氪金狗眼?看一眼就怀孕?
对于我国的军工产业,军迷中间一直流传着“看一眼就怀孕”,“氪金狗眼”的说法。这些词看着不是什么好词,不了解背后实情的人,还可能会造成一种误会。
曾经网上有传言一个故事,在1980年代初,我军决定研制新一代大口径机枪穿甲爆炸燃烧弹。但由于这种弹药属于国际前沿的武器思路,科技含量很高,全世界也没几个能生产的,因此我国军工人员为研制新型弹药走了不少弯路。
转机也很快到来。在1984年的欧洲国际防务展上,一筹莫展的我国军工人员,恰巧就看到比利时FN公司的APEI 169式12.7毫米穿甲燃烧弹的宣传资料。
这是一种多用途弹高效能枪弹,主要对付轻型装甲车辆和飞机直升机,侵入目标后可杀伤人员和破坏装备器材。采用可靠的猛炸药取代了复杂的引信,子弹打穿装甲目标后,同时产生爆炸破片和冲击波,并伴有剧烈燃烧。集穿甲爆炸杀伤和燃烧于一体,瞬间完成。
这不正好跟我们正在研制的新型穿甲爆炸燃烧弹相似吗?我们的军工人员就围过来观看,结果比利时人以为来了大客户,对我们进行了细心讲解,解答各种问题,还拿出设计资料观看。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军工人员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随后完成了战术技术论证,几年后开始研制生产属于我们自己的穿甲爆破燃烧弹。
在过去,“氪金狗眼”确实帮了我们军工产业的大忙。由于西方对中国长期进行技术封锁,在国际军购市场上一直把中国视为外人,对中国严防死守生怕中国获得先进的军事技术。
而中国在自身技术条件落后的情况下,如果所有的问题都要靠自主研发,无疑会导致研发周期长,耗资规模大的情况。因此中国不得不对国外先进武器进行参考,希望少走弯路,节约成本。
上世纪90年代,美军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海湾战争中大显身手,伊拉克军队的装甲部队犹如韭菜一样被阿帕奇发射的地狱火反坦克导弹无情收割,突出的实战表现让包括中国解放军在内的世界多国军队看到了武装直升机的优势,都纷纷开始发展武装直升机。
当年,中国也在研发武装直升机,但毕竟没有接触过这种装备,在研发上陷入了瓶颈,于是就想能不能从国外引进一款武装直升机,先研究研究。
但当时西方国家的武装直升机不可能卖给你,而俄罗斯的“雌鹿”米24直升机又没多大参考价值。
于是我们将目光投向了南非——这个曾经的非洲唯一发达国家,他们研发出了CSH-2“石茶隼”武装直升机,性能很先进。
▲南非的
“石茶隼”武装直升机
据说当时南非飞机制造商丹尼尔公司面对这么大的一个潜在买家,也非常热心,心想中国这么大的国家,怎么也得买几十架才够用。
领着参观人员
各种讲解和参观工厂,我方人员也对这款直升机非常满意。
最后问:这么好的飞机,你们打算买多少架?
我们:买一架。
南非当即就不干了。
然后,也就有了然后。
中国军工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他们在清晰明确的目标和理论指导之下,克服了无数技术困难,在旋翼、动力、传动、航电、火控以及机载武器方面均实现了重大突破。
2009年,武直10首次交付解放军,让中国军队拥有了专用武装直升机。
很多时候,我们“看一眼”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自己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
再拿国之重器核潜艇举例。
核潜艇诞生于1954年,这一年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首次试航。1957年,苏联第一艘核潜艇“列宁共青团”号也下了水。这意味着美苏两国不仅形成了陆海空三位一体的核战略格局,而且具备了第二次核打击能力。
▲
“鹦鹉螺号”核潜艇。
为何美苏争先恐后地要下水核潜艇?因为有了核潜艇才是真正的核大国。今天世界公认的五个领先的核大国中,英法早已宣布放弃陆基和空基核武器,只拥有海基核武器———核潜艇,作为核打击和核反击的大国重器。
鉴于当时中苏两国的关系,最初我国曾希望核潜艇事业也能得到苏联的支持和帮助。然而,无论是中方参观苏联核潜艇工程,还是请苏联提供核潜艇的技术援助等要求,都遭到了苏方的漠视和回绝。
毛泽东也因此留下了穿越时空的名言:“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为打破美苏等国的核潜艇技术垄断,我国决定自己研制核潜艇。不过,那个年代的中国,没有一个人见过真正的核潜艇,也没有任何参考资料。从物质到知识,都是一穷二白,连最基本的研究条件都不具备。大家只是笼统地认为,核潜艇大概就是常规动力潜艇中间加个反应堆,事实上完全不是这样。
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条件下,“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和同事们大海捞针一般从国外的报刊、文献资料中搜罗有关核潜艇的只言片语,用算盘和计算尺去计算核潜艇上的大量数据。
从这个细节来看,我国的核潜艇人,甚至是在没看到任何实物的情况下,就开始了核潜艇的研制,比“看一眼就怀孕”可厉害多了。
当时,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究竟采用常规线型还是水滴线型,内部分为了两派。
主张先采用普通线型的一方认为,我们连普通线型的常规动力潜艇都没有自主设计过,不妨先从普通线型入手,有了经验再造水滴线型的核潜艇。
但黄旭华认为没有必要。当年,美国是分三步走才实现从常规线型到水滴线型的过渡的——先造一艘水滴线型的常规动力潜艇“大青花鱼”号,再造一艘常规线型的核潜艇“魟鱼”号,最后造一艘水滴线型的核潜艇“飞鱼”号。
▲俄罗斯
“台风级”战略核潜艇。
“从技术创新的角度看,这样确实比较稳妥。但美国人已经走过的路,我们还有必要重复吗? 就像侦察兵走了许多弯路,终于找到目标,我们还有必要重复他的弯路吗?”黄旭华力主我们应当站在美国人的肩膀上直接上水滴线型。
最后聂荣臻拍板,不采用常规潜艇的艇型。
首艘核潜艇虽然选定了“水滴线型”,但谁也没有亲眼见过水滴线型的核潜艇是啥样。但很快机会就来了,而且来的还很有戏剧性。
当时,我国一对外交官夫妇在美国去机场回国途中,在一家超市购物时偶然发现了几个美国孩子在玩一个铁灰色的核潜艇模型。外交官当然知道核潜艇是尖端武器,就买了一个带回国,后来就送给了719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
▲就是类似这种潜艇全内构模型
凑巧,当时六机部的一个外事代表团在香港中转时,也在一家商店中看见了一个核潜艇的玩具模型,就果断地买了模型转送719所。
▲
“乔治·华盛顿”号
核潜艇
。
这也算见到了迷你版的实物,最让人惊喜的是,这两个都是美国建造的世界上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的模型,大的那个模型的导弹发射筒和各舱室竟然还可装可卸。
这一下就让中国人把美国核潜艇的“面子”和“里子”看了个底掉。黄旭华他们将这个模型反复拆装,测量、记录、绘图,结果证明他们之前对我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401”艇的设计思路是正确的。
1970年中国第一艘鱼雷攻击型核潜艇下水。1974年8月1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被命名为“长征一号”,正式列入海军战斗序列。至此,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3月4日,黄旭华在试验基地。
其实我国核潜艇的起步与研制成功,代表了我国军工产业的缩影。
但懂的人也都知道走这种道路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中国的底子太薄了,还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各种技术封锁。刚改革开放后,经济优先的政策让军工产业也停滞了一段时间。这些原因,都是老生常谈。
但“抄作业”这种事吧,天下武器一大抄。
就拿马克沁机枪这种东西,一战二战期间,几乎每个国家都在仿制生产,还有美国著名的M1903步枪,基本直接仿制了德国毛瑟公司的G98步枪,仅外形稍微修改了一下,最后被毛瑟公司起诉成功,让美国付了一笔专利费。
还有就是,你观察一下中美苏等几大国,第一代火箭的外形,几乎都是一样的
▲
1943年,德国V-2火箭的一次发射。
二战后期纳粹的V-1、V-2火箭,喷气式战斗机等一系列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让美苏等国垂涎欲滴,纷纷展开对纳粹先进武器装备及其技术人员的争夺。
美国方面最著名的当然是“回形针计划”。
在1945年5月22日到5月31日的10天之内,美军挺进巴伐利亚区并占领当
地,根据雅尔塔协定,该地区应该是划给苏联托管。
为何美国这么着急占领此地?
因为这里有主要的V-2火箭生产工厂。
随后美军动用了300节火车车厢和13艘轮船,把近百枚的V-2火箭以及相关的一切设备和半成品抢运一空,苏军在6月1日抵达的时候,只看到一座座空荡荡的工厂。
最可贵的是美国还成功地说服了包括德国军方火箭计划负责人瓦尔特·多恩伯格中将及开发团队核心冯·布劳恩博士与相关的126位研究团队成员前往美国。自此以后美国的火箭工业和航天工业就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