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青法在线
有问题,就搜青法在线!这里有全面、详细、持续更新的专业学习、升学考试、求职工作等精华内容。感谢关注,欢迎多多推荐。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青法在线

英澳港LLM留学均上岸:努力与幸运并存

青法在线  · 公众号  ·  · 2025-02-22 09:50

正文



编者按: 本文作者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申请留学的宝贵经验,从前期院校专业选择、时间规划,到文书准备的细致要点,再到实用的申请建议,内容全面且具深度。无论是正迷茫于选校、纠结文书撰写,还是对留学申请毫无头绪的同学,都能从这篇经验贴中获取启发,找到方向,少走弯路,助力自己的留学申请之路。

作者简介

小Y,本科五院法学专业,GPA:3.79,排名前1%(5/400+),雅思7分


留学录取offer: 香港中文大学(国际经济法和中国商法)、 墨尔本大学、曼彻斯特大学等;


荣誉称号/奖学金: “三好学生标兵”、“特等奖学金”、“优秀本科毕业生”、“优秀毕业实习生”、“先进个人”等;


科研/奖项: 横向课题、纵向课题三项,国际期刊发表一篇,本科生科研立项一项;“从法杯”全国大学生“法治中国”调研大赛本科生组全国三等奖;“北仲杯”仲裁案例分析大赛特等奖两项,“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全国二等奖;大创立项国、省若干;


一、前期准备


01

(一)院校与专业选择

香港的法学教育一直很出色,港中文在法律领域的声誉和教学质量吸引了我。我仔细研究了港中文法学硕士的课程设置,发现它不仅涵盖了国际法、比较法等核心课程,还有许多特色选修课程,能满足我对不同法律方向的探索需求。


同时,参考了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学校官网的专业介绍以及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坚定了申请港中文的决心。


再加之本科时是民商法学,很喜欢研究商法与公司法的一些有趣案例,最终在两个offer中选取了自己更感兴趣的专业中国商法。


目前港中文毕业时间可以自行选择,有两次参加大陆秋招的机会,回国后该专业留服认证为民商法学硕士学位,一年学制等,这些都无不吸引着我。


港中文法学院中国商法&国际经济法专业offer


02

(二) 时间规划

申请是一场持久战,合理规划时间至关重要。在保研出现了一些小插曲后的第二年,仔细考虑时间成本后,我迅速找准留学这个升学方向,凭借为保研期间准备的比赛,科研经历实习等,让我的软背景更加丰富立体,4-8月集中精力提升雅思成绩和完善个人简历。


雅思备考期间,我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保证5-6小时的学习时间,通过刷题、背单词、练习口语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同时开始准备推荐信、个人陈述等文书材料,关注每所学校的申请开放时间,提前准备好网申所需的各项材料。


03

(三)文书准备

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这是向招生官展示自己的重要窗口,需要充分展现自己经历的“多样性”“独特性”,以及与每个项目之间的直接契合度,表明对该专业的深刻思考,且让招生官能够从你的文书中看到你对该专业的热爱以及对知识的渴望,能够让招生官从你的文书中看到你是一个拥有“善于规划”,“有对未来发展方向有着清晰认知”,“具备独特思考”,“有上进心”等特质的人。


我在个人陈述中主要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对法学的热爱和初心,从本科实习中的一次案例分析说起,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法律的魅力和力量,从此坚定了在法学道路上继续深造的决心。二是我的学术和实践经历,详细介绍了参与的实习项目以及取得的成果,强调这些经历如何锻炼了我的法律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选择港中文法学硕士的原因,表达了对学校学术氛围、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的向往,以及自己希望在这个平台上实现的学术和职业目标。在撰写过程中,反复修改了很多次,还请了专业老师和有经验的学长学姐帮忙把关,确保语言表达流畅、逻辑清晰,突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个人陈述是留学申请中极为关键的一环,其专业性和针对性不容小觑。从篇幅上看,它一般保持在800 - 1000字,不过部分院校出于对精炼度的追求,将字数严格限定在200 - 500字。如何巧妙布局内容,把院校最关心的问题讲透彻、讲明白,让招生官快速捕捉到你的优势和潜力,堪称一大挑战。正因如此,下笔之前的深思熟虑就显得尤为关键。


你需要静下心来,仔细梳理过往的经历、想法,挖掘那些与申请专业相关的闪光点。同时,还要深入研究目标院校的专业特色、培养方向,做到知己知彼。只有这样,才能将碎片化的素材有机整合,像搭建积木一样,构建出一篇逻辑严密、内容丰富的个人陈述。等脑海里有了清晰的框架,再动手写作,就会顺畅许多。


另外,我还想给大家提个醒,完美的文书不是一蹴而就的,尤其是对于第一次写个人陈述的同学来说,更不要妄想一次就能写出惊艳众人的作品。


迈出写作的第一步,远比追求完美重要得多。很多问题只有在实际写作过程中才会暴露出来,所以不要被“一步到位”的想法束缚住手脚,大胆动笔,在不断修改中完善自己的作品,这才是写出优质个人陈述的必经之路 。


推荐信(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我找了两位熟悉我的老师作为推荐人,一位是我的专业课程老师,另一位是我毕业论文指导的老师,他们在课堂上对我的表现非常了解,能够中肯地从学术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给予评价;在找老师之前,我先和他们沟通了自己的申请计划,表达了希望得到他们推荐的意愿,并提供了自己的简历、成绩单等相关材料,方便老师更全面地了解我的情况。推荐信内容要真实、具体,能够体现出推荐人对我的熟悉程度和认可程度。


简历(Curriculum Vitae,简称CV)

在竞争激烈的留学申请中,各类文书材料犹如一块块拼图,共同拼凑出申请者的完整形象,而则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块,堪称申请的“门面担当”。


CV宛如一台时光浓缩机,将申请者过往的经历与能力精炼呈现。它要求用最为精准、简洁的语言,把学历背景、科研硕果、参与的项目、实习历程、个人兴趣特长以及其他关键信息进行高度概括,帮助招生官在短短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里,迅速洞悉申请者的综合情况,形成初步印象。为了让这份“门面”足够吸睛,撰写CV时一定要遵循简练、重点突出的原则。


记住,招生官的时间宝贵,冗长繁杂的内容只会让他们望而却步,关键信息也会被海量文字掩埋,所以简洁明了才是王道。


CV模板各大平台都有模板,能为大家提供基础的框架和格式参考。但请务必牢记,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留学申请。每个人的经历和目标院校都有差异,大家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申请院校的具体要求,对模板进行灵活调整,让它成为专属于你的个性化展示。


(1)CV内容


A.个人信息(Personal Information):这部分通常放置在页眉位置,包含姓名、联系方式(电话、邮件、地址)。这里有几个细节千万不能忽视:


• 电话号码前务必加上中国区号(+86) ,别让小小的区号成为招生官联系你的阻碍。


• 电子邮箱提前设置好“取消屏蔽选项”,避免学校的重要回复被当成垃圾邮件,错失关键沟通机会。


• 地址就填写常用地址,方便及时接收各类信件、通知。


B.教育背景(Education Background):此板块涵盖学位、专业、就读院校、入学与毕业时间、GPA等学术信息,记录时遵循亮点突出原则:


• 院校与专业:要是毕业于985、211或者C9等重点高校,这可是你的金字招牌,一定要着重标注;学校和专业名称首字母大写,专业若有官方英文表述,就严格使用,彰显专业性;要是专业在国内排名靠前,也别藏着掖着,标注出来,瞬间提升竞争力。经历排序从最近的开始,倒叙回溯,符合阅读逻辑。


• GPA呈现:高GPA(比如90/100)直接亮出来,展现你的学术实力;要是GPA呈上升趋势,后期成绩亮眼,可单独列出后期成绩,体现你的成长潜力;年级排名高的话,也需要特别凸显,展现优势。


• 课程信息:一般来说,可以写部分与该方向契合的专业高分,这样也能增加项目的契合度。

墨尔本大学法学院offer


C.标准化考试(Standard Tests)


标准化考试成绩是招生官衡量你语言水平与学术能力的重要指标。此板块聚焦TOEFL、IELTS、GRE等考试成绩汇总。在展示时,遵循“强者优先”原则,成绩足够优秀,就按类别清晰罗列,让招生官能迅速get到你的语言天赋与学术潜力。


举例来说,雅思8分、GRE 330分以上这种高分,直接列出来,就是实力的有力证明。但要是成绩不太拿得出手,存在明显短板,藏起来不失为明智之举,避免因低分拉低整体印象分。值得一提的是,即便总分一般,若单项成绩突出,比如雅思写作口语7分,单独标注出来,也能让你在某个领域脱颖而出,展现专长。


D.论文(Publication/Paper)


一旦你有期刊论文发表的亮眼成果,这便是展现学术实力的绝佳机会。务必详细列出发表时间、作者、篇名、刊名、卷号(期号)等关键检索信息。


这些信息就像一把把钥匙,帮助招生官精准解锁你的研究成果,深入评估你的学术水平与研究能力,判断你是否具备在相关领域深造的潜力。


E.经验与经历(Experience)


丰富的经历是你的宝贵财富,这部分主要包含专业经历(Professional Experience)和工作/实习经历(Work Experience or Internship) 。


• 专业经历(Professional Experience):它涵盖专业背景、科研经历等核心内容。招生官透过这些经历,渴望了解你在项目中的角色定位与实际贡献。


介绍时,不妨套用这个实用模板:“我运用了XXX方式/理论,提出了XXX方案,成功解决了XXX问题,最终取得了XXX成果” 。


特别要注意成果描述的数字化呈现,精确的数据能让你的能力与贡献一目了然,说服力满满。

• 工作/实习经历(Work Experience or Internship):书写时,要清晰呈现时间、地点、公司名称(若公司知名度高或级别特殊,可适当注明,如“世界500强企业[公司具体名称]”)、岗位、工作职责以及所获成绩。


紧密围绕申请专业,优先选取相关性最强的经历,按时间由近及远排序,方便招生官快速把握你的成长轨迹。描述经历时,建议使用动词过去时让表述更具条理与动态感。


F.其他活动(Activities Experiences)


这部分内容丰富多彩,涵盖社团活动经历、创业经历、暑期学校(summer school)经历、竞赛经历、学术会议经历等。


撰写时,完全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发挥。若能使所有活动都与专业挂钩,那无疑是向招生官释放强烈信号——你对该专业满怀热忱,兴趣浓厚。但也别局限于此,从多维度展开叙述,能让你立体鲜活起来。


比如参与跨学科项目,既能体现专业知识的灵活运用,又能展现团队协作、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让招生官看到一个全面发展、充满潜力的你。


G.荣誉及奖励(Honors and Awards)


这是你过往成就的展示舞台,简要罗列在学校内外获得的各项奖励,同时标注清楚获奖时间和颁奖单位。为让招生官充分了解奖项含金量,简单释义必不可少。


比如解释“[奖项名称]是我校针对在科技创新方面表现卓越的学生设立的最高荣誉” ,特等奖学金,专业前百分之几可获得等,这个板块包容性很强,学术荣誉、社会活动荣誉都能纳入,全方位展现你的个人能力,让招生官看到你的闪光点。

曼彻斯特大学法学院LLM offer


04

(四)申请建议

1.早做筹谋,赢在起点


留学申请是一场需要精心筹备的长跑,务必尽早踏上规划之路,提前1 - 2年开启准备工作堪称明智之举。保研与留学一样,都需要精致的背景,与强硬的GPA,不妨绘制一份详尽的时间蓝图,将各个关键阶段的任务精准锚定。


从攻克语言考试的艰难关卡,到稳步提升学术成绩,再到精心打磨文书,直至最后完成申请提交,每一步都需有条不紊地推进。提前规划宛如为这场征途配备了充足的粮草,能让你在面对各项准备任务时游刃有余,彻底告别时间紧迫带来的手忙脚乱。


就拿语言考试来说,提前备考给予你充足的试错空间,要是首次成绩未能达到预期,还有机会再次踏上考场,全力冲刺更高的分数。


2.精进学术,筑牢根基


在本科学习的黄金时期,始终维持优异的GPA成绩是重中之重,这无疑是院校衡量你学习能力的关键标尺。


秉持严谨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门课程,踊跃投身课堂讨论,积极融入小组项目,竭尽全力斩获优异成绩。


而对于那些打算转换专业赛道的同学,主动选修目标专业的基础课程就显得尤为必要,通过系统学习补充专业知识,向招生官有力地证明你在全新领域潜心学习的决心与潜力。


3.雕琢语言,突破壁垒


依据申请院校与专业的具体要求,审慎抉择适配的语言考试,雅思、托福等都是常见的选择。


精心拟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力求在听说读写四个维度实现全面突破。多参与模拟考试,让自己深度熟悉考试流程与题型特点,善于总结答题技巧,逐步攻克考试难点。


同时,充分借助语言学习APP、英文影视剧、广播电台等丰富资源,为自己营造沉浸式的语言环境,潜移默化地增强语感,提升语言运用的熟练度与灵活性。


4.积累实践,提升竞争力


主动出击,积极探寻与专业紧密相关的实习、科研以及项目实践契机。实习能够让你深入行业内部,亲身感受实际运作流程,积累宝贵的实践经验;


投身科研项目可以锻炼科研能力,激发创新思维;参与专业竞赛则是检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试金石,一旦斩获荣誉,更能为你的申请材料增添熠熠光辉。


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务必明晰自己的角色定位与实际贡献,这些经历都将成为文书撰写与面试环节中生动且有力的素材。


5.聚焦面试,尽显风采


倘若申请院校设有面试环节,务必提前做好全方位的准备。深入了解面试的形式与流程,系统复习专业知识,精心梳理常见问题的回答思路。


积极开展模拟面试,及时纠正语言表达、肢体语言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面试当日,始终保持自信昂扬、积极向上的态度,清晰准确地回应每一个问题,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出色的沟通能力。


6.分散风险,才能all in


在全球化的滚滚浪潮之下,世界局势仿若六月的天,说变就变。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起伏、各国政策的频繁调整,都让留学格局变得波谲云诡,充满了未知与变数。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留学申请早已不是简单的选择,而是一场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复杂博弈。


它需要申请者审时度势、深思熟虑,绝不能仅凭一时的冲动和主观臆断就做出决定。在这场充满不确定性的征程中,分散风险,无疑是当下最为明智且稳妥的策略。谁也无法拥有“水晶球”,精准预知未来哪一年、前往哪个地区留学才是最契合自身发展的最优解。


在这风云莫测的局势里,孤注一掷地将所有希望都押注在一处,就如同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驾驶一艘没有备用航线的船只,一旦遭遇风暴,便可能陷入绝境。


与其如此,倒不如巧妙借鉴“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的古老智慧,积极拓宽自己的选择范围,为自己的留学之路增添更多的可能性与保障。


扩大选校池便是一个切实可行的办法。在选择留学目的地时,不要仅仅将目光局限于英美等热门国家。


加拿大凭借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宽松的移民政策、澳大利亚宜人的气候与多元的文化氛围、新加坡卓越的地理位置和强大的金融产业优势,都是值得考虑的留学佳地。


在学校层次的选择上,既要勇敢冲击综合排名靠前的顶尖名校,向学术巅峰发起挑战;也要关注那些专业实力强劲、特色鲜明的院校,它们在特定领域的深厚积淀,或许能为你提供更精准的专业培养;


同时,千万不能忽视申请难度相对较低的保底院校,它们就像坚实的后盾,为你的留学申请托底,确保万无一失。通过这样全方位、多层次的选校策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因申请策略过于单一而带来的风险,大大提升申请成功的概率。


我身边就有不少鲜活的例子。一些同学过于依赖往年的申请数据,盲目地将所有的精力、时间和期望都高度集中在某一个地区,或是仅仅瞄准某几所学校。然而,留学申请的形势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录取标准、竞争态势都可能截然不同。


结果,这些同学在申请季中,要么空手而归,满心失落;要么虽然收获了录取通知,但学校的层次和专业远低于自己的预期,留下诸多遗憾。


这些真实的案例深刻地警示着我们,在留学申请这场变数丛生的博弈中,当局势尚未明朗,未来充满迷雾时,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将规避风险、分散风险作为重要的决策依据。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留学环境中,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收获更为理想的留学结果,开启一段精彩绝伦的海外求学之旅 。


当我静下心来回望这段申请留学的日子,那一段段经历就像电影般在我脑海中不断放映,我愈发深切地感受到,这无疑是一场满是未知与惊喜交织的自我挑战奇幻之旅。


起初,面对堆积如山的学习资料和紧迫的考试日期,准备语言考试的日子充满艰辛。每天清晨,当城市还在沉睡,我便已坐在书桌前背单词、练听力;夜晚,在别人休闲娱乐时,我还在电脑前反复刷题,分析错题,只为能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


那些密密麻麻的笔记、用空的笔芯,都是我努力的见证。而文书的打磨过程同样让人绞尽脑汁。


从最初不知从何下笔,到反复查阅资料、梳理自身经历,挖掘那些能展现我独特之处的闪光点。每一个段落、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用词,我都要斟酌许久。为了让个人陈述逻辑清晰、内容生动,我请教老师、咨询学长学姐,修改了一遍又一遍,无数个夜晚都在与文字“战斗”。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后,一切尘埃落定。当手中捧着那张承载着梦想的录取通知书时,激动与喜悦自不必说。但随着时间沉淀,我渐渐明白,这张通知书固然珍贵,是对我努力的一种肯定,可更让我无比珍视的,是在这整个申请过程中实现的自我蜕变。


我看到了自己在压力下爆发的潜力,原来我可以如此自律、坚韧;如果我的这些经历,能像一盏微弱的灯,为正在申请留学、在黑暗中摸索的你照亮一小段路,给予你一丝启发,那将是我莫大的荣幸。


愿每一位心怀留学梦想的朋友,都能在这条满是荆棘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冲破重重阻碍,顺利拿到心仪院校的录取通知,跨越山海,奔赴理想的彼岸,开启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精彩纷呈的人生新篇!


本文责编 ✎猫头鹰

本期编辑 ✎十月鲲

法学学术、热点争鸣、交叉学科

请认准 “青苗法鸣” 微信公众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