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上5天班就要
过!年!啦!
“小年,小年,
过了今天就是年”
单是念起“小年”这两个字
就让人觉得
喜气洋洋、暖意融融
小年
是一首春之声的舞曲
是欢畅喜宴的头道佳肴
小年
是一阙秀美诗歌的序幕
是拉开帷幕后的惊喜
“小年”不小
等到“小年”一过
就完全进入了“春节时间”
直到除夕夜
人们在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中
迎来火红中国年
从明天开始
人们就要真正地开始准备过年啦
传说灶王爷原为平民张生,娶妻之后终日花天酒地,败尽家业沦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讨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难当,一头钻到灶锅底下烧死了。
玉帝知道后,认为张生能回心转意,还没坏到底,既然死在了锅底,就把他封为灶王,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汇报,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
老百姓觉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为他要上天汇报。于是,
民间就有了腊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
,
祈求来年平安和财运。
因为不同的风俗与传统
在全国各地
“小年”有着不同的概念和日期
然而千差万别里
浓浓的年味是一样的
热热闹闹的烟火气里
升腾的都是最深情的眷恋
中国古人过小年
有“官三、民四、船五”之说
也就是官家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百姓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水上人家、渔家等则是腊月二十五过小年
之所以这么划分
是因为宋代之前北方多为政治中心
受官方文化影响深
所以人们过小年选在腊月二十三
而南方远离政治中心
小年则为腊月二十四
鄱阳湖沿岸等地保有旧船家习俗
小年选在腊月二十五过
在咱天津
小年有这些冷知识
你都知道吗?
根据《天津通志》等史料记载,天津民间春节活动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延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初一、初二、初三为正年。天津人过春节的许多习俗、讲究保留至今,
“小年”意味着要开始祭灶、扫尘、置办年货、贴吊钱春联等一系列辞旧迎新的活动。
流传较广的《北平年谣》记载:“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去宰鸡;二十八,白面发;二十九,满香斗;三十日,黑夜坐一宵;大年初一出来扭一扭。”
天津民间也有首类似古谣
,同样描写过年期间的民俗风情:“二十三,灶王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炖大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酉(贴春联);大年三十,合家团圆捏扁食(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