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学》期刊发表文章,分析了2023年地球反照率变化及其对全球气温的影响。研究发现地球反照率急剧下降,导致全球变暖加剧。反照率下降与低层云量减少有关,可能受厄尔尼诺现象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转变影响。这种趋势若代表新常态,未来全球可能更快变暖。
研究发现2023年地球反照率急剧下降,这一变化加剧了全球变暖。反照率的下降意味着地球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导致地球吸收的热量增加,从而推高全球气温。
反照率的下降主要与低层云量的减少有关。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相位转变可能加剧了低层云的减少,并促进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反照率。
反照率的下降对全球气温升高的贡献约为0.55K。这项研究强调了云在气候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突出了理解和预测云量变化对于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性。
【导读】
最近《科学》期刊发表文章,分析了2023年地球反照率变化及其对全球气温的影响。研究发现2023年地球反照率急剧下降,加剧了全球变暖。反照率降低意味着地球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减少,导致地球吸收的热量增加,从而推高全球气温。这种反照率的下降主要与低层云量的减少有关,并且可能与厄尔尼诺现象以及太平洋年代际振荡转变有关。
如果这种转变代表着一种新常态,那么我们的未来可能会比预期更快地变热。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益明显。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探究气候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其中地球反照率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地球反照率是指地球反射回太空的太阳辐射与入射太阳辐射的比率。反照率越高,反射的太阳辐射越多,地球吸收的热量越少;反照率越低,反射的太阳辐射越少,地球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反照率的变化对地球温度具有重要影响。
该研究以2023年的地球反照率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及其对全球气温的影响。研究人员使用了多种数据来源,包括来自云和地球辐射能量系统的辐射数据、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第五代再分析数据的温度和云量数据,以及其他气候模型数据。他们通过对比2013-2022年和2023年的数据,分析了反照率的变化以及其与其他气候参数(如云量、温度等)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2023年的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约1.5摄氏度,超过了之前的记录。这与2023年地球反照率的急剧下降密切相关。
2023年地球反照率出现显著下降,吸收的太阳辐射增加,导致地球净辐射通量(net radiation flux)增加。
低层云量
(low-level clouds)的减少是导致反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由负相位转为正相位可能加剧了低层云的减少,并促进了厄尔尼诺现象的发展,从而进一步降低了反照率。
反照率下降对全球气温升高的贡献约为0.55 K。
这项研究强调了云,特别是低层云,在气候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并突出了理解和预测云量变化对于准确预测未来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同时,太平洋年代际振荡的相位转变以及厄尔尼诺现象(El Niño)的发展可能对地球反照率和全球气温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Helge F. Goessling et al. ,Recent global temperature surge intensified by record-low planetary albedo. Science 387, 68-73(2025).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q7280
本文由"地刊速览"创作,转载请在文章开头醒目位置标注"
本文来源:地刊速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