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說過「一萬小時定律是個陷阱」。所謂「一萬小時定律」,人們眼中的天才並非天賦過人,而是付出不斷的努力,一萬小時的錘鍊是他們從平凡變成大師的必要條件。但真相也許正相反,天賦才是決定力量。有天賦的人,一萬小時是享受,欲罷不能,沒有天賦的人,一萬小時是苦惱,所以他根本不可能堅持。蓋茨能興致勃勃的設計程序一萬小時,卻不可能游泳一萬小時。要喬丹打拳或者泰森打球,都是強人所難。
梁寧有另一個類似的說法:你不厭其煩的地方,就是你的天賦所在。什麼叫有一技之長的人?就是當沉下來做某件事,他樂在其中,完全不理會別人的不理解。什麼是傑出的人?就是如果得不到想要的東西,他就像萬蟻噬心那樣痛苦。犧牲什麼都可以,他必須得到。喜悅和痛苦指向了一個人的天賦所在。喜悅和痛苦越猛烈,即是慾望越強烈,越能至死方休。
如果止步於此,天賦跟一萬小時定律一樣,仍然是一個陷阱。天賦即是束縛。我們只看到了世俗成功者的天賦,卻忽視了身敗名裂以及更多碌碌無為之人的天賦。所謂天賦,與身俱來,如影隨形,難以擺脫,如皮纏身。殺人者,騙人者,貪官,雞賊⋯⋯不僅僅是商紂、秦檜、和珅、希特勒這些名人,更多的是無名的人,冤死的人,沈默的大多數,皆是為其天賦所困,所傷,所斃。
人的天賦有不同,但在天賦之下,人的本性無一不同,皆是逃避痛苦,追求愉悅。梁寧所舉的例子里,雷軍拼盡全力想要擺脫不在潮頭、無人注目的痛苦。反過來,眾多平凡人同樣是在拼盡全力想要擺脫殫精竭慮、功名薰心的痛苦。對於一些人,攻城拔寨是愉悅,另一些人,風輕雲淡是愉悅。對於一些人,征服是愉悅,另一些人,安住即是愉悅。對於荷爾蒙過剩的人,不折騰是痛苦,荷爾蒙缺乏的人,折騰是痛苦。
回到更本質的層面上,每個人都是天賦的奴隸。無論傑出還是平凡,都遵從一個本能:逃離痛苦。大家並沒有本質的不同。為本能所驅使,即是動物性。
創業是一場修行。這是創業者群體所津津樂道、自我開解的話。在創業之中,必迫不得已改變習慣、拓寬視界,必下決心承擔某些痛苦,行難行之事,並自以為是修行。但如此種種,可能都只是為了贏,都落入了不擇手段的魔性。擁抱小痛苦,實則為了逃避大痛苦,脫離了小網,卻被大網束縛更緊,棄小貪,求大貪。捨本逐末,一葉障目。
放眼更寬廣的空間。公雞打鳴是天賦,老鼠鑽洞是天賦,狗吃屎是天賦,這些天賦跟有些人一定要贏,有些人一定要淫,有些人一定要作,有些人一定要懶,有些人比如我一定要思考一樣,不這樣就會萬蟻噬心,都是天賦。在天賦的束縛下,任何成功者或者失敗者,都是戲子而已,如一只上滿發條的機器狗,跳動不止,至死方休。想不做戲子,首先須認識到自己是個戲子。不自以為高明,不自以為卑賤。比如我以思考力見長,那只是因為還戴着與身俱來的枷鎖,是我為思考力所用,不是思考力為我所用。
真正的問題是,我們如何能自由的成功,或者自由的失敗。前提是擺脫天賦的束縛。換句話說,是把痛苦變成快樂,而不是被痛苦脅迫。把快樂變成平凡,而不是被快樂所迷幻。如此,可以稱為「覺悟」,是真成就者。
所謂「自我」,即是見證本身的天賦稟性。所謂「超我」,即是不再被天賦稟性所束縛。公雞不再打鳴,狗不再吃屎,老鼠不再鑽洞,把與生俱來的操作系統徹底破掉,不擇手段的人可以有所不為,一定要贏的人可以安然失敗,偷懶的人可以勤奮,一刻不停思考的人愛上了發呆,狂躁不安的人開始沈靜,放不下的人可以放下,拿不起的人可以拿起。不是一定要放下或者拿起,而是有此可能,自由之身,而不是囚困之徒。正像批評不自由,讚美則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