商品知识,业务精准熟练,从早晨到晚上每分钟工作都全力以赴 | 热爱工作 、工匠精神 |
《“探界者”钟 扬》 | 钟扬 | 15 岁考入中科大无线电专业,33岁成为武汉植物所副所长,放弃一切去上海当高校老师 | 信念坚定 、勤奋刻苦 、求真务实 | 在钟扬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无私奉献、锐意进取、勇于创造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他一直致力于“在生命的高度和广度上”,“探索自己的边界”,一直奋斗到生命“戛然而止的那一天”。他努力追求最大程度的劳动、奉献,在每一个身份上都努力实现完美。我们要学习他勤奋刻苦、勇于探索的精神。 |
进藏寻找种子,克服高原反应,冒着生命危险 寻找“鼠曲雪兔子” | 不畏艰险 、远见卓识 、热爱事业 |
致力于科学传播事业,帮设计院写了500多块图文展板的写作,撰写、翻译、审校了10本科普著作;连续7年多 次义务为全国中小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科普 | 无私奉献、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
敢于接收转导师学生,为“流落”学生兜底 | 有责任、敢担当 、关爱学生 |
脑出血后更加争分夺秒、超负荷工作,赴内蒙古城川民族干部学院作报告之后生命戛然而止 | 献身事业、无私奉献 |
《芣苢》 | 劳动妇女 | 农家妇女采摘芣苢 | 勤劳、对生活的热爱 | 在这群农妇身上,我们看到了劳动的青春美,人与自然的和谐美,通过采摘芣苢的欢快劳动情景描绘,我们看到了幸福的具象化。我们要用勤劳的双手收获劳动的幸福。 |
《插秧歌》 | 劳动人民 | 一户农家农忙时节辛勤插秧 | 勤劳乐观,奋斗自强 | 从农户一家的劳作,我们可以看到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也从中感受到劳动的奋斗之美。其中映射出了华夏人民勤劳乐观的民族性格,展现了他们追求饱暖,自足,幸福,和谐的生活。告诉我们理想幸福的生活要靠勤劳来创造,劳动同时也要注重团结协作、不畏艰苦。 |
答题格式:
一文通过 等典型事件,体现了 (劳动者) 的精神品质。从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劳动是(你对劳动的理解) ,我们要学习他 的精神(请读出相关语句)。
学习任务二:工匠精神——探寻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师:我们穿梭古今劳动画卷,从《芣苢》的欢歌到袁隆平田间劳动的身影,我们看到了劳动的崇高与美丽。同学们你们未来想选择什么职业呢?为什么?
①未来你想选择怎样的职业,为什么?
②你如何看待“工匠精神”?
师:职业不分高低贵贱,无论选择从事哪种工作,我们都要有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的精神,正如《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一文中所说“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那么你是如何看待工匠精神的呢?我们来看一个视频,而后交流讨论各自的看法。
学习任务三:萤火微光——展现劳动的精神与品质
师:工匠精神对个人、社会、国家都有着重大的意义,时代可以不断的发展变化,但工匠精神需要永远传承和发扬。可能会有人觉得我于社会而言是那么渺小那么平凡,但不要忘记,平凡也能孕育伟大,我们整个社会不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平凡的普通劳动者构成的吗?请大家去寻找一个身边最美的劳动者,借班级劳动专刊,写一段颁奖词向他们表达敬意。
给劳动委员的颁奖词:(此仅作格式参考)
似一汪活水,淌过原野,她为班级增添不少活力;似一缕暖阳,她用辛勤的劳动温暖了我们的心田;如一束微光,她用无私奉献照亮了我们心间。作为劳动委员,她恪尽职守、任劳任怨,规划统筹卫生工作,使班级卫生标准维持在极高水平,一次次帮助班级拿下文明班的称号。她就是———xx同学!
三、教师总结,优化提升
师:最后请同学们上台展示你们的劳动专刊(播放视频),择一事,终一生,一事精致,便能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