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朋友圈发圈的黄金时间以及4+5法则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发圈时间那些事。
最适合发朋友圈的时间,或者朋友圈曝光几率最高的时间,我称之为
发圈黄金时间,主要有4个时间段:
1.早上:7:30-9:00 早高峰时间,大部分人都在挤公交和搭地铁,这段时间刷朋友圈是上班族很重要的消遣时间。
2.中午:11:30-13:00 吃饭和午休时间,很多人都会边吃饭边刷朋友圈,或者饭后休息的时候刷会儿朋友圈。
3.下午:17:30-20:00 晚高峰时间,跟早高峰一样的道理,很多课程的推广和分销会选择在20:00这个时段。
4.晚上:21:30-23:00 睡前放松时间,这个时间大都已经吃完晚饭或者回到家,躺在床上、沙发上准备休息,很多人都会刷朋友圈。
除了这4个黄金时间段,还有
3个次黄金时间段
:
1.早上 6:30-7:30 这段时间虽然有不少人在在睡觉、运动或洗漱,但是也有很多起得早的人会在这段刷一下朋友圈。
2.下午4:30-5:30 一天的这个时候是最不想工作的时间之一,比如已经工作了一天了,很累了或者忙完了,休息会儿吧;工作了一下午了,好饿啊,吃点东西放松下吧。这时候多半会刷会儿朋友圈放松一下,如果你是卖零食、甜点、糕点的,这个时间点发圈,效果肯定不会差。
3.晚上8:00-9:30 没什么我把这个时间段归为次黄金时间呢,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如果是不加班的话,有可能正在看电影、约会、聚餐等;如果是加班的话,就更不用说了,多半没时间刷朋友圈。
最后说
两个最不适合发圈的时间段
:
1.上午9:30-11:30 上午上班时间,这个时间一般都是刚上班,要么开会,要么赶昨天没弄完的工作,总之相对会比较忙,很少会有大段时间刷圈。
2.下午 1:30-4:30 午休和下午上班时间,有的公司1:30上班,有的公司2:00上班,而且这段时间要赶当天工作的进度,因为都不想加班嘛,所以刷圈的时间很少。
以上是发圈时间注意,那如何规划朋友圈内容在什么时候发哪些素材会比较好呢,这里有个关于
4+5发圈法则
4指的是4条朋友圈:在4个黄金时间发朋友圈, 5指的是5种朋友圈类型:分别是产品体验、知识分享、顾客好评、个人生活、有奖互动。
1、产品体验(21:30-23:00)
一定要用用户主导文案,重点描述产品的使用体验;千万不要只单纯叫卖产品卖点,那样给人的感觉特别生硬,基本上很少会有人愿意去看。
举例:
写作永远不会过时,靠写作变现的人非常多,Peter老师就是其中一个。
他靠写作创立了收费上万的个人品牌私房课,最后4小时涨到原价99元。
2、知识分享(11:30-13:00和17:30-20:00均可)
我之前分享的小知识包括两个方面,文案干货和文案案例。如果你做的是某种产品的话,可以参考以下角度:产品起源、故事、发展历史、生产过程、功效、行业误区、近几年趋势等
3、顾客好评(21:30-23:00)
在分享顾客好评的时候,也一定要注意不要“明示”,因为很多人会觉得你在造假,要通过暗示把你的产品优点展现出来。
举例:今天有个意外之喜。没想到就连我的上上上上个公司的领导都来找我一对一辅导了!
文字配以聊天和付款截图,暗示我的服务好,效果好,你看就连上上上上个公司的领导都来找我了。那天晚上,我发完这个朋友圈之后,一下子好几个人咨询我。
②
这样规划朋友圈内容,让你的朋友圈活过来
1,这么规划朋友圈,让人一看就爱上
2,三个朋友圈互动模板,让朋友圈活过来
先来看这样一个案例
如果有个人跟你说他是卖保险的,但朋友圈一条关于保险的信息都没有,你会相信他是卖保险的吗,你会信任他吗,会觉得找他买靠谱吗?
那如果他朋友圈全是保险信息,一点生活动态都没有,你又会找他买吗,或许可能会觉得会是个冷冰冰的广告机器人,意识不到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
所以朋友圈全是工作,全是生活都不太好,毕竟微信还承担着社交作用。
之前我们说过,微信里所有出现的地方都该是为4个维度关键词服务。
除了4个关键词,还应该有生活。
4个关键词与生活圈的比例6:4。
清楚这一点后,可以自检下自己的朋友圈是否合格:翻开自己朋友圈的前10条,看下10条是否有包含4个关键词跟生活
没有人会主动问你,是怎样一个人,他们只会从你的朋友圈判断你是一个怎样的人
没有人会翻遍你的朋友圈判断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们只会花一点点时间大概的预览前10条朋友圈
现实中我看到很多朋友圈的朋友圈前10条,要么全是广告,要么全是成交截图,有些觉得自己出单不是很好的,又听说要真实,就干脆满屏的晒娃了,这些都不是合格的朋友圈规划。
不在乎一天发多少条圈,一两条到七八条都可以,不受限,重点是要多个维度展现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出来。
下面继续第二点:
三个朋友圈互动模板,让朋友圈活过来
模板1:有反差
例子1:晒了9张海鲜大餐
配文:今天三个人吃的海鲜大餐,很新鲜,价格却100块不到
拆解:大部分人都认为海鲜大餐不便宜,你来一个100块不到,颠覆了很多人的潜意识认知,这个时候肯定会很多人留言咨询,在哪里吃的,指不定还有人私聊你要定位呢。
如果没有反差,估计人家就会觉得你在嘚瑟,在炫富了。
例子2:印象反差
一个一直以来给人印象就是一个严谨细致的理工男,忽然有天晒了一张自己弹吉他的朋友圈,配文是今天弹的致爱丽丝比以前好很多了
很多人会说,哇塞,原来你还是这样的一个人,你还有这才艺呢,等等,让人意外的感觉有反差,其实生活中还很多,比如周末加班,上班时间玩游戏等
模板2:提问题
以一个问题结尾,比如:怎么办,在线等你觉得哪个好呢这个很多人用在换头像的时候最多,而且效果也特别好。我有很多朋友圈说,在换头像前发的朋友圈告诉大家想换头像了,拍了几张照,但拿捏不准哪个好,问:你们觉得选哪个好呢得到的反馈都是说,这样提问题,获得了一次有史以来朋友圈评论数量最高峰。
模板3:玩自黑
暴露一点无伤大雅的自黑形象,加深在朋友圈好友中的印象
比如一个朋友圈中给人感觉,你是一个很干练,没有任何事情能难倒你的,很多人心中的完美人物,忽然有天,你在朋友圈中说,你是个路痴迷路了。可能好友就觉得, 原来偶像也有路痴毛病,瞬间也感觉跟你亲近多了。吃货形象也可以偶尔自黑一下呢。
③
学会这一招,让你朋友圈成交率提高三倍
怎样的朋友圈像电视剧一般,每一条内容都与上一条有连贯性,让预览你朋友圈的人像中毒似的,看了这一条圈期待下一条,也忍不住的往前翻看上一条。
为什么要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