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李松蔚
湖畔贩水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美芽  ·  高调离婚后又求复合,内娱第一笑话... ·  6 小时前  
如东新媒体  ·  明天查成绩!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17 小时前  
如东新媒体  ·  明天查成绩!复试攻略都在这儿了→ ·  17 小时前  
物道  ·  既见城隍:何不来请一个它? ·  昨天  
季顺潘  ·  山坂挂耳咖啡-射手座,JSP咖啡日记22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李松蔚

不行还可以生病啊

李松蔚  · 公众号  ·  · 2019-12-16 20:06

正文

82 年生的金智英》讲了一个韩国普通女性的故事。从各方面来看,主角的一生都没有突出的悲剧性。不曾遭遇战乱或饥馑, 不曾被抛弃被虐待 。没有生离死别,没有经济上的窘迫。家庭和睦,丈夫正派。算不上 格外的幸运,但也远远够不上不幸。 这样平顺的人生,却是整个悲剧的核心。

因为这样的人,最终还是生病了:

  • 金智英偶尔还是会变成另一个人,有时是还在世的人,有时是已过世的人,但她们都有一个共通点——都是她周围的女人,而且怎么看都不像是在开玩笑或者捉弄人,她真的是完美且惟妙惟肖地,彻底变成了那个人。

她的病,让无数女性感同身受。

看过这个电影的人,一半能理解她的病,生病是她唯一的出口,另一半可能觉得她病得莫名其妙。 比如金智英的丈夫,他大概永远想不通,为什么是自己的妻子生病?世界上还有那么多比她更不幸的女人呢?要说辛苦,哪个女人不辛苦?换了我是他,我大概也觉得委屈:「我也没有把所有的辛苦都让她背负啊,我做了能做的一切!这样都还不够,我还需要做什么呢?」他确实也做得足够了,所以金智英病得毫无道理。但这就是生病的用处: 病就是病,就算没道理,你也无话可说。

悲剧并不取决于某一个人的好或坏。

中国的家庭也常常发生这种悲剧,没有恶人,父母都做得很好,孩子还是生病了,不上学。父母怎么都想不通:为什么突然不上学了?爸妈哪里没做好,你说!哪里不好我们改。他们追究「为什么」的时候,还是想讲道理, 通过讲道理让一切回到正轨 。可是没有道理。道理只是一方的意志。另一方只有生病,生病才能从道理里面解脱出来。

人家都有病了,你还能怎么样。

我这样讲,不是为了绕个弯子指责父母欺人太甚,就像金智英的丈夫也没有真的做错什么。他们可太有道理了,但还是出了问题。问题出在哪里呢?不知道。生病的人只负责指出问题,不提供答案。或者说他们只负责推翻原有的答案。让那些曾经理所当然的安排,变得不再那么「理所当然」。

理所当然的那些安排,是确定的条条框框。

女人到了年龄,理所当然要生孩子。生完孩子,理所当然又只能交给妈妈照顾。照顾不周的时候,理所当然要妈妈付出更多时间。时间不够用了,重要的工作就理所当然只能交给男人。男人占据了工作的机会,更加理所当然地要女人持家……看上去都没错。但如果要我说的话,最大的错就在这四个字: 理所当然 。金智英的丈夫就是这样,他太讲道理,该做的他都做得很好(这一点就胜过了身边千千万万的人)。同时他相信这就够了,这一点也正如他身边千千万万的人。他在认同这些道理的前提下做好了一切:「 我遵从这个世界的规则,你也要遵从它的规则。 世界就应该有这样一个规则。 」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有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一种漫不经心,又微不可察的傲慢。

但傲慢是永远可能被打脸的。假如在理所当然的情况下打不到,可能就会用生病的方式打。

她病了,病得不轻:

  • 亲家公,恕我冒昧,有句话我还是不吐不快: 只有你们家人团聚很重要吗?我们也是除了过节以外,没有别的机会可以聚在一起,好好看看三个孩子。既然你们的女儿可以回娘家,那也应该让我们的女儿回来才对吧?

清醒时的金智英不可能开口讲这种话,于是她病了。生病反而让她有了讲这种话的权利。你看这是多么压抑的文化,一个人只能用生病的方式讲话。同时你也看到,即使是这么压抑的文化,也拦不住生病的人讲话。谁也不能逼她不生病。

这时候,有病就代表了自由。

人是自由的。无论愿不愿意接受,这都是一个冷酷又温暖的真相。自由总需要付出一些什么,生病就是其中之一。好消息是,它也相当牢固。一切都可能被夺走,唯有你的病是谁也夺不走的。

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我经常对病人的病百感交集。有些病我不知道怎么治,或者也不想治。生病帮助一些人挣脱了牢笼,这让我感到欣慰,同时也替他们惶惑,不知接下来去向何方。疾病是一场悲喜交加的战争:一方是执拗的个体,一方是理所当然的全世界。你被世界要挟:「要么你服从,要么我就撕票」,两者你都不想选,那就让自己生病:「你说什么我听不懂,我脑子坏掉啦!」

这样你就自由了。瓦茨拉维克在《人类沟通的语用学》里说,如果你要摆脱对方一直以来的沟通套路, 永远有一个选项,就是让自己发疯。

任何套路都限制不了一个没有套路的人。

前一篇文章 也讲过自由,我说,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有人在后台留言问,选择自杀是否也是一种自由。是,死是最终的自由,但代价未免太沉重。相比之下,病要轻松得多。——你随时都可以生病,作为行走这个世界的护身符。哪怕全世界都拿出一套振振有词的道理,你也可以不听,因为你有病。任何时候,哪怕是最绝望,最无力反击的时候,都要提醒自己:「 不行还可以生病啊。

再强势的世界都消灭不掉这一点自由。

多这样想一想,会让你更勇敢地活着。

PS. 这样说可能会让一些人不爽。 相比于金智英的故事本身,我更惊讶于韩国男性对这个故事的态度。电影在筹拍期间遭到了大量的抗议,演员受到人身威胁,围攻,还有人上书青瓦台,以「助长社会矛盾」为由要求取缔。我想,这种激烈的情绪恰恰来自于恐惧,因为他们知道是拦不住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