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起点锂电
起点锂电大数据是锂电池全产业链领先的资讯服务平台,我们致力于为锂电池上下游企业提供最前沿的资讯和最专业的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TechWeb  ·  2月27日小米发布会“双Ultra”来了,你 ... ·  23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DeepSeek称不构成诊疗法律或投资建 ... ·  昨天  
新浪科技  ·  转发微博-20250221195420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起点锂电

赔偿9200万元?中创新航再被起诉

起点锂电  · 公众号  ·  · 2024-07-30 18:05

正文

前言

锂电专利之战再起,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的专利纠纷迎来“新剧情”。
作者|焦亚

排版|小锂

7月26日,中创新航发布公告称, 宁德时代针对一项动力电池专利起诉公司侵权,并请求法院判决公司赔偿其经济损失9200万元。

来源:中创新航公告

公告显示, 涉诉专利是一件实用新型专利201720968992.6 。企查查信息显示,该项专利名称为“二次电池”,由宁德时代在2017年申请,2018年公开。专利摘要显示,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次电池,通过在凸包上设置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既可以降低短路风险,也不会影响二次电池的注液工序和化成工序,其能在降低短路风险的同时,能够实现二次电池的注液和化成。

来源:企查查网站

相关业内人士分析,此次涉诉专利是对电池顶盖结构的局部优化,其他公司的产品也可以设置注液孔,只要不用凸包设计的结构就不算侵权。

对此,中创新航表示,动力电池领域的技术进步和产品迭代速度较快,公司产品已采用更先进的技术和结构设计,不存在宁德时代主张需要立即停止制造、销售和许诺销售侵害此次涉诉专利产品的情形。

目前公告涉及诉讼尚未开庭审理,无法院最终判决结果 ,不会对公司当前及未来的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积极采取相关法律措施,保护公司合法权益,并切实维护公司和全体股东利益。

01




专利战由来已久

据观察,中创新航与宁德时代的专利纠纷已经持续了3年之久。这期间,宁德时代向中创新航提起数件侵权诉讼,加上本次诉讼,涉及专利达到7件。

其他6件专利分别是“正极极片及电池”、“防爆装置”、“集流构件和电池”、“锂离子电池”、“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以及“动力电池封装组件”,索赔总额高达6.47亿元。

在双方你来我往的过程中,部分专利案件已经迎来结果。

其中,由于相关发明专利权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全部无效,“锂离子电池”、“正极极片及电池”两起案件已判宁德时代败诉,且为终审判决。“防爆装置”、“集流构件和电池”、“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等专利,一审判赔,二审正在审理中。“动力电池封装组件”专利案件还在审理中,尚未宣判。

此外,中创新航也并非“被动”接受诉讼,针对宁德时代非涉诉专利(“电池包”、“电连接片及电池组”等专利)进行无效申请反击。

针对相关诉讼事宜,宁德时代曾公开表态称,尊重第三方知识产权,愿与行业参与者就知识产权授权许可保持沟通合作,也会重拳打击恶意侵权行为,维护市场良性竞争。

而中创新航刘静瑜也多次公开表示,中创新航不存在恶意侵权的动机。

由此来看,两家电池企业已做好“长期对战”的准备,这场专利战还将持续较长的时间。

实际上,专利之战回到市场,就是技术与客户的竞争。当下的锂电行业,近两年专利纠纷频繁出现,不仅仅是国内市场,海外市场比如LG新能源、优美科等也曾“剑指”中国企业。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锂电产业出海大潮的到来,以强大的研发实力,打造技术专利“护城墙”已成为必要且有效的手段。

02




两大企业的技术之争

据观察,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均十分注重研发投入。

在2023年内, 中创新航的研发支出达到9.9亿元,同比增长50%,研发费用占公司总营收3.7%。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已获授权专利3060项,已申请待授权专利1111项。

宁德时代方面,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83.56亿元,同比增长18.35%,研发投入占公司营收4.58%。 截止2023年12月31日,拥有8137项境内专利及1850项境外专利,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19500项。

但是对比来看,中创新航2023年投入的研发支出为宁德时代的5.3%,研发投入占公司营收的百分比低了0.88个百分点,并且专利数量方面与宁德时代的差距也很大。

目前,宁德时代已经发布了2024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667.7亿元,同比下降11.88%,归母净利润228.7亿元,同比增长10.37%。

其中,上半年的研发投入为85.9亿,虽然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其专利布局依旧惊人。 截至今年上半年,宁德时代拥有12828项境内和境外专利,正在申请的境内和境外专利合计达到23830项。

尽管中创新航目前并未公布半年报,但就研发投入和专利方面,短时间肯定没办法赶上宁德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中创新航目前不论是市场份额还是营收利润等,都难敌宁德时代,但宁德时代为何多次向中创新航发起专利战。这背后的原因,行业认为,或许与大客户的“出走”密切相关。

从配套关系来看,宁德时代主要的配套车企有特斯拉、吉利、理想、长安、蔚来等,中创新航的主要客户则为广汽、小鹏、长安、蔚来等。其中广汽和小鹏曾是宁德时代的主要客户。

事实上,在起点锂电看来,车企寻找“多供”与二线动力电池崛起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总体来说,宁德时代与中创新航之间并不存在输赢。相反的是,车企目前自研自产电池提速,寻找新的合作模式以及开拓新的市场更为关键。

03




三大差距需注意

不可否认,中创新航近几年稳定成长,行业地位在加速上升,动力电池装机量方面,国内已经稳居行业第三,全球榜单也有名次。

但客观事实来看,与宁德时代还有明显的差距。

首先以装机量来看 ,国内市场上,宁德时代今年上半年装机量达到93.31GWh,市占率达到46.38%;中创新航装机量市占率仅有6.87%。

全球市场上,1-5月,宁德时代装机量达到107GWh,市占率达到37.5%,稳居全球第一;中创新航装机量为13GWh,市场份额不到5%。

其次是业绩差距 ,在市占率不敌的情况下,中创新航面临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以2023年业绩为例,中创新航实现营业收入270.06亿元,同比增长32.5%,净利润2.94亿元,同比下降57.44%。其中,动力电池销售额222.49亿元,同比增长21.4%;储能系统产品等销售额47.57亿元,同比增长131%。

宁德时代方面,营业总收入首次突破4000亿元,约为4009亿元,同比增长22.01%;净利润约为441亿元,同比增长43.58%。其中动力电池系统营收达2853亿元,同比增长20.57%,占公司总营收的71.15%;储能业务快速成长,营收同比增长33.17%,达599亿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