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地:
京西凤凰岭
参观价值:
欣赏“西山晴雪”的最佳地点
参观路线:
推荐自驾;或乘坐公共交通到阳坊后白虎涧步行前往
当地特产:
阳坊大都胜利涮羊肉
关联打卡地
:
桃源仙馆对侧的冰挂、冰瀑
;被誉为华山之险的“天梯”(适合喜欢攀岩的人群)等
对于中国人而言,雪似乎是冬天一种限定的犒赏。仿佛不经历一场雪,就不算过一个完整的冬天。
古往今来,雪以其特有的惊喜与浪漫,吸引着一代代文人墨客、市井百姓。
而今,在初雪时走出家门,堆雪人、打雪仗,在雪地上写下心愿,与心爱的人一起漫步到“白头”,在朋友圈晒出雪景图片,配上唯美文案,定格这一刻的美好。
仪式感和幸福感同样拉满。
就比如北京的初雪,规模最大的地方既不是平谷延庆石景山,也不是环球影城八角游乐园,而是大家的朋友圈。
从公司楼下到自家的胡同,各个角度的雪景照片疯狂刷屏,女诗人尹丽川的:“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我们去后海看雪,就回到明清”是所有人附庸风雅必不可少的一句话。
但又不得不说,这确实是每个人的真心话。
雪后北京|图片出自网络
对于任何有文艺情调的人来说,去真实感受一下过去北京的生活是梦寐以求的事情,唯独雪后的北京真的能满足这个渴望。
一下雪,北京摇身一变,可能是《城南旧事》里的北平,也可能是《骆驼祥子》里的北平,喧嚣嘈杂的世界马上变得纯洁安宁。
雪花飘落在红墙绿瓦、碧水银练、枝头花朵上,给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增添了几分浪漫。
“北京变成北平”,怀旧当然是一个重要成分,因为其中蕴含了国人的文化记忆,需要一场大雪来触动文化基因的表达。
雪后北京|图片出自网络
不过,这显然是片面的。一方面,是因为北京的雪非常任性。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西伯利亚高压和蒙古气旋的影响,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低,降水少。
只有当冷空气强度适中,水汽条件较好,气温降到足够低,降水才容易以雪的形式出现。
雪后北京|图片出自网络
如果冷空气过强,会把南方的暖湿水汽“逼退”,不利于雨雪形成;如果水汽不足,即使冷空气到位,也难以形成有效的降水。
这就导致了北京的雪,时有时无,时多时少,时早时晚,时轻时重。所以,北京变装成“北平”,是很难得的。
另一方面,下雪能让堵车、挤地铁和公交、雾霾、房价、户口等现实问题暂时退避,让人获得难得的平和与静谧,当然还有孩子们的嬉戏。
下雪更体现的是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科学与文化的矛盾。
雪后北京|图片出自网络
雪后的北京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不再是喧嚣的现代都市,而是充满历史韵味的古都,如同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诉说着它的故事。
正因为如此,等到初雪落下时,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全世界都要羡慕北京。
故此,许多南国游客中,那些除了游玩还想追求精神升华的人,都会在初雪降临的时候来到北京。
与追求浪漫意境的人不同,他们往往选择独自享受静谧的世界。
他们不必担心,落地的时候错过雪下正酣的阶段,因为天气放晴后的北京雪景更值得观赏,尤其是去西山。
西山晴雪之香山一景|图片出自网络
在古人营造的雪景氛围中,有山水,有花鸟,有人物,更多的是把握雪下正大的时候,营造一种“天浑地莽,玄冥充塞”的气象。
北京的雪,则很特殊,也只有专门在放晴后跑到西山赏雪的人才知道其中奥妙。
西山是指
北京
西郊连绵山脉的总称,是
太行山
的一支余脉,所说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带,而香山便是这一带典型的山峰。
因为香山是两座山峰结合的凹部结合,在冬天降雪的时候,这个地方地处阴面,阳光照射不到,不容易融化。
在晴天的时候,其他地方的积雪都化掉了,只有这儿还可以欣赏雪景。
西山晴雪之香山一景|图片出自网络
所以,古人针对西山晴雪情有独钟,流传至今,成为香山的标志和标签,文人墨客无不流连忘返。
不过,“西山晴雪”虽然更有意境,但起初的名字更偏重于写实,就叫“西山积雪”。
传闻,金章宗在香山观雪后,回宫的时候适逢天气放晴,他不经意的一瞥,但见山峦玉列,峰岭琼联,旭日照辉,
红霞映雪
,青石玉琼,一派银装素裹,倍极壮丽。
西山晴雪之昆明湖一景|图片出自网络
从此,“西山积雪”就开了
香山
冬景的赞誉先河。
元代著名书法家
鲜于枢
之子
鲜于必仁
曾有燕京八景诗,其中《西山晴雪》中描写道:
“玉嵯峨、高耸
神京
,峭壁排银,
叠石
飞琼。地展雄藩,天开图画,户列围屏。分曙色流云有影,冻晴光老树无声。醉眼空惊,樵子归来,蓑笠青青”。
在明代,西山晴雪又改为西山霁雪。
明
永乐
初为
翰林院侍讲
的
邹缉
《西山霁雪》诗描写的:
“西山遥望起岧峣,坐看千峰积雪消。素采分林明晓日,寒光出壑映晴霄。断崖稍见游麘迹,深谷仍迷野客樵。应日阳和气回早,登临未惜马蹄遥”。
若干年后,另一位皇帝乾隆在香山赏雪后写下《西山晴雪》诗,并将诗刻在“西山晴雪”碑上,立在香山山腰半山亭北,
朝阳洞
登山道右侧。
乾隆的诗虽然不咋样,但将香山的雪景定义为“西山晴雪”却是歪打正着,写实之余兼顾了写意。
然而,如今你如果想在乾隆立碑之处观赏这个美景,肯定会让你大失所望。
要知道,西山晴雪的难能可贵不仅在雪更在于晴。
北京的雪本来就很“傲娇”,更不要说全球变暖的大趋势下,落地见白就更加少了。
况且,出于市政交通的考虑,某些时候,也不允许大雪堆积这种情况的出现。
西山晴雪之昆明湖一景|图片出自网络
而想要大雪过后隔天早上就能晴空万里的情况,只能看老天爷的脸色。
即使遇到这种情况,对温度要求还要恰到好处,温度一旦稍微高一点儿,积雪就可能融化。
如此一来,满足“西山晴雪”胜景的地方简直就是凤毛麟角。
有人曾言,北京市区只要能看到西山的地方,都可以领略“西山晴雪”,这种话就跟茅台镇出产的酒都是茅台一样,属于文字游戏。
不少人觉得,颐和园的昆明湖是欣赏“西山晴雪”的最佳地点,在那里极目远眺,临湖视野开阔,西山一览无余、银妆素裹玉泉山塔和西堤的几座石桥同框,好似西湖被涂上了亦曾白色的浓妆。
西山晴雪之昆明湖一景|图片出自网络
喜欢古装剧的女孩子还可以换上各类服装,体会一把穿越的舒爽。
可是,如果欣赏“西山晴雪”的时间正好是工作日,那岂不是要我们请假前往?
再者,颐和园任何时候都不会缺人,去欣赏“西山晴雪”本身就是追求一种静谧,人多反而破坏了那种该有的气氛。