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梅啦,养蘑菇啦,比拼袜子数量啦!
上海中心气象台刚刚宣布,目前东亚大气环流形势正在调整,副热带高压将趋于西伸北抬。长江中下游地区阴雨天气将增多。本市也于6月19日入梅。
未来3天,上海处在梅雨带的北部边缘,时阴时雨,降水并不明显。23日起梅雨带北抬至长江中下游地区,24~25日上海将出现明显的降水。
预计今年梅雨期间,副热带高压位置不稳定,雨带南北摆动幅度较大。27~30日雨带位于江南北部,上海雨日较多,湿度较大,气温无明显上升。7月初雨带可能北抬至江淮流域,本市位于雨带南部,多午后雷阵雨天气,体感变得闷热。
本周初,主雨带还主要影响着江南南部和华南等地,但是本周中期,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北抬,雨带向北推进,本市将转受雨带影响,降雨天气增多。周末两天,还将迎来一波较强降水。根据此前对2017年汛期的总体气候预测,预计上海今年出梅也较常年(7月10日)偏晚,梅雨期偏长,梅雨量偏多。
tips:
梅雨季来临,湿度高,注意食品卫生安全。物品注意防潮防霉变。出行注意交通安全。
6月20日 星期二:
多云到阴有短时阵雨
,23~27度
6月21日 星期三:
阴转阴有时有阵雨,23~27度
6月22日 星期四:
阴有
阵雨,
24~27度
6月23日 星期五:
阴到多云有阵雨,23~28度
关节长满“石头” ,
39岁小伙走路像老人
手上长满痛风石
小王今年39岁,别看他年纪轻轻,可走路如同八旬老人,佝偻着背,弯曲着腿,一瘸一拐。
细看之下,小王手、肘、膝盖、脚踝等处,长着大大小小的“石头”。
原来,小王患有痛风十年,浑身上下所有关节都长满痛风石,俨然一个“石头人”。导致小王身上长出“石头”的主因,就是他暴饮暴食,爱吃夜宵,顿顿离不开酒。
近日,在东方医院,记者见到了正在进行治疗的小王。他躺在病床上,双手指关节处异常凸起,疙疙瘩瘩长满“石头”,十根手指已无法伸直。不仅如此,手肘、膝盖等关节处,也长有同样的“石头”,大的犹如鸡蛋般,隆起在关节上。
“这是痛风引起的,我身上每个关节处都长了痛风石,快成‘石头人’了。”小王告诉记者,
十年前,他发现自己患上痛风,随后几年病情逐渐严重,关节处一开始长出小结晶,后发展成结石。浑身的“石头”也影响着小王的正常生活,行动受限,连吃饭都握不住筷子,走路都只能佝偻着背,膝盖无法弯曲,只能靠腰部发力带动双腿,半蹲着走路,一瘸一拐,犹如八旬老人般缓慢。
暴饮暴食不离酒,
查出痛风也没有忌口
“小王是我见过最严重的痛风患者了,几乎全身关节长满了痛风石。”东方医院内分泌科主任胡诗翠说,为何会全身长满痛风石?主要原因还是小王暴饮暴食、爱喝酒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的。
“我年轻那会儿,的确爱喝酒。”小王告诉记者,
20多岁刚创业时,每天都应酬喝酒,有时候一顿喝一斤半白酒,有时候中午还没喝完,晚上就已有朋友来约了,一天几乎喝三顿酒。
“痛风石是尿酸钠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所形成的结晶。痛风石初始于软组织,一开始可能只有几毫米像沙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结节物质会不断累积,数量可以不断增多、逐渐增大,可如鸡蛋大小甚至更大,数目也可从最初一两个增加到十几个以上。痛风石会使关节功能降低或丧失,患者会因此丧失工作和自理能力。”胡诗翠介绍,像小王这种情况,只能通过治疗控制痛风石的生长,并不能完全治愈。
目前,小王已经接受治疗十余天,尿酸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