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桌子的生活观
桌子:一个用文字疗伤的病人,著有:《你只是假装很努力》、《我们终将与美好的一切相遇》等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昨天  
河北交通广播  ·  骇人听闻!“每20个80后就有1人去世”?— ... ·  3 天前  
河北交通广播  ·  【992 |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桌子的生活观

故事:和小姑子抢公公,怒了!

桌子的生活观  · 公众号  ·  · 2024-03-06 12:32

正文


文丨刘小念

来源丨写故事的刘小念


自我上初一开始,爸妈的日子就过得格外辛苦。


先是奶奶患上淋巴癌,三期。


手术、放化疗是在本市的医院,后来又去了北京。


几乎花光了家里积蓄。


不管奶奶如何说不治了,但爸妈从来没有放弃。


尤其是我妈,她比任何人都坚决。


后来,连我小姑都站出来劝她:“咱妈这病就是个无底洞,你不要再当圣母了。”



我妈不是在当圣母,她只想留住奶奶,这样,她还拥有母爱。

她三岁丧母,十岁丧父,童年少年受尽欺凌,苦头吃尽。

直到遇到我爸、爷爷和奶奶。

尽管他们就是普通的工人之家,没有丰厚的物质,却给了妈妈最充沛的“富养。”

自结婚后,爸爸承包了所有家务。

我出生后,他又沦为超级奶爸,除了不能喂奶,其他一应事宜能不让妈妈沾手,就尽量不让她沾手。

爸爸如此,爷爷奶奶也一样。

三天两头做些好吃的,给妈妈送来。

在小县城风行貂皮时,口挪肚攒地给妈妈买了一件。

我妈死活不肯要,觉得太奢侈,不是我们这种家庭该拥有的东西。

可是,爷爷奶奶很坚持:“别人家孩子有的,咱家孩子也必须有。”

无他,无论是爸爸,还是爷爷奶奶,心疼于我妈童年少年缺失的父爱母爱。

他们用最真诚最朴素的方式,极尽所能地弥补。


最令妈妈感动的,是妈妈的姑姑病重期间,我爸还有爷爷奶奶出钱出力。
这本不是他们的责任。

可是,他们却责无旁贷地伸出援手,只因当年妈妈的姑姑给了妈妈许多温暖与帮助。

他们在人家儿女都选择推诿的时候,挺身而出,轮流照顾,让妈妈的姑姑最终走得尊严体面。

这件事,妈妈提一次,落泪一次。

她总是跟我说:“爷爷奶奶的恩情,包括你爸,妈妈这辈子都报答不了。”

小时候,我把这话学给爷爷奶奶听,他们也落泪。

奶奶说:“一家人,报什么恩,没有哪个父母对自己的孩子好,是图回报的。”

所以,我们家可能偶尔会缺钱,但从不缺爱。

所以,在奶奶的生命面前,我妈毫不吝惜倾其所有。


可是,她最终还是没能留住奶奶。

2018年春天,奶奶走了。

妈妈因此病了一场,整个人暴瘦10几斤。

后来,爸爸在医生的建议下,给妈妈请了心理医生。

妈妈对心理医生说的第一句话,让我爸这个硬汉都当场泪崩。

“三岁失去妈妈,我没什么记忆。可是,三十多岁没有妈,我觉得我活着没意思了。”

在医生和家人的帮助下,我妈渐渐好了起来。

好起来的她,又有了新的使命与责任。

奶奶走后,爷爷日渐糊涂。

刚开始只是偶尔会说些颠三倒四的话。

后来,则是脾气与从前的温和大相径庭,一言不合就摔杯子、掀桌子,骂人。

再后来,晨昏颠倒,白天睡觉,晚上整宿闹人。

医生的诊断和我们判断的一样,爷爷得了阿尔茨海默症。

他的未来只会比现在更糟,失智、失能……

这时,刚刚嫁入半豪门的小姑提出建议:“送养老院吧,咱们各出一半的钱,再加上爸的退休金,足够了。”

这在彼时,不失为一个最正确的选择。

那会儿,我正面临中考,但每天回到家里,爷爷闹得鸡犬不宁,完全没有学习的氛围。

所以,爸妈也同意了。

但那些日子,他们过得那叫一个魂不守舍、愁眉苦脸。

以前是被爷爷闹腾得睡不着,现在是担心爷爷主动失眠。

可是,爷爷只在养老院待了半个月,就被人家送了回来。

半个月,他日日闹腾,还走丢了两次。

接到爷爷被“退货”的电话,爸妈平静地把爷爷接回了家。


爷爷回来了,爸妈把他们的卧室给了我,还给卧室又安了一道门用来隔音,让我晚上可以安心学习,不被爷爷吵闹到。

他们搬到了客厅,方便照顾爷爷。

为了消耗爷爷旺盛的精力,他们每天风雨无阻地带爷爷去公园散步一小时。

爷爷不肯出门,他们就像哄孩子一样,给予各种奖励,糖果,小红花……

有一次,爷爷从外面回来时,手里居然擎着气球。

妈妈说,看到公园里有卖,爷爷就一直盯着,也不说要,但拉都拉不走。

于是,就给他买了一个。

让我泪目的,是妈妈的话。

她说:“爷爷这辈子太辛苦啦!从来不肯主动给自己买什么,也没享受过什么。现在,彻底做回孩子,也挺好。”


那时,爸妈白天都要上班,只好把爷爷送到那种“日托”。

每天送爷爷去托老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他从离家时开始闹,到了托老所,见谁骂谁,有时还试图动手。

爷爷想打人时,是必须让他把那口恶气出去的。

于是,每次爸爸或妈妈都会主动伸出手,让爷爷打几下。

爷爷没轻没重,有时打得是真疼。

旁人看了都觉得过分,可是,他们就微笑着说:“这把年纪,还能被老父亲打几下,是幸福啊。”


我高二那年,爸爸被调到邻市工作,算是升职加薪。

但我爸不想去。

他没法儿把照顾爷爷的重任单独留给妈妈。

可是,妈妈坚决支持爸爸外调:“这个家必须得往上走,机会难得,你放心,爸爸我会照顾好的。”

我爸不忍心:“又要照顾女儿,又要照顾爸,还要上班,你哪里忙得过来?再说,你一个儿媳妇,照顾起公公来,多不方便。”

这话,我妈一点没听进去。

就说了一句:“当初,公公婆婆拿我当亲闺女疼。现在,他老了病了,他只是你爸爸了?!

我这辈子,什么都不缺,就缺父母,现在只剩下一个爸了,我很珍惜。他不是累赘,是老天给我的机会。”

我爸再没说什么。

爸爸每周末才能回家,有时加班,周末都回不来。

照顾爷爷的任务,悉数落在妈妈肩上。

爷爷总是愈夜愈清醒,而且必须有人陪着。

妈妈就陪他下象棋,给他听评书,在他开始变得烦躁时,带他去遛弯。

爷爷的胃口奇好,每隔三小时不到,就会喊饿。

常常喊着要吃面条,可是面条做好了,却又闹着要吃饺子。

妈妈就连忙和面做饺子。

有好多次,妈妈陪爷爷一起听评书,听着听着睡着了,爷爷就骂她偷懒。

我实在看不下去,哭着呵斥爷爷:“你太闹人了,你就是装病!”

为此,我妈批评我:“你不是小孩子了,你也一起去过医院,知道爷爷的病是因为小脑萎缩引发的。

一个人不记得自己是谁,不记得亲人,甚至连自己的身体都支配不了,已经很可怜,很没有尊严了,你怎么忍心再责备他呢?”

事实上,失智的,无理取闹的爷爷,在我眼里,已经极不可爱。

可是,我因为妈妈对他的爱和呵护,而选择了爱他。

因为我知道,爱他可以使我妈高兴。

后来,我跟妈妈达成了一项协议。

每天晚上,让爷爷“陪读一个小时。”

也就是我学习时,让爷爷在我身边“画画。”

说是画画,就是给他几张纸和彩笔,让他随便涂鸦。

这样,他可以安静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

这样,妈妈就可以深睡一个小时。

而我呢,悲催的高中生每天十二点前是没有资格睡觉的,所以,就顺路陪一下爷爷。

后来,我妈跟我说:“千万别小看这一个小时,我睡得特别踏实,梦都不做,一个小时顶十个小时。”

而到了周末,只要爸爸在家,他就会给妈妈彻底放假,全权接手爷爷。


在这样的“团宠”之下,爷爷过得开心自在,病情没有好转,但也没有进一步发展。

偶尔清醒时,会一把鼻涕一把泪 地跟我们说:“我拖累你们了。”

或者,偷偷把托老所的水果带回家,献宝一样分给妈妈和我,还会留一点,藏在他的枕头下面,说是给爸爸和奶奶留的。

或者,早晨我和妈妈一起送他去托老所时,他每天都会说同一句话:“早点来接我。”

他忘记了全世界,但在他混沌的世界里,依然没有忘记爱我们。


2023年秋天,好消息接连不断。

继爸爸被调回本市后,我也因为一个小的科研课题获奖,而被学校派遣德国公费留学两年。

爸妈终于团聚,我也成了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我们家,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

我妈将这一切,都归结于爷爷奶奶对我们的护佑。

而恰在这时,小姑居然站了出来,主动要求把爷爷带回家照顾。

小姑人长得漂亮,话更是说得漂亮:“这些年,哥嫂你们辛苦了,就是轮也轮到我来照顾爸爸了。”

事实上,这些年,小姑回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老年痴呆的爸爸,寒酸的哥嫂,乏善可陈的娘家,是她半豪门婚姻的一个污点。

所以,当初爸妈把爷爷从养老院接回家后,她就放了狠话:“这是你们要接的,以后有任何事,不要找我。”

爸妈没再找过她,他们无法忍受小姑像看爷爷像看一块脏抹布一样的眼神。


可是,小姑突然出现,话说得格外卑微:“前些年不懂事,看你们把爸爸照顾得这么好,对我也是一个教育。所以,哥哥嫂子,求你们给我一个机会,让我尽尽孝,也替你们减轻一些负担。”

刚开始,爸妈不同意。

照顾像爷爷这样的病人,光有孝心是远远不够的,他们不放心把爷爷交给任何人。

可是,经不住小姑的软磨硬泡。

最终,爸妈只答应让爷爷去小姑那里住半个月。

就这样,小姑把爷爷接回了家。

前两天,小姑还会跟爸妈视频,汇报爷爷的近况。

可是,第三天,爸妈打电话时,小姑说自己忙着照顾爷爷,爷爷离不开人,匆匆挂上电话。

第四天,小姑连电话都不接了。

爸妈不放心,找上门去,开门的是保姆,说小姑带爷爷出去旅游了,过几天才回来。


接下来的日子,小姑的电话怎么都打不通。

爸妈寝食难安。

没办法,他们只能再次去小姑家。

依然还是保姆应的门,她说小姑还没回来。

但爸妈从保姆那闪烁的眼神里似乎看出了什么,于是,不管不顾地冲了进去。

结果,在一间客房里,找到了被绑在床上的爷爷。

他的右脸,一片乌青。

见到爸妈,爷爷用尽全身气力发出哀嚎。

那眼神,让爸妈的心都碎了……

爸爸声嘶力竭地质问小姑,到底怎么回事?

直到此时,小姑才承认,她之所以把爷爷接到她家,是因为她正在遭遇婚姻危机。

小姑父和她感情不和已有几年的时间,每次吵架,小姑父反反复复拿一件事羞辱她:

自己生意每况愈下,至今没有一儿半女,都因为小姑不孝,所以全家没有福报。

而让小姑下定决心将爷爷接回家,则是因她出重金请了某大师指点迷津,让她夫妻重修旧好,让小姑夫生意重兴。

结果大师支的招就是:“父母本是在世佛,无需舍近求远,只需将老父亲接回家中,全心孝敬,万事可破。”

小姑一想到我们家最近的喜事连连,想到连我这个她觉得既不聪明,也不漂亮的女孩都能成为名校交流生,顿觉大师说得太有道理。

于是,把爷爷带回了家。


可是,她以为自己请了一尊大佛回去,但事实上,老年痴呆的爷爷不需要供奉,不需要锦衣玉食,但需要百分之二百的耐心与爱。

到了陌生环境,失去安全感的爷爷从早闹到晚。

去小姑家的第三天夜里,他把客厅当成了卫生间,往小姑最心爱的名贵兰花盆里撒尿。

小姑认为爷爷是故意的,盛怒之下,她打了爷爷。

为了不让爷爷在家里到处走,她最终选择将爷爷绑在床上,吃喝拉撒都在床上,由保姆侍候着……


即便如此,小姑为了挽回她的家,为了自己所谓的福报,面对爸妈把爷爷接回家的请求,居然说了“不。”

她说爷爷现在的智力连三岁的孩子都不如,所以,她打他,是为了给他一个教训。

把他捆起来,是怕他走丢,怕他没完没了的闹腾,熬尽心血。

这下,不等我爸表态,我妈怒了。

她拿起手机,声泪俱下地对小姑说:“爸爸是病了,但你听说过打骂捆绑可以治病吗?

你这是虐待,你懂吗?我警告你,念在你是爸爸亲生女儿的份上,还没有报警。今天你如果不把爸爸还给我们,咱们就警察局见。”

小姑从来没见过我妈如此愤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