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德慧智
品读道德根文化图书,饮用传统文化源头甘泉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古典文献学微刊  ·  新書 | ... ·  3 天前  
墨香中华  ·  时光匆匆催人老,善待自己最重要 ·  1 周前  
墨香中华  ·  《小白船》演唱:梦之旅合唱组合 ·  1 周前  
墨香中华  ·  古代绝美乐曲名称取网名 ·  1 周前  
51好读  ›  专栏  ›  德慧智

《黄帝内经》中的生命真相——离开古代氏族社会的淳朴道德高峰的堕落

德慧智  · 公众号  · 传统文化  · 2017-01-16 17:47

正文

干支纪年:丙申年 辛丑月 癸卯日


 

 

老子曾经说过:“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中国的教育,要建立“以中解西”的思维观,确立民族自信、自强的信念,才能复兴道德根文化中的思维观和教育方法。


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普里高津曾经说过,“中国文化是欧洲科学灵感的源泉,欧洲近代科学文明和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输入有直接关系”。西方的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比我们自己的专家要深刻得多。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他们的思想虽然看起来是诞生在德国,但是同样包含着老子的思想。例如,中国优秀思维方式丢弃的根本原因,就是“离道失德”所造成的。“离道失德”,正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所指出的“是一种离开古代氏族社会的淳朴道德高峰的堕落”。因为西方所有的哲人和学者都研究老子思想,包括爱因斯坦,他的案头上也有老子五千言。根据考证和记载,马克思和恩格斯都研究过老子。俄国作家托尔斯泰也说过:“我的良好精神状态归功于阅读孔子,而主要是《老子》,《老子》的思想是不可逾越的道德高峰。”


 

这个“道德高峰”,来源于中国的生命真相学说。生命真相学说,藏在《黄帝内经》里面,里面有一句名言:“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个道德能量,是具有营养性的。道德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空洞的品德,而是实在的能量体。因为,天上这个德的能量进入自己的体内,地上的气进入自己的体内,这种德和气互相搏击震荡才使人的精神振奋,富有活力。


所以,才有“天德养神,地气养形”的说法。我们所吃的食物,只能主要去营养这个命体的肉身;而天上存在的德性能量,这种仁德、义德、礼德、智德、信德的能量,营养我们的精神系统。精神系统缺乏这种能量的时候,就会加速我们体内储备能量的消耗。人类体内有一个储备能量机制,就储存在骶骨之中,古人通过内观发现,它的重量大约有五百克左右。这个能量是怎么完成储存的呢?是从人出生以后到十六岁这个期间完成了储存过程。




十六岁以后,女性月经一来,男性开始遗精以后,就开始消耗。然后,就从二十四岁消耗六分之一,三十二岁消耗六分之二,四十岁消耗一半,四十八岁消耗六分之四,就慢慢消耗到六十四岁。女性到四十八岁的时候,消耗完;男性到六十四岁时候,消耗光,都变成阴爻了。那个时候,就完全要靠饮食去补充能量,仓库里面绝对是空了。


当在八岁开始换牙齿的时候,就已经到了一半,进入后天了;然后到了十六岁的时候,就成了一个乾卦。乾卦一满,“满则溢”,就开始漏,开始破坏,慢慢逐步衰老变化,最终把仓库的能量消耗光。


 

像为什么我们在中青年时代,在男子十六岁左右、在女子十四岁的时候,女性在十四岁时月经一来,记忆力等各方面都会急剧下降,情绪也容易波动,它跟破损流失能量有很大关系。男孩子也是一样,一旦转向后天,先天优势已经丧失,那个时候想再来开发自己的先天慧性,就需要边补边开发。因为在持续损耗而没有大量补充的时候,就难以完成慧性思维能力的成熟。所以,我们现在的教育犯了同样的毛病,就是在提前加速孩子先天能量的消耗,没有让孩子们及时把仓库的能量补充到巅峰状态,就提前把他们仓库里面的储备能量调用了。调用以后,在十六岁以后,就再也难以补充起来了。


 

自古以来,道德既是世界各民族,更是中华传统文化各家学说、各个学派的总归属和最高境界。纵观小小的地球村,无论哪一位村民、任何民族、任何地域,他们的文化之根都必然归结到道德这个最高峰之上。离道失德并不是现在才发生的现象,自古而有之,这一点正如马克思与恩格斯曾经指出的:“是一种离开古代氏族社会的淳朴道德高峰的堕落。”这一论断实际上说明,两千多年以来,我们是逐步地与道德渐行渐远,离开了根文化的本源。老子帛书《德道经》第一章《论德》,更是全面而系统地揭示了堕落的轨迹层级与重新回归的出路。


什么是德?从本义上说,德由道所化生,她既是人类必须具备的做人品格,同时又是滋养生命活力与健康的能量。在中国古代,用数字“一”来比喻“德”——“德一”。这个“一”具有一体两面性,即品格与品质的能量通用性。



中华传统医学之圣典《黄帝内经》中指出:“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炁也,德流炁薄而生者也。”中国古代将“德”这一质象能量游离于物相之外的时候称之为德,这一质象能量一旦进入人体或其他物相内部以后就称之为“炁”。在中国古代虽然存在“炁”字与“气”字混用的现象,但是“炁(气)”字的内涵与现代通用的空气之气是不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炁(气)”指的是质象能量体。物相内的能量之“炁(气)”具有性质变异性,因而后来多以“气”字来表示,例如人体内存在着正气,正气不足以支撑生命体正常活动的时候就会产生邪气、浊气、病气等等。但是,无论是“炁”还是“气”,都无法与原生态“德一”能量的品质相提并论。“失德而后仁”,德,一旦离开“一”的状态,就必然朴散为五,故而存在仁、义、礼、智、信五类德的能量状态,畜养着天地间各种有相的万物和生命。


 

选自团结出版社出版的《龙文化的文明与教育》第142页




廿四番花信 梅花风打头——小寒物候

梅花香时,小寒来——“小寒”诗词鉴赏

腊日(腊八)曾是古代的“年”——腊八节真义

小寒,轻微的寒意——“小寒”的寻根探源

腊八节一个特定的时空点

五气五色腊八粥——腊八节的正善治养生

小寒时节 晓日初长

冬天动一动 少闹一场病——小寒的正善治养生

《德道经》是无上瑰宝

大人都读不懂经典 为何要让孩子诵读?

经典诵读是中国古代教育学习的根本方法

“可”字,在古代就是开口诵——老子德道经中的“可”

“国学” 这么热!你选对了吗?——学“国学”要寻根

帛书《德道经》,是当仁不让的首选慧性经典诵读教材

抢救传统中医必须抢救传统文化

看德国人对中医的喜爱——世界需要真正的中医

何谓“健康”?

黄帝内经中的作息与人们的健康

东西方文化的区别就像我们吃中西餐一样

老中医告诉我们该什么时候起床和睡觉——一日之四时与生命健康

原来“经典”是有层级之分的——哪我读的是经典吗?

慧智是个完美的太极图——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经典诵读是提升师德的关键方法

为教师点亮光明

孔子问道于老子——是对道德文化的实践与求索

古代教师节是哪一天

营造尊师重道的良好环境

“教师”的古今称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教师修身明德是教育的本质要求

师德教育——教师首先要明德

师德建设“绝学三招”

师德建设的内圣外王体系

如此逼着孩子们辛苦……真是有点悲哀!——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用经典中丰富的精神营养,滋养孩子们久已饥渴的慧识和智识——慧与智同步开发是民族教育的根本

引导孩子掌握全面而准确的诵读方法

如何解决诵读与学习冲突?

抛弃经典诵读 产生民族灾难

赚钱别忘了身体要健康——伏羲黄老思想的养生方法

传统文化是国家的命脉

真诚的孝心是做人的根基(吴致知)

“孝”与“老”——析“孝”字,寻孝道文化之根

孝不孝是次要的问题吗?——孝道思想的根本

抛弃德的孝道,是无根之木———如何立体式的践行孝道文化

你发现细胞内的善粒子了吗?——孝道的能量来自善

明孝道层级之分,做真诚至孝之人

经典诵读开启心音——掌握生命能量的三种元素

脾胃信土之气是后天之本

人体生命有三种能量——21世纪以后是一个“音”的运用时代

孩子注意力严重不集中怎么办?——脾胃信德土的培养是关键霜降,

古代中国的数学水平高深莫测——不可思议的“善数”技艺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中国的文化说到底就是一个德育文化

意识宜清静 冬至正善治

冬天大家都可劲的嗑瓜子了!——冬至的口识养生

睡睡冬至夜——冬至的民俗文化

为什么人们脾气会变坏?——先天仁慈不足应该怎样补足(一)

怎么才能有一个好脾气?——先天仁慈不足应该怎样补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