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思想聚焦
来自新浪微博认证资料:校导网编辑、时评作者吴雁 @思想聚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参考消息  ·  “这才是科技圈恐惧DeepSeek的真正原因 ... ·  17 小时前  
参考消息  ·  菲律宾众议院支持弹劾副总统 ·  昨天  
参考消息  ·  除了DeepSeek,它们也在中国崭露头角 ... ·  昨天  
参考消息  ·  白俄罗斯开始进行战备检查 ·  2 天前  
参考消息  ·  南部战区最新发布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思想聚焦

那些对你从来都不点赞的人

思想聚焦  · 公众号  ·  · 2017-06-13 21:21

正文

插画作者:插画师Nakajima Rie


作者丨慕容素衣

来源丨一页情书 (ID:loverletter1)


01


昨天,我在豆瓣发了条说说,意思是想写篇文章,吐槽一下那些在朋友圈对你连赞也不点的人。豆友们的反应大致可以分为几类:


  • 楼主你怎么这么玻璃心!(这是呼声最大的)


  • 无所谓。(这也是主流)


  • 不点赞怎么啦?我就从来不点!(好吧,你赢了,你不点赞你光荣)


  • 说真的,很讨厌点赞的,点赞是一种打扰。(茫茫尘世中居然还有如此淡定的人儿)


在几十条回复中,只有一个人的留言让我心有戚戚,这位姑娘说:


“我有个好朋友是唯独跳过我只给别人评论的人,我都不知道这是真朋友,还是不满意你的生活状态的人。可能会在意一些自己在意的人,一般朋友关系不会去计较。我的这脆弱的玻璃心。”


感谢天感谢地感谢网络,最重要是感谢这位姑娘,你终于让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了,眼泪哗哗地。


02


既然说过要写,哪怕再多人冲过来说我玻璃心,也要来说说我的观点了。


我一直觉得,朋友圈是对一个人真实朋友圈的重新洗牌,朋友圈拉近了你和某些人的距离,也使你和另外一些人的距离变得更远,不断有旧的“朋友”被拉黑,也不断有新的“朋友”涌进来。


我们的真实人生也是如此,只是朋友圈让这一切更为直观。


按照现实世界的标准,朋友圈的人可以分为三类:


  • 至亲好友

  • 普通朋友

  • 仅仅认识而已


按照虚拟世界的标准,朋友圈的人也可以分为三类:


  • 评论之交,总会积极在你发的微信下评论

  • 点赞之交

  • 赞也不点之交


说实话,我真心觉得点赞是社交网络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 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是需要互动来维系的,来往来往,你来我往才能促进感情的交流。


在没有朋友圈之前,我们靠着电话、短信和QQ来维持互动,可对于怕麻烦的现代人来说,这些都太麻烦了,现在呢,只需要手指轻轻一划动,一颗心形的赞就跳了出来,多省事啊。


很久没有联系的老朋友,也许你们已经没有太多话可说,自从有了朋友圈之后,你只需在她发的各种美景美食照下点个赞就行,等于打个招呼说:好久不见,我还记得你哦。


刚刚认识的新朋友,也许彼此之间还没有太多交情,这时候如果不吝惜点赞,就会慢慢拉近你们的距离。


03


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像我一样,发了条微信后,会有意识地去看有没有人点赞,有哪些人点赞,如果哪条微信点赞的人多,我会有点小小的窃喜,哪条微信如果无人点赞,我就会有点怅然若失。


人们为什么会需要点赞?还不就是为了求关注。朋友圈说到底也是社交网络,并不是私人日记,点赞,说到底是成本最低的互动方式。


我们在发微信时,本质上还是需要得到亲友们的认同,点赞,又是表达认同最简捷的方式。


希望自己获得关注是人的天性,每一次赞都意味着背后有一个人在默默地关注着你。当你发出自己过生日的照片时,你是希望收获一堆赞,还是希望别人看看就好,不来打扰你呢?


现在微博也开通了点赞功能,但很多人对这一功能并不欢迎。那是因为真正亲密的朋友,基本活跃在朋友圈,微博上大多是一群谁也不认识谁的人在玩儿呢。与不认识的人相比,我们显然更在乎认识的人对我们的态度。


这就回到文章开头的那个问题,怎么来看待那些对你从来都不点赞的人呢?


其实主要还是看那个人跟你的交情怎么样,你越在乎的人,不点赞这一行为对你的杀伤力就越大。


04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